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是市场主体发展之基、活力之源。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优化营商环境”“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既靠项目、靠政策,也靠环境。营商环境优,则企业发展好。营商环境作为一种“软实力”,需要坚实的“硬举措”作为支撑。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秉持“放、改、减”三字要义,科学合理地放宽市场准入,全面推进制度改革,努力减轻企业负担,从而培育出优质的营商环境之花,结出丰硕的企业发展之果。这是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秉持“放”字,合理放宽经营约束,营造宽松有序的经营环境。经营环境乃企业成长之基石,如同阳光、雨露与土壤之于生命,其优劣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营造宽松有序之经营环境,必须科学合理地放宽经营约束。这包括解放思想意识、优化体制机制、完善政策制度等方面,旨在消除企业经营过程中遭遇的痛点、难点、堵点与卡点。首先,要拓宽经营约束之“源”,坚定树立“产业优先,企业家至上”理念,全心全意扮演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角色,做到“向企业家汇报,请企业家建言”。其次,要深入解决经营约束之“根”,从制度层面消除妨碍市场公平竞争、要素自由流动以及竞争公平有序的隐形壁垒直击企业发展的堵点与卡点,进一步释放制度红利,为企业发展扫清障碍。最后,要放宽经济约束之“本”,放宽人才流动约束,实施更加积极、开放、公平、有效的人才政策,持续优化企业人才队伍结构,充分激发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力。
秉持“改”字,全面改进政府短板,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政务环境作为城市竞争的关键要素,不仅体现了地区的生产力、竞争力和吸引力,更是抓住机遇、推动发展的核心所在。正如古人所言:“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优化政务环境要求我们全面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增强政府的服务意识、技术支撑和政策支持,从而助力企业开拓市场、破解难题、激发活力。首先,必须改进政府服务意识方面的短板,确保对企业家的尊重、关爱与支持,切实解决“上热中温下冷”的问题。其次,在技术支撑方面,积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将“群众跑腿”转变为“数据跑腿”,构建高效便捷的“数字政府”。最后,在政策支持方面,应以市场和企业需求为导向,加大对企业转型升级、融资贷款、人才用工、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秉持“减”字,努力减轻企业负担,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公平竞争是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上曾明确指出:“为了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必须构建公平的竞争环境,为民营企业拓展充足的市场空间。”要致力于优化市场环境,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打破“卷帘门”“玻璃门”和“旋转门”等制约因素,使企业家们能够释放思维束缚,降低经营压力,从而轻装上阵、奋楫争先。一方面要降低企业的“思想”负担,构建“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将规矩意识和服务意识深植于思想之中,既要廉洁用权,又要全心全意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积极关心并及时回应企业的合理诉求,切实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要减轻企业的“经营”负担,加大减税降费力度,逐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建立并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除市场壁垒,加快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形成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为民营企业创造更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环境,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霍懿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