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灵石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灵石县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实施“十乡百村”示范创建行动工作进展情况新闻发布会,邀请县灵石县城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孟乐进行新闻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
灵石县城管局作为环卫主管部门,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安排部署,围绕县城区环境卫生提标、农村生活垃圾直运和城乡环境卫生督查等工作,因地施策、多措并举,全力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持续提升。
在县城区,县城管局重点开展了生活垃圾上门收集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一是上门收集方面,目前实行的是“小区垃圾源头收、背街小巷垃圾依片收、商铺垃圾上门收”的直运模式,通过“撤桶进巷”“撤桶设点”行动,取缔了81个铁皮式垃圾箱,撤除了路边垃圾桶336只,新确定的垃圾点位全部进小区、进小巷或设置垃圾亭,城区主干街道不再有裸露的垃圾桶,直运的方式也避免了垃圾的乱扔乱倒和二次污染;二是垃圾分类方面,积极推进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链条体系建设,拟建立“三站一厂一中心”(大件垃圾分拣站、餐厨垃圾处理厂、生活垃圾分拣中心),确定了畅青苑、启明城小区,县人民医院、政法大楼、学校5个垃圾分类试点,通过试点先行、逐步辐射带动全域分类。同时,县城区范围内常态化开展“洗城”行动,每月3次对主次干道、人行道、市政环卫设施进行深层次清洁,时刻保持城市面貌干净整洁。
积极指导并配合各乡镇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村普扫-定点收-县直运-无害化处理”工作,为确保农村范围生活垃圾达到全收集、全直运,县城管局将农村垃圾与153家规上企业垃圾统筹考虑,全部纳入“县一次直运”体系,在整合线路、强化硬件、优化软件、提升管理上下功夫、出实招。一是合理规划直运线路。根据各乡镇600个垃圾收集点位和企业380个收集点位的位置分布,就近统筹、串点成线,科学规划直运线路24条,每条线配备1台垃圾车、1名司机和1名跟车工,每天将垃圾直运至鑫和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无害化处理。二是合理安排直运频次。在收运时间上,固定在4:00—7:30、13:00—16:30、18:00—21:30三个时间段进行作业,选择早晚错峰出行,缓解交通压力,减少对市容环境影响。在运输频次上,常住人口1000人以上的点位直运频次为一天一次,常住人口500人至1000人的点位两天一次,常住人口500人以下的统筹清运。三是收运环节无缝衔接。各村在垃圾固定收集点位明确专门人员进行管理和日常维护,设置点位“公示牌”公示管理员姓名、联系电话和工作标准,方便群众监督和联系,发现点位垃圾桶满溢可及时联系线路司机转运。组建乡镇环卫直运微信工作群,村保洁员、点位管理员和直运司机全部入群,由点位管理员定时发布垃圾桶收集垃圾照片,直运司机接收垃圾时拍摄点位整体环境照片,通过信息共享实现工作提醒、相互监督,确保点位干净规范、垃圾及时清运。
在城乡环境卫生方面严督实考,城管局督查的范围包括全县10个乡镇192个行政村、“两高一线”和142个小区,副职包乡镇、督查人员包村,实行的是常态化的、全覆盖的督查制度,建立工作台账,现场登记问题,真实记录各乡镇工作开展情况,督查结果日清月结,据实推送至农业农村局。
下一步,县城管局将在垃圾分类方面持续发力,进一步完善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建设,做好分类试点工作,为全面铺开做足准备。一方面规范建筑垃圾管理,计划改建一座综合性的建筑垃圾消纳场,提高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效率,同时,采取堵疏结合的方式来规范建筑垃圾运输市场,宣传引导群众、建筑企业、施工工地等,将建筑垃圾倾倒至指定的消纳场,并通过执法手段严厉打击建筑垃圾乱堆乱倒的行为;另一方面,加大对垃圾分类工作的宣传力度,让社会各界都能积极参与进来,加大对各乡镇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的指导,让农村初步“二分类”能够坚持下来,再逐步进行“四分类”,实现从源头进行垃圾分类减量,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张永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