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人民日报:APP索要权限不能任性越界
近日,有网友发现,大众点评、航旅纵横等手机应用,在没有明确提示的情况下加入社交属性,令用户的各类信息暴露在好友甚至陌生人面前。此外,还有网友在使用某款手机时发现,打开部分APP会导致手机的摄像头升降,以及被提示正在录音。
两个事件,将APP随意公开用户隐私和过度索取手机权限的问题再度推上舆论风口。如何管好越了界的APP,保护用户的隐私信息安全,是亟待解决的一道现实考题。
用户变成“透明人”
点评收藏信息未经提示随意公开
觉得这个餐厅很好吃,去大众点评给个五星;被推荐了一个不错的酒店,在大众点评里点个收藏打算下月休假去体验……近日,通过微信登录大众点评的用户发现,自己的点评、收藏信息,在没有明确提示的情况下,被推送给了自己的微信好友。
“当时使用微信登录大众点评,主要是为了获得5元奖励,也没有认真看相应的隐私协议。但没想到却是以自己变成‘透明人’为代价,真是不值得。”一名网友发帖抱怨。
无独有偶。今年6月,航旅纵横的“虚拟客舱”功能,也被质疑泄露用户隐私信息。用户在值机选座后,点击其他已选座位,可查看到该座位乘客选择航空公司的偏好、常去的目的地等信息。此外,用户还可以给其他用户添加个性化标签,比如某用户就被贴上了“天秤座”“偏爱深航”“广东”“座位靠窗派”的标签。
虽然大众点评与航旅纵横两款APP在被质疑后,均及时道歉并改进相关功能,但仍引发了手机网民对各类APP不经明确提示,随意公开用户个人信息的不满。“如果是分享给熟悉的好友也就罢了,万一这些敏感信息落在不法分子手里,后果不堪设想。”经常使用航旅纵横办理值机手续的陈先生说。
今年5月1日,《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正式实施,对个人信息和个人敏感信息、个人信息的授权同意及明示同意做出明确规定,要求收集个人敏感信息时,应取得个人信息主体的明示同意。当个人信息主体拒绝时,可不提供相应的附加功能,但不应以此为理由停止提供核心业务功能,并应保障相应的服务质量。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认为,个人信息的权利属于用户自己,任何手机应用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应先取得用户本人同意。同时,APP的隐私协议不可要求用户一概性授权使用个人信息,必须明确向用户告知收集个人信息的具体范围,如何使用收集到的信息,以及在保护用户信息方面采取的相应措施等。
强索权限存疑点
3家手机地图取消无关隐私获取
近日,一款新型手机火了。用户发现在该款手机上打开QQ浏览器APP,手机的摄像头会有升降的动作。此外,在未对手机进行任何操作时,会被提示百度输入法正在录音。随后,腾讯和百度分别发出声明,表示摄像头的升降是为了获取镜头参数,正在录音的提示是预热麦克风导致的,并未通过拍摄和录音来采集用户隐私。
虽然是虚惊一场,但用户对APP索取手机摄像头、麦克风、定位、通讯录等权限的使用目的依然持怀疑态度。“如果说外卖APP要求获得用户的位置权限是为了推荐周边餐厅和送餐方便,那么它同时要求获得摄像头和通讯录权限又是为了什么呢?”一位网友在微博上这样写道。也有网友在尝试关闭某视频APP读取手机通讯录、短信等功能后发现,该APP依然能够正常打开使用,因此说明这些默认获取的权限并非必需。
智能手机时代,APP要正常使用,确实需要用到手机里的一些权限,但据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与腾讯社会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网络隐私安全及网络欺诈行为研究分析报告(2017年一季度)》显示,基于对800多个安卓手机应用隐私权限检测,发现获取用户手机隐私权限的现象较为普遍,占比高达96.6%,其中25.3%存在越界获取用户手机隐私权限的情况,目前已成为网络诈骗的重要源头。
《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指出,依法保障用户在安装或使用过程中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未向用户明示并经用户同意,不得开启收集地理位置、读取通讯录、使用摄像头、启用录音等功能,不得开启与服务无关的功能。
今年7月,上海市消保委发布5款地图类手机APP涉及个人信息权限评测结果,多款地图类APP存在申请的敏感权限与实际功能不完全对应、缺少让消费者“一次性授权”等问题。随后,百度、高德、腾讯3家手机地图类APP,决定取消手机联系人、发送短信、获取通讯录等与地图应用无关的个人隐私信息获取。
朱巍建议,用户在下载APP时,应选择正规渠道。此外,还应了解所下载APP的权限行为,及时关闭不必要的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