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红脉传承,益心筑梦——“益红延”志愿团队"致敬解放南京地下英雄"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2024-08-05 15:44:57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中华民族荣光永世,华夏儿女精进飞跃,世代续写中国红。为弘扬和传播红色文化与红色精神,深化人民群众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与认同,使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红脉传承,益心筑梦——江苏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益红延”志愿服务团队于7月上旬开展了“战斗在敌人心脏——南京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地下党员事迹学习与宣讲”活动。

一、“红潮涌动盛夏,益行延续光辉——‘益红延’团队筑梦‘三下乡’,深耕历史铸新篇”

在五月中下旬,马克思主义学院正式启动了“益红延”志愿服务团队的招募与组建工作。进入六月中下旬,该团队在学院指导教师李双江、赵倩、章碧希的精心策划与指导下,紧密围绕校团委发布的“三下乡”活动指导文件,系统规划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整体框架,并初步构想了实施策略。随后,团队成员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平台,多次开展会议,深入研读各类政策文件与文献资料,同时组织前往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进行实地学习与考察,以获取直观的历史与现实素材。通过一系列严谨的讨论与协商,团队不断迭代优化实践方案,最终明确并锁定了调研的核心主题——南京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地下党员的事迹与精神。在此过程中,队长刘亦佳积极动员和组织,设计了详尽的实践活动计划,并对团队成员进行了科学合理的任务分配。全体成员均展现出积极向上的态度和团队责任感,满怀激情地投入即将展开的实践活动的准备工作之中,力求以专业的能力和饱满的热情,圆满完成既定任务。

二、“英雄隐于暗流,光辉耀于民心——‘益红延’团队探秘南京地下党不朽功勋展”

“益红延”团队专程赴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聚焦“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南京地下党员户籍档案史料展”特展,进行深入学习与调研。南京市档案馆宣教处处长王伟向团队成员细致阐述办展初衷:旨在跨越时空界限,让各界人士洞悉中共地下党之隐秘功勋,彰显其于解放战争中的非凡贡献,并将这一伟大的地下党户籍数据录入数据库,便于后人社会学调查等开展。王伟处长置身于历史洪流,精选档案中人,如陈修良、卢伯明、沈世猷等先辈的事迹娓娓道来,深刻诠释了地下党员坚守信仰、勇于牺牲、矢志不渝的革命精神,为团队成员勾勒出一个个生动、崇高的英雄轮廓。

随后,团队成员高效开展现场调研,通过简短访谈,发现多数访客对地下党历史知之有限。基于此,团队成员凭借专业素养,融合新获知识,积极传播红色文化,让红色基因在访客心中生根发芽,续写红色精神传承新篇章。

三、“传承红色基因,共筑精神长城 —— ‘益红延’团队在秦淮与石湫的党史宣讲之旅”

“益红延”团队深入南京市秦淮区东水关社区,面向居民及学生群体,开展解放战争时期南京中共地下党员历史事迹与精神的宣讲活动。活动分四章,各宣讲员以专业视角,精准传递红色记忆。首章深入剖析地下党工作核心与意义,增进学生对其角色与贡献的认知,深化对中国革命历程的理解。次章聚焦南京市委地下书记陈修良的光辉历程,展现其无畏精神,激发学生的崇敬之情并培养其核心素养。三章讲述丁熊同志的坚定信仰与英勇事迹,强化学生珍惜当下、铭记历史的意识。终章总结地下党员的伟大精神,激励青少年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在宣讲结束后的互动环节中,学生反响积极,表示收获颇丰,不仅拓展了知识视野,更在心灵深处种下了信仰与责任的种子。

随后“益红延”团队前往石湫影视基地,为夏令营学生带来同主题宣讲。通过前置问答,团队成员发现学生已有一定历史基础,但深度不足。因而在宣讲和答疑过程中,宣讲员着重扩展了相关知识的广度与深度,针对学生提出的“地下党”定义、职责及挑战等问题进行了耐心详尽的解答,进一步加深了学生的理解与感悟。

青春气贯长虹,勇锐盖过怯弱,进取压倒苟安,奋斗两个字写在每一代中国青年的基因里。现在的红色江山是千千万万的革命烈士顽强奋斗、忘我奉献换来的,在其中更是有无数隐姓埋名的地下党员在暗夜里潜伏,以坚强的信仰为支撑,为正面战场的胜利贡献强大的力量。伟大的地下战士怀着最朴素的报国热情,在腥风血雨中仍坚定方向,以血肉之躯筑起抗争的高墙,在新时代红色基因传承中,我们不可也不能忘记默默奉献的他们。

“益红延”团队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团队成员的历史基础,还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带领人们隔着时空遥望过去那些熠熠生辉的灵魂,没有让无名英雄的故事埋入尘土,而是将红色文化与红色精神传递给了更多群众,让红色文化与红色精神在新时代赓续和传承,有利于在新一代青少年内心筑牢红色根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作者:赵倩 吴思涵 李智颜 苏萍 刘亦佳 徐瑞涵

[责任编辑:房家明]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