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太原9月18日电(赵芳)“15个县脱贫摘帽,标志着山西省首次实现贫困县数量净减少,对全省脱贫攻坚工作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和带动作用。”山西省扶贫办主任刘志杰表示,这个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
9月18日下午,山西省扶贫办媒体通气会在太原举办,会议就山西省15个贫困县摘帽退出情况进行了发布和解读,并与现场的媒体记者进行了互动交流。
根据山西省“十三五”脱贫攻坚滚动规划,2017年山西摘帽退出15个贫困县。2018年8月17日,国务院扶贫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全国第一 批11个省区40个国定贫困县宣布退出,包括右玉、 吉县、中阳3县。9月7日山西省政府正式批准阳曲、平鲁、山阴、柳林、昔阳、沁源、沁水、陵川、乡宁、 安泽、夏县、闻喜12个省定贫困县退出并向社会公告。
15个县摘帽退出经过了严格的程序——县级申请、市级初审、省级部门评价、省级第三方评估核查检查、国家专项评估检查、整改蹲点督查和专项检查等。从第三方评估“三率一度”看,国家要求综合贫困发生率、脱贫人口错退率、贫困人口漏评率均低于 2%,群众认可度高于90%。3个国定县和12个省定县均达到退出要求。2017年底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右玉县7161元,中阳县6723元,吉县5211元;12个省定县最高是山阴县15278元,最低是夏县7440元。
阳曲县委书记每周在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协调解决问题;沁源县实施了南、中、北三个战区作战;平鲁区则构建县乡党政一把手挂帅、部门联动、社会参与扶贫格局。在山西,书记县长带头扛起主体责任,县乡村三级书记亲自抓落实,构建了脱贫攻坚责任、政策、工作、考核评估等制度体系。省级有关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对标对表,合力攻坚。
此外,各县从区位和资源优势出发,狠抓产业就业,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扶贫路径。加强农村三基建设,营造全社会参与脱贫攻坚的氛围。每个贫困村都派驻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安排帮扶责任人,围绕目标,真情实感真帮实扶,普遍赢得群众认可。
据介绍,15个县农村低保均超过省定扶贫标准指导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均达100%,教育、健康和残疾人帮扶政策落实到位;农村住房、饮水、道路、供电、网络和文化卫生设施服务水平也得到明显改善,村容村貌、户容户貌、精神面貌大为改观。
贫困县摘了帽子,只是脱贫攻坚征程上的阶段性胜利。省扶贫办副主任龚孟建表示,下一步工作重点要做到未脱贫的继续攻坚,已脱贫的巩固提升,新出现的重点帮扶,增强造血能力,防止反弹返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