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步之年,我国扶贫工作的重心也从解决绝对贫困转向解决相对贫困,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
作为精准扶贫战线上的“先锋”,中国社会扶贫网(全国消费扶贫服务平台)通过实践探索出一条消费扶贫的长效机制,全力以赴,持续为乡村振兴蓄势发力。
中国社会扶贫网是连接贫困户多元化需求精准对接平台,通过社会扶贫网,实现贫困户需求与社会帮扶资源的有效对接。
精准发布——贫困户身份经系统验证后可在平台发布医疗、教育、民生、住房等求助需求,接受来自全国各地爱心人士的帮助;
多维审核——需求发起后,经当地扶贫干部审核通过可在平台上线,确保真实可靠;
便捷捐助——PC、APP及微信“三端并行”,为贫困群众和爱心人士搭建起便捷化的网络信息桥梁。
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国社会扶贫网累计注册用户达6530万人,累计需求发布735万个,对接成功582万个,已筹集资金8.18亿元,帮扶物品价值3.77亿元。全国消费扶贫服务平台直连直报扶贫产品累计销售额达73.5亿元。
中国社会扶贫网是汇聚社会爱心资源的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聚焦扶贫公募,为公益、慈善组织开展公益项目提供相关服务。如中国社会扶贫网积极开展的“两病一学”项目,为相关人群带来了光明和希望。推出“光明扶贫工程·白内障复明”项目,重点针对核实核准的建档立卡贫困白内障患者进行免费救治;“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试点),帮助少数民族聚焦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3-6岁学龄前儿童学习普通话,打牢孩子们今后学习和与外界沟通的语言基础;强直性脊柱炎健康扶贫工程,为建档立卡贫困中重度强直患者提供补贴救治,使其减轻病痛,实现正常生活。
另一方面,中国社会扶贫网充分发挥慈善组织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作用,切实解决贫困群众聚类需求。其中特别体现在,积极引导地方慈善组织入驻、发布及开展项目,打造扶贫领域的互联网公募平台,通过整合社会分散扶贫资源,广泛动员社会力量。
中国社会扶贫网受原国务院扶贫办委托,建设运营全国消费扶贫服务平台,负责全国消费帮扶数据直连直报,统计监测。全国消费扶贫服务平台是区别于消费者、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第四方平台,功能定位于连接“专馆、专区、专柜”销售渠道数据,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数据参考,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精准帮扶,巩固脱贫成果。
具体来讲,社会扶贫网承担了三项基础服务功能:
一是展示扶贫产品。
按照“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体制和“县认定、市审核、省复核、国务院扶贫办汇总备案并公示发布”的操作流程,规范扶贫产品认定、公示和发布。由中国社会扶贫网负责扶贫产品的公示和发布。以这项基础服务功能解决“卖什么”的问题。
二是提供支持服务。
国务院扶贫办协调相关方面在物流、仓储、金融、支付结算等方面加大对消费扶贫行动的支持力度。鼓励各地创新消费扶贫方式,出台支持政策,务实推进消费扶贫行动。以社会扶贫网为工作载体,为扶贫产品供应商、经销商和消费者等提供支付结算优惠,提供后台数据连接、推荐扶贫产品、拓宽销售渠道等服务。以这项基础服务功能解决“卖得好”的问题。
三是数据统计发布。
国务院扶贫办依托中国社会扶贫网,为符合条件的扶贫产品生产经营主体提供消费扶贫工作编码等相关服务,与消费扶贫行动创新试点企业开展扶贫产品销售数据直连直报、动态监测。社会扶贫网与全国各地消费扶贫专柜、专馆、专区和地方馆等实现数据直连直报,统计、发布扶贫产品销售数据。以这项基础服务功能解决“数据准”的问题。
截至目前,累计公示发布扶贫产品11批,涉及22个中西部省份,2674个县,53861家生产企业,发布199743款扶贫产品,商品价值量13351亿元,消费扶贫三专直连直报金额超78亿元,已直连直报消费扶贫专馆626个,头部电商消费扶贫专区9家,消费扶贫专柜7.88万台。
作为精准扶贫战线上的一支敢闯会干的重要力量,中国社会扶贫网将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在国家乡村振兴局的组织带领下,将继续聚焦国家相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强化举措、狠抓落实,做强消费帮扶、做深公益帮扶,全力搭建好对接、众筹、消费帮扶三大平台,深化拓展消费帮扶、爱心帮扶、众筹帮扶、“两病一学”等重要产品及项目。深耕做大消费帮扶专馆、专区、专柜市场规模,继续做好消费帮扶第四方服务平台,直连直报数据准确对接、动态监测、统计分析,公示各省市区、企业帮扶专柜动态数据,保证数据公正公开、实时精确,接续扩大直连覆盖范围,提高直报金额,提升平台活跃度,打造平台公信力和影响力;深化爱心对接平台网络赋能效应,弥合城乡数字鸿沟,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树立“两病一学”的明星标杆形象,建立为地方慈善组织服务的长效运营机制,打造帮扶领域的互联网公募平台。以更有力的行动、更扎实的作风,为助力乡村振兴、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