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在内江市东兴区高梁镇双石村的周建平,今年32岁,2012年大学毕业后选择了外出打工。2018年,回乡的他看到政府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还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心动之下,开始寻摸创业项目。
2019年1月,周建平在高梁镇邓河村流转了40多亩土地,修建了一个1500多平方米的标准化养鸡场,开始养鸡。当年9月中旬,蛋鸡开始产蛋。2020年,周建平投资修建了第二栋鸡舍,养殖规模达到12.8万只,日平均产蛋量6万多枚。
周建平每天7时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巡视喂料、水线等设备是否正常,并观察鸡的精神状态,发现异常立即处理。
记者在现场看到,偌大的养鸡场没有工人,一排排鸡笼整齐排列,每排笼子前都安装了一条食槽,食料定点定时通过管道传送投放。鸡舍内空气流通,闻不到传统养殖场那般刺鼻的异味。只见周建平一打开自动投喂开关,食物立即被送到每只鸡的前面,数不清的鸡脑袋立即从笼子里伸出来,开始啄食。
鸡舍很大,要做的事情也不少,周建平一个人之所以能管理这一栋鸡舍,得益于全自动化的机械设备,包括自动喂料、自动喂水、自动光照、自动通风以及自动取蛋和自动清粪等,饲养过程无须人工操作。除了每天的巡视外,周建平还要打扫卫生、搬运鸡蛋、水线清洁等工作。
“平均每天产蛋6多万枚,高峰期每天产蛋能达到7万多枚。”周建平每天最忙的是捡蛋,最幸福的也是捡蛋。
打开自动取蛋开关,鸡蛋会自动排列到蛋槽中,通过自动传输带传送到另一间仓库,再由工人进行捡蛋、装箱。
“最近鸡蛋市场行情很好,批发价每斤5.8元。”周建平从传动带捡起鸡蛋装入筐中,高兴地说。
养殖中最害怕出意外。4月11日晚,内江出现雷雨天气。周建平的养殖场突然停电,他立刻从床上起来,查看发电机是否正常发电。“12.8万只鸡,如果通风设备不工作,后果不堪设想。”当天晚上周建平一直守在发电机前,直到第二天来电。
养殖场不能离人,为了方便照顾12.8万只鸡,周建平在养殖场旁边搭建了一个板房,一年365天他都住在里面。“3年来,我没有休息一天,有时候还是觉得很累,但想到自家的鸡蛋被送到千家万户的餐桌上,又感觉很自豪,感觉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周建平说。
养鸡场走上正轨后,周建平还从当地招了部分村民来上班,帮助大家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谈及下一步打算,周建平表示:“在自身产业发展壮大的同时,他希望让更多村民进入养鸡场上班,带领大家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