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缘由:
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重新研读《论十大关系》,对我们来说,不仅是一次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机会,更是一次对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路径的思考。《论十大关系》是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论断,它在当时为我们国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对于今天,其理论精髓和实践智慧仍然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崭新课题,我们需要以《论十大关系》为镜,从中汲取智慧,以更好地理解和推动以人民为中心的高质量发展。这也是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深入学习,为迎接和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做好理论准备。通过这样的学习,我们期待能更深刻地理解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动国家的持续发展,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
一、学习方法
学习《论十大关系》的方法,我们采取了系统阅读与深度思考相结合的方式。我们按照历史背景、主要内容、现实意义的顺序进行系统阅读,确保对文章的全面理解。我们将每一条关系都作为独立的主题,详细研读其理论内涵和实践指导意义,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能够把握《论十大关系》的整体框架和逻辑脉络。
我们注重结合时代背景进行深度思考。我们将《论十大关系》中的观点与我们国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相联系,特别是与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以及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实践相结合,以此来理解这些理论在新时代的适用性和创新性。例如,关于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我们思考了如何在当前的经济结构调整中找到平衡,以实现经济的均衡发展。
我们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入理解《论十大关系》在新时代的新解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与《论十大关系》中强调的“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我们通过这种方式,加深了对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理解,也看到了《论十大关系》在新时代的理论生命力。
我们通过撰写读书笔记和讨论分享,深化对《论十大关系》的理解。通过整理学习笔记,我们能够系统整理自己的学习成果,而与他人的交流则能让我们从不同角度理解这些理论,使我们的学习更加立体和深入。
二、学习感受
研读《论十大关系》的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受到其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这部著作不仅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智慧,也为我们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战略思考。
《论十大关系》的核心是以人民为中心,这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的高质量发展、人民至上的理念一脉相承。它提倡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协调发展,这正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路径。在当前,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重温《论十大关系》,能帮助我们们更好地理解如何在复杂环境中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等,对于当前我们国区域协调发展,以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升,都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这些关系的处理,直接影响着我们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和效果。
总的来说,学习《论十大关系》使我们更加深刻理解了我们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规律,也更加坚定了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指导,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心。我们将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为人民的美好生活不懈努力。
三、主要收获
研读《论十大关系》的过程中,我们深刻理解到,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根据我们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的积极探索。这十大关系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各个领域,不仅在当时对我们国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今天我们国的高质量发展依然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我们认识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性。《论十大关系》强调了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相呼应。这使我们更加坚定地认为,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人民始终是推动国家进步的主体力量,是新质生产力的创造者,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
我们领悟到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沿海与内地发展之间的平衡关系。这对于我们们今天处理区域协调发展,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只有处理好这些关系,才能确保我们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为人民的美好生活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我们理解了外交工作与国内建设的关系,即“对外关系和对内关系要一视同仁”。这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尤为重要,我们们要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坚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国内的改革和发展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总的来说,《论十大关系》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贡献。通过研读,我们更加坚定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而努力的决心。(周坪桦 刘霏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