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动物拟人动画背后,各国有不同创作思路

2019-10-23 13:54:52    来源:新京报    访问:    

涨姿势

今年的日本动画秋季新番《动物狂想曲》在众多热门番剧中杀出重围,成了秋天的黑马作品,在日本和中国的播放量及讨论度都非常高,让动物拟人这个不冷不热的题材再次被大家提起。

相对于日本及欧美在动画创作上,动物拟人题材作品的丰富性,国内的动物拟人题材的动画却都是一水儿的面向儿童的作品,虽然今年有一部《巨兵长城传》火了一把,但是其创作思路还是一个低幼向的片子,只不过广大群众发现了其中不一样的“闪光点”。

而对于这个话题,实际上并不是单纯的欧美、日本、中国动画创作者思路不同的问题,还有一些更深层的原因。

欧洲

以动物讽刺人类社会,表达期望

欧洲动画在业界一直以一种特立独行的态度存在,超前的实验性及丰富多样的题材和创作手法是其最令人熟悉的特点。而动物拟人化则是欧洲动画最喜欢用的一种题材,不过欧洲动画里的拟人却不都是低幼向作品,比如2018年非常火的《犬之岛》,其深刻的思想很难让人觉得这是一部动画片。

欧洲的动物拟人化作品普遍带有很强的讽刺意味,特别是对于资本主义社会、消费主义的嘲弄与讽刺,要么通过说人话的动物来讽刺人类社会(《犬之岛》),要么将动物拟人化,通过动物的亲和力(也就是很多人说的萌)展示人类社会某些残忍的一面(《法国兔兵》)。或者是单纯通过动物来表达人类社会最美好的感情(《艾特熊和赛娜鼠》),说明创作者已经认为这种感情是现代人缺失的一部分了。

很多人认为欧洲动画喜欢通过动物拟人化,或者说是通过动物社会来讽刺人类的做法来源于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农场》。但是仅仅靠一部小说很难将这样的创作手法变成一种经久不衰的创作思潮,更深刻的原因在于一战与二战的巨大破坏,造成了欧洲的文艺工作者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失望与不安,并对战后新殖民主义的复苏,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兴起感到不满。这时候动物之间更加简单的社会关系就成了一个非常好的创作范本,通过动物来讲人的故事,或是通过动物来表达对于人类社会的一种期望。

日本

传统为基础,吸收外来内容

日本动画在选择动物拟人化这个题材上比较复杂,属于传统+外来影响的产物。

在各种各样的日本妖怪传说里,由动物变成人是最常见的,但这些变成人的妖怪大多不完整,还保留着动物的特征,这也是日式动物拟人化最早的发端。虽然这些故事大多属于怪谈(恐怖故事),结局大多也不美好,但却为动画创作者留下非常丰富的素材库。

因此日本动画里,更喜欢将动物拟人化而不是动物说人话,让它们越来越像人,然后与人类一起来演绎各种各样的故事,许多故事也都是取材于日本传统的民间怪谈或是妖怪文学,或者是其延伸。比如最著名的《犬夜叉》,其主角成长就是一个从妖变成人的过程。

在外来影响方面,最典型的是2017年的《兽娘动物园》,虽然这个作品是子供向(给孩子们看)的,但是其故事却做到了“和洋融合”。一方面是主角小包作为人类与拟人化的动物一起冒险这样具有日本特色的人物设定,另一方面其故事里有着深厚的西方古典神话的影子,严格遵循着坎贝尔单一神话理论里最基本的英雄人物成长路线:分离-启蒙-回归模式。

二战结束后,日本的流行文化受到了美国的极大影响,但是在动画创作,特别是动物拟人这个题材上却更偏向于欧洲的讽刺风格。泡沫经济破裂后诞生的治愈系作品也非常喜欢运用动物拟人化这一创作手法,例如《白熊咖啡厅》,本质上是长期经济衰退大潮下用于治愈内心的作品。

美国

规避雷区给创作自由

美国的动物拟人化作品脱胎于欧洲的讽刺主义手法,但是又非常有美国特色,因为美国人喜欢用动物拟人化更多是为了规避一些雷区,而不是真的为了讽刺。

如果我们再回去看《马男波杰克》或是《咱们裸熊》就会发现,这些作品里的拟人化的动物,只是长着动物的样子而已,无论是行为、性格还是心理,本质上仍然是人类。原因很简单,使用拟人化的动物可以规避大量种族歧视雷区,因为这些拟人化的动物没有具体的指向性,不会让人产生任何联想,这就给了动画创作者很大的自由性,可以更加专注于作品的创作。

结语

实际上,中国的动画片长期以来都承担着儿童教育的任务,活泼可爱积极向上是基本的要求,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动物拟人化作品普遍低幼化的原因。不仅是《喜羊羊》或是《熊出没》,大量定位幼儿教育的动画人物都是一些拟人化的动物,比如非常常见的“巧虎”系列,就是一只拟人化的老虎。而这种创作模式也是造成国内观众普遍认为动画就是给小孩子看的重要原因,也进一步造成了国产动画在题材创新上的困难局面。而这次红出圈的日本动画《动物狂想曲》,加上2017年的《兽娘动物园》,说明国内爱好者还是喜欢这类题材的,动物拟人化题材需要一个破局者。(袁蕾)

[责任编辑:李莹]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