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汕尾市“民情地图”应用推广工作推进会召开,会议指出,全市“民情地图”应用推广进展顺利,已基本实现“民情地图”系统全市应用上线运行的阶段性目标。这意味着,汕尾市利用“民情地图”+“网格化服务管理”,更好地解决了信息分散、决策程序繁琐的问题,大大提升了社会治理效能。
民情地图界面。
多次市级会议推进的“民情地图”,到底是什么?
作为全省深化改革的重点示范项目,“民情地图”的建设应用一直是汕尾市政府数字化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为此,汕尾召开多次市一级会议,推进“民情地图”应用上线工作。
民情地图并不是一张普通的地图,而是集数字化、智慧化、图形化、立体化、可视化、集成化、专业化、法治化于一体的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系统。其主要有四大功能:一是打造基层治理“数据底座”,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真实、可靠、实时、动态的数据基础;二是实现网格事件全流程管理;三是构建“3+N”图层展现,实现基层治理各类元素(地、事、人、物、组织等)的精准化展示;四是上线“善美村居”微信小程序,群众通过手机登录微信小程序,便可了解政府、农村及社区的政策和公开信息,享受本地特色惠民服务,参与本地自治和管理。
从应用上,“民情地图”主要综合集成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民生应用、智慧党建、群众路线、镇村干部管理、乡村振兴、农村产权交易、农村金融、大数据分析应用等9大类应用场景。
除了基层社会治理的作用,群众也可以在“民情地图”的不同应用场景下获得相应的帮助,比如,从“智慧党建”模块获取党建信息,从“疫情防控”模块进行预约疫苗接种等等。
全市已基本完成图层应用和场景上线运行
今年1月14日,汕尾市委、市政府召开“民情地图”应用推广工作视频会,计划在今年1月起至6月30日内,分三个阶段完成“民情地图”应用推广工作,目前已按照时序计划取得阶段性成效。
今年3月,“民情地图”在汕尾市6个试点镇(街)完成应用上线;5月初,56个镇(街)也按计划顺利实现上线运行;5月底,全市基本完成42个图层应用场景的设计开发、32个场景上线运行,为了方便群众掌握乡村情况、便捷村居生活而开发的小程序“善美村居”也完成开发运营。
“民情地图”自推广应用以来,通过构建信息采汇融合、互通共享的平台支撑体系,对基层服务数据进行优化整合,提高政府与群众的沟通效率。据了解,目前,“善美民情”数据基本完成汇总。全市已汇集公安、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19个党政机关单位共144类图层业务数据,基本完成全市56个镇(街)的“善美民情”图层数据的采集和提交工作,一标三实、3D航拍数字地图等数据也均已交付上图。
“民情地图”+“网格化”,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
今年1月14日,在市委、市政府召开的汕尾“民情地图”应用推广工作视频会上,市长逯峰指出,“民情地图”是以开展“基层基础建设年”行动为契机,推动党委政府从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向“社会治理”信息化、智能化、专业化转变的重要抓手,是走实走好群众路线,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汕尾样板的一项创新性工作。
为了更好地实现上述目标,各县(市、区)积极完善“善美网格”系统,今年5月底,各县(市、区)的网格边界划分已完成并全量上图。目前,全市共划分大网格56个、中网格864个、小网格4509个,网格员数量达9311人。与此同时,积极推动公安、消防、教育、民政、市监、残联、卫健、司法、自然资源、住建、水务、文广旅体、农业农村等13个部门,共13支服务管理和综合执法专业队伍入格。随着“善美网格”的常态运转,汕尾市逐步实现对村情民意的高效、实时动态感知,形成事件上报、流转处置、结果反馈的全程高效闭环管理,实现基层社会治理问题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第一时间解决的“一站式”服务。
“民情地图”是汕尾市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的一部分,能够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在政府决策过程中,充分发挥大数据的支撑作用,利用大数据应用产品、应用模式、应用手段,真正实现用大数据说话、用大数据分析、用大数据决策、用大数据落实,对于推进政府数字化建设,提高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张“图”联动干部群众,“民情地图”受欢迎
“民情地图”推广后反响良好。群众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登录“善美村居”小程序快捷地了解村(市)情、参与村(市)务、投诉反映、建言献策,参与到对政府工作的监督、评价中来。平台还增设各类民生服务办事渠道入口,如“我要补贴”“我要建房”“我要融资”“我要监督”等模块,以便帮群众更好地解决日常问题,提高办事质量和效率,切实打通基层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服务不缺位”,充分发挥平台服务保障民生的效能。
目前,“民情地图”已有效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且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全市累计收到网格员上报事件53358起、工作日志90174条、巡查走访23141次,像“清理小区电动车飞线充电”、“解决护工费拖欠纠纷”、 “拖走堵塞门口的废弃柜子”、“车辆乱停乱放”、“无证经营”等问题都在第一时间得到了解决。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切实为百姓排忧解难。
“民情地图”也是学党史办实事的具体实践,随着“民情地图”推广工作的逐步落实,接下来将在数字化政府建设、现代化社会治理应用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记者】郭杨阳 南小渭
【通讯员】李俊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