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敦煌研究院院长:不能把文物简单放在网上
敦煌研究院院长:不能把文物简单放在网上,背离文化遗产的价值
2017年12月29日,敦煌研究院与全球最大的互联网企业之一腾讯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将敦煌研究院科研成果与腾讯最新的互联网技术和“泛娱乐”文化生态结合,进一步扩大敦煌文化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同时,双方携手启动“数字丝路”计划,致力于促进丝绸之路沿线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交流,让更多传统文化IP在数字经济时代大放光彩。
2017年也是敦煌申遗30周年。时到今日,这个中国最著名的文化形象也在传统文化复兴、提升文化自信的历史性任务中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而在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看来,目前敦煌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与互联网的发展“非常不匹配”。
目前,敦煌500多个壁画、彩塑洞窟中的180多个已经实现了数字化,有30个洞窟的数字资源中英文版都已上线,实现了全球共享。但是,王旭东发现,仅仅将绚丽的敦煌壁画搬上网络,并不能解决公众对于这处文化遗产的认识和认知问题。
“过去关注点就是保护,保护的需求是第一位的。现在保护当然还是第一位,但是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完全跟过去不一样了。我们还没有做好准备。”他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要更好的利用互联网将敦煌与用户连接,同时通过互联网进行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翻译,“现在关键的问题是传播手段太丰富了,就显得内容不够”。
这就是敦煌研究院与腾讯这样超大型互联网企业合作的缘由。以腾讯为例,目前不仅在网络动漫、网络游戏、网络文学等领域占据行业第一的位置,还形成了这些领域共同打造文化形象的“泛娱乐”理论,通过互联网“共创”的特点打造强势文化IP。
敦煌研究院希望,让1000年持续不辍的敦煌文化在互联网的时代里也继续进行新时代的营造。
记者:敦煌文化现代化的进程中,目前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
王旭东:现在最大的困难是如何能够有好的文化产品放到网上去传播。现在我们有30个洞窟放在网上,让大家可以看到,但是大家不一定都理解。我们还要对这30个洞窟继续进行挖掘,让不同的人去了解。这需要解析,通常我们从历史价值上去解释、从艺术价值上去解析、从科学家的角度去解析等等。现在,我们能不能把服饰解析出来?对服饰有兴趣的人去了解。能不能把乐器解析出来,让喜欢音乐的人了解?
记者:这看起来已经不是通常提到的将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保护,而是将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翻译”的问题?
王旭东:这与过去国家的关注点不一样。过去关注点就是保护,保护的需求是第一位的。现在保护当然还是第一位,但是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完全跟过去不一样了。我们还没有做好准备。
文物必须要加快数字化。但数字化后仅仅还是一个资源,没有转化成可以通过互联网去传播的产品。这样价值虽然没损失,但是没传播出去,没传播出去就没发挥作用。比如说煤,不开采而只是放在地了,不加工、或转化成一种产品,那有什么用?在转化的过程中,直接把它烧了?还是把它变成高端产品、发挥它的价值最大的效益?
但是现在我们在转化的过程中,有些就是把专家拍的发到网上,普通人是看不懂的。我们要一定要转化成一种大家能够看得懂、喜闻乐见的形式,但又不是碎片化的,要完整的传递。我们可以把它做成一个微视频,但这个微视频一定是传递了一种价值。文物的艺术价值也好、历史价值也罢、科学价值也罢,或者人文精神,但是我们一定要传递出来。
记者:现在做这方面工作的困难是什么?
王旭东: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发现传统文化在互联网上的传播非常不匹配。互联网是一种信息传播,非常之快,也很快就过去了,而且都是碎片化。但东方文化,包括东方文化的文化遗产,它的价值是全方位的。首先,需要有一些专家学者去挖掘它的价值,这是第一位的。第二,还要有一批专业人员怎么把学者研究的东西包括转化成一种通俗易懂的、但是不背离本来价值的文化产品,通过现在的种种传播手段传递出去。
做这个转化的人才是奇缺的。第一要了解莫高窟,第二要了解现在文化的发展方向,第三还得了解传播形式怎么能够结合。
我们首先还是需要下大力气来培养人才,然后在过程中不断取得成果,而不是把文化遗产简单放在网上,让不懂它的人来把网络化。现在互联网上很多东西都是背离文化遗产价值的,或者就是低俗、媚俗、庸俗的一些东西。
记者:敦煌研究院近年来一直进行互联网化的尝试,现在又要用腾讯“泛娱乐”体系内的文化娱乐平台来进行有机结合,必要性到底有多大?
王旭东:不用到网络,是不是敦煌的历史文化价值也非常容易被公众去遗忘?是不行的。我觉得过去没有这个传播手段还好。现在网络可以让更多的人去了解。数字化展览可以同时办好几个,这种形式是我们必须要的。现在关键的问题是传播手段太丰富了,就显得内容不够。
传播手段要和内容匹配。没有内容的手段是空泛的、没有价值的。有内容,但是传播手段单一,实现不了内容的效应最大化。动漫也好、视频也好,游戏也罢,关键是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东西变成现在的文化产品,要把这些东西挖掘出来。而不仅仅是就是说植入一个场景,把莫高窟的背景或者什么给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培养用户,而不是迎合。
就我们与腾讯的合作来说,腾讯作为一家文化科技企业,在努力把文化、科技很好结合,实现真正的融合。文化对科技有支撑、科技对文化也有支撑,相互依赖、相互共同。最后,能够通过科技把文化传播出去,通过文化让我们每一个人更加理解科技带给我们生活的正向的改变。
比如游戏是腾讯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用户非常多。我们要通过对游戏慢慢的植入,让其中渗透智慧和美。再比如音乐,怎么创造出一种有敦煌韵味,或者是有敦煌传统又与这个时代融合的音乐形式?
这也不仅仅是传播过去那些东西,而是能不能通过网络让大家共同去创造、创作?比如让网络用户依据敦煌传统音乐进行新创造,这是我们希望的。
与腾讯这样的合作,我们希望不仅是一加一,而是一乘一。
记者:如你所说,现在传统文化和互联网结合有许多问题,如何衡量标准?
王旭东:文化是一个传承关系,不可能就是抛弃我们的传统东西,一下出来一个新的,这是不可能的。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都是有一种传承关系,我们要吸取前人的,怎么和我们现在结合起来。人的价值观念,可能有些东西几千年都不变的,但也不是完全是不变的。
比如敦煌,它是一个佛教的遗产。现代人不信佛教,就不要过多强调佛教那些东西,我们看能不能从其他的一些价值来展示它。我们要从这里面看到,一方面是我们的文化传承的关系,另一方面我们要了解我们的历史是什么样子。
其实敦煌就是互联互通的结果,来自网络。丝绸之路就是网,只不过是路网。但网络上终究都是要有人。古代丝绸之路是人的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路,互联网其实也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换,不同区域的交换所形成的网络。最终因为人在上面,才能发挥作用。
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有机集合或者恰当结合,最终决定因素也是人,而且还需要有担当的。一方面传统文化的研究者要坐冷板凳,这些人得好好去培养去关照。没有他们的几十年如一日的挖掘,怎么能做这些?第二方面就是转化人才的培养。(文/朱小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