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三夏”体验融城乡
“三夏”农忙时节,在江淮大地上,北割麦、南插秧,一副生机勃勃的景象。而今年的三夏,安徽不少地方重拾农耕文化,增加了城乡互动环节,让更多的城里人走进农村、体验渐行渐远的传统农事活动。
“开秧门”拉开绿色希望
南陵县三里镇西峰村,一位老农人家正在“开秧门”活动的现场,赶着牛儿犁田,为这一季的播种做准备。“开秧门”,作为一场农耕民俗文化活动已经传承了千年,开秧门原是对社稷二神的敬奉仪式,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之吉,寓意春耕从此开始,农忙的大门从此打开,故而第一天插秧被称为开秧门。
开秧门是流行于安徽江淮地区的一种农业生产风俗,小满前后,择吉日插秧,插秧前举行开秧仪式。祭土地、酬龙神,为水稻丰收求个吉利兆头。开秧门活动的重头戏,就是插秧比赛。
“现在水稻育插秧已经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以前要全家出动、辛苦作业的场景已不复存在。但通过‘开秧门’活动让人们体验手工插秧,特别是让孩子们来参与,是对传统农耕文化的怀念和传承。正是通过新旧对比,更能让人们感叹劳动的不易。”南陵县田平水稻种植合作社负责人万国平介绍说,当天活动现场,他与7户贫困户签订了订单协议,从种植技术、产品收购等各方面给予支持,引领贫困户脱贫增收。
“我们镇共有耕地面积71000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69600多亩,亩均产量1000多斤。其中种植的红米稻、富硒稻等优质稻以独特的口感和优秀的品质获得了市场的认可。”三里镇书记王绎华介绍说,该镇已连续两年开展这项活动,深度挖掘传承保护优秀农耕文化和民间习俗,并将农事活动与乡村休闲旅游相结合,让游客在亲近自然的同时,从事农耕、感受农趣,共同开启一年新的希望,收获参与劳动的喜悦。
“磨镰割麦”体验来之不易
素有百亿粮仓之称的阜阳750万余亩小麦即将成熟之际,阜阳市今年首次开展了“今年,我们一起下乡割麦!”主题活动,面向全市征集市民下乡割麦活动,让市民重温农耕文化,体验“盘中餐”的不易。“我们一家三口都报名参加了这个活动,主要是想带孩子接近农村,了解粮食背后的来之不易。”一位报名参加磨镰割麦活动的市民介绍说。
宿州市埇桥区是优质小麦产区,今年种植近237万亩。一路平畴千顷,麦浪翻滚,一派丰收景象。“小时候磨镰割麦真是辛苦,一天下来腰都直不起来。现在轻松多了,20年前割麦从收割小麦到贮藏最少需要两周的时间,现在有了联合收割机,用不了两三天就能完活。”永镇单圩村种粮大户代新状感叹说,去年秋种以来整体天气条件不错,加上播种质量好、后期管理技术到位率高,为丰收打下基础,平均单产能达到550公斤以上,比去年增产100公斤左右。
“单产有望过600公斤,比去年增产约两成。”同在一个村的种植大户魏强这一季种了2000多亩麦子,也喜获丰收。魏强告诉记者,他的2000多亩麦子都与种子企业签订了合同,按要求的品种和模式种植,收获后企业回收,价格比市场价每斤高出一毛钱左右。
“从近期在主产区几个县调查的情况看,今年赤霉病防控效果好,小麦品质普遍好于去年。”安徽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汪建来介绍说,选点查看,今年小麦远低于小麦托市收购病粒率要低于4%的要求。为预防小麦赤霉病,汪老师已经连续多周奋战在小麦一线指导植保技术。
夏收进度超乎想象
“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传统农耕文化渐行渐远。今天重温文化是为了培养现代人对三农的感情。水稻、小麦、王米等主粮从种到收已经全面实施了全程机械化,完全颠覆了人们对记忆中农业的认知。同时,也对农机农艺现代融合技术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农机管理处处长陈发明介绍,夏收期间全省计划投入联合收割机19万台左右,机收水平将稳定在98.5%以上,10天左右可基本完成小麦收获,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正是技术的革新,也促成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改变思想改念、愿意主动投身“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职业。“如果还是按照传统方式来种粮食,我绝对不会从事这个行业。”肥东县水稻种植户陈志刚坦言告诉记者。
几年前,陈志刚在张集乡承包1500亩土地从事粮食种植。为了使传统的种植业焕发生机,提高周边农户的种植水平,他依靠自己掌握的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院校的技术,搭建了科研院校与农户的农业技术平台、农药生产厂家与农户生产资料供需平台,大力推广适应市场需求的优质农作物品种,为周边农户示范推广节本增效的适用技术,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提高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江淮沃野,现代农业正推动着陈志刚这样的立志投身三农、年轻有为的“青年农场主”不断涌现。
收了麦种点啥?夏播作物技术指导意见详见本期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