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高级智能建造师

2021-10-11 09:44:54    来源:基层网    访问:    

高级智能建造师是指从事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工程建造相关设计、生产、施工等技术和管理工作的人员的统称。

智能建造师在掌握传统建筑行业设计、生产、施工的技术框架基础上,融合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及其自动化、工程管理等专业发展技术的新型高层次人才,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建筑业的升级转型需要,具备装配式建筑、BIM技术、物联网技术、建筑机器人、数字化施工、智慧建造平台等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新型建造技术知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职能

智能建造师能够胜任科研、设计、生产加工、施工装配、运营管理等全产业链的智能智慧建造的技术、管理等岗位工作,职能建造师是掌握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新型建造技术与管理模式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将推进企业、院校、职能部门的建筑工程技术与新一代工业信息化技术的进一步深度融合。

政策背景

2017年5月4日住建部网站印发《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公告,批准《建筑智能化系统运行维护技术规范》为行业标准,自2017年10月1日起实施。

2018年3月15日,《教育部关于公布2017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教高函〔2018〕4号)公告,首次将智能建造纳入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

2020年7月3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建市〔2020〕60号)指出,要以大力发展建筑工业化为载体,以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为动力,创新突破相关核心技术,加大智能建造在工程建设各环节应用,形成涵盖科研、设计、生产加工、施工装配、运营等全产业链融合一体的智能建造产业体系。

未来,智能建造可以实现对工程建造全过程各环节进行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技术革命,是建筑工程技术与新一代工业信息化技术的深度融合,是建筑业供给侧技术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建筑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是绿色发展、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

随着我国建筑业信息化的发展和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化技术的升级应用,将工程建设过程与工业信息化、智能化建造技术手段相结合的生产方式在我国的工程建设项目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智能建造理念也在这样的融合应用中应运而生。

智能建造作为高端人才集聚的重要领域,需要大量的既精通大数据智能化技术,又熟悉建造技术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要实现智能建造的全面应用,对于掌握智能建造技能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然而对于智能建造师的培养却还是一片空白,造成了此领域巨大的人才需求缺口;并且目前也缺少对于智能建造师技能水平的考核和评估,造成企事业单位在人才聘用和选拔上缺乏判断依据和标准,为智能建造在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力。

培养人群

各地建筑工程行政主管部门、各开发区、各级公管办、行政服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政府工程建设中心的相关人员;

工程建设的智能化、施工、咨询、设计、监理等建筑行业从业人员;

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师、学生,及其他想从事智能建造的人员。

培训目标

了解和掌握建筑业智能建造行业动态和发展趋势,深入理解我国各部委对于智能建造的最新文件精神,掌握与智能建造相关技术的理论知识,提升智能建造相关从业人员业务操作能力,提高智能建造市场整体理论水平和知识技能水平,为智能建造行业培养大量的不同层次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并且通过智能建造师等级考试,进一步规范智能建造行业人才的评价和管理,为推动我国建筑工程智能建造的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等级划分

智能建造师专项技能共划分为3个级别:

智能建造师(初级)

能力倾向:具有一定的组织、理解、判断能力;具有较强的学习、沟通、分析、管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建筑、结构、智能化、信息化类专业知识能力。

智能建造师(中级)分6个专业:智能建造师(设计)、智能建造师(施工)、智能建造师(物联网)、智能建造师(人工智能)、智能建造师(数字孪生)、智能建造师(智能设备与机器人)

能力倾向:具有一定的组织、理解、判断能力;具有较强的学习、沟通、分析、管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建筑、结构、智能化、信息化类专业知识能力,掌握一定的使用智能化、信息化技术手段进行工程建造的能力。

智能建造师(高级)

能力倾向:具有一定的组织、理解、判断能力;具有较强的学习、沟通、分析、管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建筑、结构、智能化、信息化类专业知识能力,掌握一定的使用智能化、信息化技术手段进行工程建造的能力,并且对智能建造行业未来的发展具备前瞻性的理解和理论水准。

