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共情能力是可以训练的
恻隐之心
“恻隐之心”出自《孟子》,最著名的就是那句“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孟子从哲学观上划分是一个人本主义者,对人怀有无比的信心,不仅相信“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还认为,就如同人天生有四肢一样,人也天生有仁、义、礼、智这四种开端,所以他还相信“人皆可以为尧舜”。
中国人与人交往中注重人情事理、将心比心和推己及人,从而培养出善于设身处地考虑他人感受,同时尽可能以和为贵的民族基因。
心理学中与恻隐之心相似的一个术语是共情(empathy)也有人译作:同理心和神入。共情,是指有意识地进行换位思考来理解别人的思想和感受的过程。被认为是一种认知能力而不是一种情绪体验,也被看作一种稳定的人格特质。
研究表明,有些精神疾病与缺乏共情有关,例如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缺乏共情能力,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患者的共情能力低,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边缘性人格障碍和自闭症患者都有共情功能障碍或说损伤。
因此,共情是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以及精神病学所关注的重要研究课题,是个体社会化程度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
近30年,共情又成为认知神经生物学研究的内容之一。尤其是脑电图与fMRI(功能性磁共振成像)——一种使用磁共振成像技术追踪脑中血流变化的神经成像方法,从而可以直观显示参与共情的脑区。技术的诞生,极大地推进了共情的神经生物学研究进展。
人是社会性的群居动物,共情是人类进化出来的可以促进亲社会行为和道德推理的基本能力和人格特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预测他人的情绪和行为,能够因他人的高兴而高兴,因他人的痛苦而痛苦。因此,共情能够促进利他与合作,具有共情的人往往会向困难中的人伸出援手,提供支持,并且也更容易合作共享。共情在人际交往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共情特质的人,会有成功而满意的人际关系与更高的生活幸福感。
我们中国的恻隐之心说最接近共情,几千年来,我们又发展出许多可以操作的共情如: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和换位思考等。而儒家思想精华之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换位思考一样,都是最具操作性的共情。
有关共情的研究表明,虽然共情具有可遗传性,但个体的成长经历、父母教养方式、社会文化等环境因素也会对共情与否产生重要影响,不仅如此,共情还受基因与文化之间交互作用的影响。
值得庆幸的是,共情是可以通过有效的训练而加以提高的。前几年西方的一个实验研究证实,仅仅一天的与共情有关的“爱心训练”(Compassion Training)就增加了积极的情感体验,这个以亲社会的感觉和动机为训练目标的过程,在神经网络中引发了变化,明显增加了与共情有关的核心脑区的活动。
笔者在进行社交焦虑与恐怖症患者的集体治疗中发现,在为期8周左右的集体治疗过程中,如果我能够培养出来访者的共情,那么就能够产生积极的效果,我还发现,当来访者提高了共情能力,不仅有助于降低其社交焦虑与恐怖,而且能提高他们与人交往的动机和能力。
在亲子关系、婚恋关系、同学同事关系等各式关系问题的咨询中也一样,有意识地培养来访者的换位思考能力,会有效缓解其心理症状并改善其关系。
共情也可以通过自我教育而提升,最主要的方法就是练习换位思考,学习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将心比心。
现在我们来做个小小的测试,你坐在公共汽车上,这时上来一位老人或者一位孕妇或者一位幼儿,他们走到你的座位旁站住了,这时你会感觉不安吗,会有不忍吗?如果有,那么你就已经具备了共情的能力。如果见到他们你就条件反射似的站起来让座,那么,你不仅具备了共情的能力,而且已经养成了利他的习惯。
具备共情这种特质,你就有基本良好的人际关系,你为这个社会的美好也为个人的生活幸福感作出了切实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