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东湖学子三下乡:邂逅今朝,非遗不遗

2024-08-29 13:32:13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为了深入挖掘萍乡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推动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7月9日至10日,武汉东湖学院乡见未来实践队赴江西省萍乡市展开对傩文化、瓷胎竹编、花果雕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寻迹,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和亲身体验,让更多人了解和传承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古时傩韵起,风华映今朝

傩文化是我国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具有驱邪避灾、祈求丰收等寓意。为了探寻傩文化的悠久历史起源,促进傩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乡见未来实践队来到了萍乡市石洞口傩庙拜访傩舞传承人,深入体味傩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萍乡市傩舞的第四代传承人肖亦萍老师的带领下,实践队成员在傩庙内体验了佩戴形态各异、炯炯有神的傩面具,在傩文化馆参观了丰富多彩的傩服饰和傩道具,了解了傩文化的源远流长、传承脉络及其发展历程,并以视频的方式观看了精彩的傩舞表演。随后实践队成员与肖老师就傩文化传承与发展问题展开交流,肖老师表示需要更多的人投入到傩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来,实践队成员指出将推动傩舞进校园、“非遗+文创”等形式让更多人了解傩文化,为傩文化的传承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活力。

图为肖亦萍老师带领实践队成员参观傩庙。丰一凡 供图

寻访宝藏乡村,探索瓷胎竹编

瓷胎竹编技艺起源于清代中叶,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精美的艺术品而闻名。为了探寻瓷胎竹编之美,传承文化根脉,乡见未来实践队来到了萍乡市湘东区江口村三石竹编博物馆,领略竹编技艺的魅力。

在讲解员的介绍下,实践队成员了解到瓷胎竹编是萍乡竹编艺术的代表作之一,其特点在于选用优质慈竹,经过近十道传统工序加工而成的竹丝,与瓷器结合,形成精美的艺术品。在江口村,竹编艺术不仅丰富了当地的产业结构,还提升了村庄的整体形象,使其成为了一个既有颜值又有内涵的“网红村”。手工竹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瓷胎竹编第五代传承人张三石不仅传承了瓷胎竹编技艺,还为本地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提高了他们的收入水平,是以艺术引领,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典范。

图为实践队成员参观三石竹编博物馆。王子静 供图

探寻花果雕刻,传承非遗光彩

萍乡花果雕刻是江西省萍乡市的一种传统手工艺,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工艺通过精细的雕刻手法,将蔬菜瓜果的根、茎、叶、花、果实等部分加工成具有观赏价值的食品。为了探索萍乡花果历史,保护和传承花果雕刻这一传统技艺,乡见未来实践队拜访了萍乡市花果手工工艺代表性传承人晏小群,亲身体验花果雕刻技艺。

在晏小群老师的带领下,实践队成员体验了将一款寻常果蔬被洗净、切叠后通过水浸、烫煮、糖腌、烘烤等十余道工序,完成了花果工艺品的制作。在这个过程中,实践队成员深刻体会到从选材、构思到雕刻、上色,每一个制作环节的不易,感受到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日后他们也将凝聚青春力量,在非遗技艺的保护与传承中展现青春担当。

图为晏小群老师带领实践队成员进行花果雕刻。王子静 供图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实践队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了萍乡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传承的重要性,意识到了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是保持文化生命力的关键,通过与非遗传承人交流与合作,探索现代化传承与创新之路,积极宣传和推广非遗文化,让这些古老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通讯员 谭聪)

[责任编辑:房家明]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