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充县是国务院确定的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试点县。试点工作开展以来,该县以放活土地经营权为方向,以农村金融改革为突破,按照“五步三制”工作思路,扎实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切实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的资金瓶颈问题,帮助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试点以来,全县累计发放各类农业贷款7.8亿元,放贷总额居全省前列。
“五个步骤”推进试点工作
第一步:确权颁证。遵循“离土不失利、离乡不失权”的原则,坚持“实测确权+七权同确”,创新组织动员、调查测绘、方案决议、结果公示、确权颁证“五步工作法”,加快推进农村产权确权颁证登记工作,为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提供了“身份依据”。成立了县不动产登记中心,颁发各类农村产权权属证书45万余本,确权颁证任务完成率100%。
第二步:搭建平台。建成“县、乡、村”三级联网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平台,与成都农交所联网运行、信息共享,以村为单位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引导农民通过互助、租赁、转包、入股、托管等方式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向新型经营主体流转。截止目前,该县共收集发布农村各类产权流转交易信息1841条,组织交易1526起,规模流转承包土地的经营权38万亩,交易金额达2.4亿元。
第三步:价值评估。建立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评估专家库,定期出台参考指导价格,探索形成“专业评估机构评估”、“评估专家库专家评估”、“双方协商自主评估”等多种评估方式并存的农村产权价值评估体系,逐步形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银行、中介三方认可的市场定价模式,确保评估的专业性、公平性、自主性。截止目前,该县完成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价值评估324宗,标的14亿元。
第四步:担保收储。成立现代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和农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承担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担保和收储处置职能。出台《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风险补偿办法》,按试点贷款余额的10%实行动态调整安排风险资金,政府与银行按7:3的比例共同承担融资风险。同时,一旦出现不良贷款,即可由抵押权人提出托管申请,由农投公司临时托管经营或再流转,产生的托管收益由抵押权人优先受偿。该县以担保、收储制度为保障,充分调动了金融机构放贷的积极性。
第五步:贷款发放。确定农行西充支行、邮储银行西充支行、西充农商行、南充商业银行等为抵押贷款承办机构,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围绕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土地承包经营权+地上附着物”抵押贷款方式,实施“业主申请、定向确权、专家评估、银行复核、资金发放、使用监测”六大步骤,极大地简化了放贷程序,缩短了放贷时间。截止目前,该县累计发放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7.8亿元,切实解决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的资金瓶颈问题。
“三项机制”保障试点开展
第一项机制:组织推动机制。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实行“挂图作战”,各成员单位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制定细化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工作范围、实施步骤等具体事宜,为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有序推进提供了坚强保障。
第二项机制:统筹协调机制。建立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融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强化部门(单位)间的协调配合。定期召开试点工作联席会、协调会及座谈会,及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问题,推动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工作顺利开展。建立定期评估和报告机制,每季度由党委改革办牵头开展一次进度评估,并及时向试点部署部门报告进展、征求意见建议。
第三项机制:督查考核机制。建立“月查月报和年终考评”机制,按照“一月一督查、一季一评议、半年一小结、年终大检查”要求,成立督查小组对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乡镇开展试点工作进行跟踪督促检查,对督办和检查结果一并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考核,确保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有序推进。(作者:程忠良、何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