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观苔子茶园欣欣向荣,赏李树满山生机盎然——记“青春染青山“实践队关于乡村振兴的调查研究

2024-08-20 09:25:40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通讯员:刘成明)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意味着乡村振兴战略进入了新阶段。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为深入探究地方性政策实施与乡村振兴的成效,西南财经大学“青春染青山”实践队于2024年7月12日分两批分别探访了苔子茶和李子树产业情况,取得了良好的调研成果。

苔子茶园阵阵香,指引致富新征程

2024年7月11日下午,实践队员分两小队行动。第一支分队重点探访了苔子茶产业。下午3:30分,队员首先来到了方氏手工茶店,与老板方文慧交流。该店位于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旁,店内陈列了数种茶叶如绿茶、红茶、花茶等,并有不同形式的包装方式。实践队员与老板一同品茶,并进行了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实践队员了解到许多内容:一是国家政策扶持的力度很大,从收茶叶、园区建设到机器配套、厂房搭建,都享受得到一定的政策优惠,同时,为了壮大村集体经济,利润的一部分也会用于促进集体经济的发展。时间沉淀下,无论是方氏手工茶店还是整个产业、村镇的发展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二是茶文化的普及。随着该镇游客和调研人数的增加以及互联网的发展,苔子茶正在被更多人所熟知——从原来的口口相传、本地人饮用到如今各个地方的人都会来专程购买或线上购买。茶文化也在被更多年轻人接受,从而提高了知名度。三是北川的苔子茶的特点,在于一年只采一次春茶,而保证了其优良品质。通过这样的交流,实践队以走访探店的形式,了解到了苔子茶的销售情况与商家的经营情况。得益于商家的诚信经营与持久经营,积累了一批稳定客源,从而使苔子茶供求关系平稳,保证了商家、消费者、政府共同利益。

下午五时许,第一支分队接着来到了北川玉皇山村有机茶园基地进行参观。茶园的负责人刘文波热情接待了实践队员。队员依次参观了茶园的基地情况以及炒制茶叶的工厂情况,了解到茶园的运作和炒制茶叶的流程。参观完后,实践队员与刘文波先生进行了访谈,重点围绕以下内容:一是茶园基地的发展渠道已经拓宽至线上,如淘宝、抖音商城、小程序等。为苔子茶的销售与知名度传播都起到了促进作用。二是北川起源的大禹文化推进了中国传统茶文化的历史,从而更坚定了对中国文化,特别是茶文化的自信。三是茶园正在探索新型发展路线,如抖音直播带货,研学活动等内容以及将茶叶融入食品,迎合年轻人喜好,如奶茶、茶味面包等,拓宽了茶叶的附加形式。

图1 茶园参观 刘成明供图

图2 阅读介绍非遗书目 刘成明供图

众人采李兴致高,共绘乡村新画卷

第二支分队重点考察了李子种植情况。下午2:40分左右,第二分队队员们带着对乡村的深情与期待,踏入了风景如画的石椅村。在这个骄阳似火的下午,队员们不仅深入田间地头,与勤劳的李子树种植人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还亲身体验了丰收的喜悦,享受了亲自采摘的香甜可口的李子。更是有幸目睹了当地羌族人民对贵客的热情欢迎仪式。作为5.12汶川大地震重建后备受关注的一个村落,石椅村从无到有,一步步建立起了以李子种植为核心的种植产业,并使村民从中获利,找到了长久和可持续性发展的钥匙。一幅幅,一幕幕,村民们怡然自得,笑意盈盈,仿佛从未经历过大地震的伤害,与远处的山峦起伏,蓝天白云,耳边的羌笛悠悠,流水潺潺共同绘制出了一幅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的美好画卷。

在农户的带领下,青春染青山实践队第二分队的队员们纷纷拿起篮子,走进茂密的李子林,亲身体验采摘的乐趣。他们小心翼翼地摘下每一个成熟的李子,唇齿交融之间,李子的清甜融化在口中,仿佛是一首轻柔的旋律,轻拂心田,带走一天的疲惫,令人感到宁静而幸福。通过亲身体验,队员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农民的辛勤付出和乡村发展的不易,也更加坚定了他们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的决心。下午的斜阳洒在郁郁葱葱的李子林上,金黄色的果实挂满枝头,散发着诱人的香气。青春染青山实践队第二分队一行接着来到了村子里的交易市场,与种植农户面对面交流。农户详细介绍了近年来李子种植的困难、线上销售的市场拓展情况以及他们如何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通过种植李树实现增收致富的故事。队员们认真聆听,不时提问,现场气氛热烈而温馨。

图3 队员摘李子 刘可供图

两支分队的探访都向实践队传递了一个信号:乡村振兴是实干,农业发展是真事。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引领下,在乡村振兴坚定不移地发展和党中央上下齐心协力地推动下,农村、农民面貌已焕然一新。“青春染青山“实践队在此次活动中增进了对农业发展的认识和对乡村振兴战略的信心,实践队也将通过自己的知识和努力,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图4 实践队合照 刘成明供图

[责任编辑:房家明]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