申报条件

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建筑类、土木类、智能化类、工程经济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等专业的在校大学生和大专以上学历从事工程项目设计、施工技术与管理、智能化生产制造,满足智能建造师专项技能报名条件的有关从业人员,均可申请参加技能等级考试。

凡参加智能建造师专项技能考试的人员,除符合上述的基本条件外,还需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智能建造师(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具备4年以上智能化、设计、施工、监理、工程咨询等相关工作经验。或大学专科学历,具备6年以上智能化、设计、施工、监理、工程咨询等相关工作经验。

(2)智能建造师(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具备3年以上智能化、设计、施工、监理、工程咨询等相关工作经验。或大学专科学历,具备4年以上智能化、设计、施工、监理、工程咨询等相关工作经验。

(3)智能建造师(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具备2年以上智能化、设计、施工、监理、工程咨询等相关工作经验。或大学专科学历,具备3年以上智能化、设计、施工、监理、工程咨询等相关工作经验。

上述报考条件中有关学历或学位的要求是指经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承认的正规学历或学位,从事相关工作年限是指取得规定学历前、后从事该项工作的时间总和,其截止日期为考试报名年度当年年底。

考核方式

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实操技能知识考核。理论知识考核针对四门课程,偏向智能建造概念理论、数字化施工、工业物联网应用、新型信息化技术等,实操技能考知识考核针对专业课程,偏向设计重难点、数字化加工制造流程、三维模型处理、施工重难点处理等。采取机考(计

算机在线考试系统)方式。

考试比重

初级、中级为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试,采取机考(计算机在线考试系统);操作技能采用上机软件操作。理论知识考试 100 分,权重 20%;操作技能考核 100 分,权重 80%,合计 100 分;

高级为理论知识和论文考试,采取机考(计算机在线考试系统),合计 100 分。

(1)初级:

智能建造师(初级)

分数比重



理论知识考核

基本要求

智能建造概念梳理

20


相关技术

装配式技术应用

20



工程物联网应用

20



建筑机器人应用

20



BIM技术应用

20


合计

100


实操技能知识考核

100



(2)中级:

智能建造师(设计)

分数比重



理论知识考核

基本要求

数字设计概论

20


相关技术

数字化建筑设计

20



参数化结构设计

20



装配式构件设计

20



数字化部件生产

20


合计

100


实操技能知识考核

100



智能建造师(施工)

分数比重



理论知识考核

基本要求

数字化施工概论

10



数字化施工的模型分析方法

15


相关知识

数字化施工建造

25



建筑部件数字化加工与拼装技术

10



数字化施工协同管理

15



建筑机器人技术


15



建筑机器人建造实践

10


合计

100


实操技能知识考核

100



(3)高级:

智能建造师(高级)

分数比重



理论知识考核

相关知识

智能建造服务化

25



智能建造平台化

25



智能建造现场空间环境要素的数字化控制方法

40



智能建造与智慧城市的关系

10


合计

100


实操技能知识考核(论文)

100



合格标准

(1)理论知识考试共计 100 分,成绩 60 分及以上者为该项合格;

(2)实操技能知识考试满分 100 分,成绩 60 分及以上者为该项合格;

(3)以上二项成绩全部达到 60 分及以上者为合格

(4)高级技能为理论知识和论文考试,采取机考,合计 100 分,总成绩达到 60 分及以上者为合格。

就业前景

智能建造是建筑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是绿色发展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随着新型建筑工业化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发展和推动, 工程建设过程与工业信息化、智能化建造技术手段相结合的生产方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对于掌握装配式技术应用、物联网技术应用、BIM技术应用、建筑机器人应用等智能智慧建造技能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市场需求将越来越大。

颁证单位

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建筑学会(The Architectural Society of China)是全国建筑科学技术工作者组成的学术性团体,主管单位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建筑学会科技培训中心为中国建筑学会直属事业单位,于2003年10月30日经建设部人教司批准成立。

[责任编辑:辛文]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