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寻井冈山印迹,扬新时代新帆

2024-08-08 14:39:45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阳光洒在井冈山的青翠之巅,仿佛是大自然为这段历史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幔。8月3日的清晨,安徽师范大学“星火铸魂”红色研究实践团队的12名师生便早早趁着那抹亮丽的朝霞出发,跟随“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高利剑老师的脚步,挖掘井冈山独特红色资源,探寻井冈山精神的新时代传承方式。

“当年润之同志先后写下《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文,为中国共产党披上了一面马克思主义的旗帜,走出来一条属于中国的革命道路。”高利剑老师慷慨陈词。八角楼,一座充满历史底蕴的建筑,也是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时期的重要居所。安徽师范大学的师生们面对着“中国共产党湘赣边界第一次代表大会”那褪色的横幅,仿佛穿越回了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每一个散发着革命的光芒,传递着岁月的回响的物品,都让人感受到革命先烈的执着与坚定。

14405370834916692_133.jpg

图为实践团队聆听高利剑八角楼授课。袁文静摄

“黄洋界势险要,易守难攻,能够为我军积攒力量提供极大帮助,所以一定不能撤离!”申凯辰在回答大井会议决定死守井冈山的原因时说道。对于申凯晨来说,在黄洋界的每一步行走,都仿佛在重温红军的艰难历程。他对红军的高明计谋赞叹不已,同时也感受到红军与群众的密切联系。

这次的井冈山实地调查学习,使所有师生深刻体会到党群关系、军民关系的鱼水相依、血肉相连,并在心中种下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就是为了守人民”的理念。

14411472152147964_133.jpg

实践团队前往井冈山马源村调研。袁文静摄

茨坪镇马源村毗邻各著名红色景点,安徽师大学子前往了当地的民宿。经营农家民宿的老乡原以外出打工为生,自2017年政府建设新农村,改善村容村貌后,便在家中开设民宿,其收入也成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之一。老乡在采访中陈述道:“村委会经常会在村里召开建设民宿的交流教学会议,让我们学习外地民宿办得好的地方,并用到自己家里民宿去。”

当地村委会积极与“研学基地”对接,并安排各家农户轮番接待,以增加农户的收入,真正贯彻“共同富裕”的理念,不断完善村内基础设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使马源村在2021年实现全面脱贫,深刻体现了党“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路线以及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坚定举措。

1441300096529997_133.jpg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村民红色资源带来的变化和机制。袁文静摄

此次井冈山之行,不仅让安徽师大学子们重温了革命历史,深刻感悟了井冈山精神,更是在实践活动中增强了他们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通过与当地居民的深入交流,师生们见证了红色旅游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了解到政府和村民在共同富裕道路上的努力和成果。这使得他们更加坚定了服务社会、回报祖国的信念。

安徽师大学子在井冈山的实践活动,不仅为红色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新时代青年传承红色基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了榜样。未来,他们将继续以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红色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14414899488200148_133.jpg

实践团队于黄洋界纪念碑下合影 袁文静摄

通讯员 孙建瑶 袁文静

[责任编辑:房家明]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