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厦门万基肝癌早筛“万甘宁”上市,优化肝癌早筛变精准!

2021-05-24 16:52:34    来源:基层网    访问:    

肝癌是严重危害我国国民健康的恶性肿瘤。据2019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恶性肿瘤每年发病约392.9万人,死亡约233.8万人。其中,肝癌每年新发病例约37万人,死亡人数高达33万人。由于起病隐匿,早期无特异性症状,大多数肝癌患者在确诊时已是晚期,失去了手术机会。 早期肝癌术后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达60%以上,而不能手术的晚期肝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7%。因此,肝癌的早期诊断十分关键。

在这样的背景下,切实有效地降低中国人群的肝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对于国民健康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同时也直接关系着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的幸福与平安。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是狙击癌症的最佳解决方案。

图片1.png

为了实现癌症的精准治疗,改变国人生命轨迹。厦门万基生物科技潜心研究4年的肝癌早筛「万甘宁」于2020年2月1日上市。这款万众期待的肝癌早筛技术产品无创无痛,仅需抽取10ML静脉血,即可评估受检者罹患癌前病变或肝癌的风险,临床研究数据表明,万甘宁特异性高达96.4%,灵敏度高达95.3%以上,这项技术打破了传统肝癌检测的早期筛查难、检出率及灵敏度低等问题,万甘宁,有望成为肝癌早筛产品的一个标杆。

行路难!行路难!

在中国,大约80%的癌症发现时已是晚期,临床看到的只是癌症发生过程中的冰山一角。肝癌是一种隐匿性发病的癌症,大部分患者在诊断出癌症时通常已经发展到晚期,失去了手术机会。早期/极早期肝癌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长超过5年,相反,晚期肝癌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不足1年。

与肝癌早筛早诊的美好愿望相悖的,是肝癌病因的高度复杂性和现有筛查技术的局限性。肝脏的炎癌转化时间长、进程长、隐匿性高,早诊非常困难。然而现行的超声加上甲胎蛋白的诊断方式,目前已经不被欧美国家指南使用,因为它们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并不是非常高,例如甲胎蛋白检测的灵敏度仅为40-65%,所以急需新的早期预警和干预的手段?

图片2.png

多歧路,今安在?

厦门万基生物开发的这款肝癌早筛技术产品「万甘宁」在保持特异性96.4%的情况下,还可实现灵敏度在95.3%以上 。在肝癌极早期及早期,相比于目前采用的超声加上甲胎蛋白(灵敏度40-65%)的诊断方式检出率显著提高。据介绍,除了辅助肝癌早筛早诊,「万甘宁」还可用于监控肝癌复发,为患者提供术后动态监测,实现基因检测技术在肿瘤早筛早诊与肿瘤全病程精准诊疗的双向扩展。

厦门万基选择肝癌早筛作为突破,正是看到了巨大的临床需求和响应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肝癌是我国第四大高发癌种,累积死亡率为32.6%;其次肝癌有着明确的高危人群:慢性肝炎、肝硬化等患者肝癌发病率显著偏高;最重要的,肝脏是和血液紧密相关的器官,癌细胞形成后会很快进入血液,非常适合万基生物通过液态活检方式进行高通量测序,这项技术打破了传统肝癌检测的早期筛查难、检出率及灵敏度低等问题,为肝癌早期筛查开辟了新篇章,大大提高了肝癌早期治愈率及生存率。

图片3.png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在业界看来,肿瘤早筛早诊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以肝癌为例,据西南证券研究报告,在不考虑市场渗透率的情况下,我国肝癌早筛早诊市场空间高达2000亿元。受到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推崇,肝癌早筛早诊已成为国内和国际研究的热门领域。癌症早筛风起,千亿蓝海市场云涌。在国内,已有多个研究机构在此领域开展研究,目前万基生物等多家企业积极入局肝癌早筛早诊领域,并进行产品转化。

技术难点已经攻克,国人观念更需打破!在厦门万基董事长陈洪亮博士看来“早筛的一大挑战是人们的观念,尤其是高危人群不认为自己需要做筛查。乙肝病毒携带者应该每年做一次筛查,肝癌里面的绝对高危人群:肝硬化人群更应该遵医嘱每三个月去做检查,但这里去做肝癌筛查的人就更少了。癌症早筛科普的意义不仅在于救命,更在于‘治心’!市场教育这块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万基坚持捍卫每一个健康人,享有对自身疾病状况的知情权。我们深知前方是一片荒野险途,但万基人依旧负重前行。

技术的边界不断拓展,我们对于疾病的理解也将不断加深。我们将前沿的检测技术和生物信息技术相结合,围绕数据的采集和挖掘形成闭环,未来我们将不断研发出肠癌,宫颈癌等更多瘤种纳入万基早筛生态圈中。同时也会与肿瘤影像检测公司、保险公司、CRO、药厂、临床、患者等更多优秀的合作伙伴协同合作,共同投入肿瘤早筛这片造福于人类社会,改变国人生命轨迹的伟大事业之中。

[责任编辑:辛文]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