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梨树静静地矗在这无风的大安,在孩子们捧着一捧果冻和口香糖递到刘璐琦的面前,并用腼腆透着羞涩的语气说:“老师,这些送给你的。”那一刻,他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泛起了阵阵波澜。也正是在那一刻,大安村支教的一切仿佛都变得意义非凡。
以梨香之名,他们来到了大安。大安村的支教怀揣着孙同学对于故土的眷恋,装满的是每一个成员对于给更多孩子带来艺术,生活,学业,未来上的启迪的理想。张桂梅校长和支月英老师的事迹令大家感动,无数的支教故事在互联网上传扬,当听到偏远地区的孩子在支教活动中萌生到更大的地方看一看并坚持到底,考上理想大学,走出大山的故事,让他们备受鼓舞。
北京科技大线下的实践队员们从7月29日至7月31日陆续抵达实践地——河北石家庄市赵县范庄镇大安二村,尽管天气是炎热的,疫情还存在着风险,他们还是做好防疫及各方面的充足后,在那栋虽然简单朴实却不失干净完备的二层民房实践基地同时也是住所,于8月1日正式拉开社会实践。
当日,河北赵县大安中学领导为他们举办了一场热烈的欢迎仪式,着实让他们感到诧异而又惊喜。短暂的会议之后,他们走进了教学楼,在四间教室与一间办公室之间来回忙碌,与48位同学一起共赴一场夏日与艺术的约会。48位同学均分为成4个班级,实行小班教学的模式以更好地,更有效地开展艺术支教活动。
他们以书法,手工,绘画,声乐……这些日常课程将孩子们的动手动脑能力提高起来,使孩子们爱动手,爱创造的天性得以释放,也培养了孩子们对于艺术的兴趣。
北京科技大学徒水质社会调查实践团、北京科技大学青行建团百年社会调查实践团、SPQ踏知寻梦实践团他们将自己的实践内容,如团史,爱护水资源,皮影等,在通过腾讯会议等线上形式,在课堂上分享给大安村的孩子们。孩子们对这些课程也非常感兴趣,上课时非常认真,还有同学会对一些问题进行提问。
与此同时,微电影的拍摄工作也有条不紊的开展,丁晨老师对一部分孩子进行了采访。
面对从未经历的支教生活,他们是兴奋的,是充满活力的。看着那一群灿烂的面容,便觉得是可爱的。无论是书法课,手工课,绘画课的负责老师都以极大的热情与孩子们一起完成课程。尤其是孩子们表现出色,在极具想象力的年级创造自己的作品时,他们会露出会心的笑容。
平淡与挫折消磨着激情,当支教实践中他们也遇到了困难,体验了一把老师的心酸。当低年龄的孩子在课堂上不太专注,尤其是对于一些内容难以理解时,他们也皱起了眉头。当顽皮的男孩子们因一两件小事争吵,他们无奈地摆摆双手,但还是要迎难而上化解矛盾,并告诉孩子们珍视友谊的必要。
但当孩子们把自己的好吃的送给老师,当收到孩子们做的可爱的粘土,当孩子们以抽象的画风画出自己心中老师的模样,并鼓起他们沾满各种颜色粉笔末的小手,支教的激情再次被点燃。这平凡的举动,是他们起初怀揣着崇高理想时所未曾设想的。现在想来,这些对于支教的他们来说这些却是比孩子们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更令他们感动的事情。
虽然他们无法真正做到岸畔的梅,月下的英杰,但是行的开始他们依然怀揣着期望,在支教旅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帮助孩子们成长。
在手工课上,孩子们不仅用超轻粘土捏了自己喜欢的作品,还捏了可爱的小章鱼、小狮子、火锅、毛笔、相机等作品送给每位老师。在支教和陪伴中他们对孩子们也更加了解,孩子们对他们的感情也愈加深厚。支教老师们收到礼物时既感动又兴奋,满满的成就感洋溢在喜悦的脸上。
秋意以浓,月末将至。 北科大支教实践活动已经接近尾声,在这将近两周的支教生活中,支教老师不仅仅教会了孩子们专业课程和动手能力,让孩子们开阔了眼界,同时支教对于北科大的支教老师来说是一场人生的洗礼。
天下无不散的宴席,不管是支教老师还是大安的孩子们面对新的学期到来,各自要走向人生的道场。在离别前,孩子们在手工课上,制作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作品送给将的支教老师做惜别的礼物。 在最后一堂课,支教老师为孩子们举办了作品展,让每一个孩子都有闪闪发光的机会,并为他们送上纪念品,与孩子们做最后的告别。回首过往,此次支教之旅对于他们来说不仅仅是一次支教活动,是一次成长之旅,是一次播种之旅,更是一次收获之旅,支教之旅也给大安的孩子们的生活增添了一抹不一样的色彩。
梨香,离乡,离了的是乡,离不了的是对故土的炽热依恋;梨香,理想直奔星辰大海,墨水挥洒,音符跳跃,画笔点点,大安的一株株梨苗在这个夏天成长,北科的梨香小队也在这个夏天蜕变;梨香,孩子们似雪梨般的笑颜,清爽了这朔望的时光。万顷梨顋星漫天,不知月下几人甜。
并非万物都有答案,并非何处都是大安,但至少在这里,在大安,在与孩子们的相处中,他们找到了青春的答案,找到了成长的答案。即使他们不愿去承认,只有当担心时光不在的时候,他们才会去珍惜时光,就像少有人会在花开时哀叹,少有人会在刚打开行李时,想起归去。时光总是悄然失去,倏忽之间,谁能料想已到了提起行李的时刻。
许多年以后,当他们再次回忆起这段时光,仍能想起那片一望无际的梨树,夏日里散发出翠绿的光;仍不会忘记夕阳下学校的那片操场,隔着空旷,听见孩子们的嬉笑。(张福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