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文化传承与生态振兴:泾县暑期三下乡实践之旅

2024-09-09 19:00:27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作为一名大二学生,我有幸参与了化学与化工学院赴泾县“走‘泾’乡村·向美而行”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这是一次充满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是一次让我深入了解乡村振兴、感受地方文化、实践专业知识的宝贵机会。在这短暂的几天里,我不仅在实践中提升了自己的能力,还对社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活动背景与行程安排

7月15日,我们团队在指导老师夏芬的带领下召开了筹备会议,正式确定了此次赴泾县的实践路线与行程安排。老师特别强调了我们在实践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安全,同时保持团队的合作精神。在此次活动中,我们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实地调研和与当地居民的互动,了解泾县在乡村振兴方面的进展,并为其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建议。整个行程包括了桃花潭、查济古镇、宣纸文化园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景点,这不仅让我们深入了解了当地的历史与文化,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乡村经济现状的契机。

第一天:走进泾县的历史与文化

活动的第一天,我们参观了泾县著名的桃花潭。在这里,我们走访了文昌阁、翟氏大宗祠和南阳古镇。这一系列历史遗迹不仅展示了泾县深厚的文化底蕴,还让我们看到了当地政府在保护和利用这些文化资源上的努力。

文昌阁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古建筑,透过它我们仿佛看到了泾县人民对文化的尊重与传承。翟氏大宗祠被誉为“中华第一祠”,其规模宏大、建筑精美。通过这次参观,我们感受到了家族文化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重要性,这种文化也深深地影响了当地的社会结构与价值观。南阳古镇则是我们当天的最后一站,这个古镇在历史上曾是商贸重地,如今虽然已不再像过去那样繁华,但仍然保留着其独特的历史风貌。

通过这一天的参观,我深刻意识到,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经济的振兴,更是文化的复兴。泾县的这些历史遗迹,如果能够更好地保护与开发,不仅能吸引更多的游客,还能为当地居民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与经济收益。

下午,我们来到了查济古镇。查济古镇是皖南保存最为完好的古村落之一,古镇中的宝公祠和查济艺术博物馆让我对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宝公祠是古镇中的一座重要建筑,通过参观,我们不仅看到了传统建筑的精妙设计,还了解到古代祠堂在地方治理和宗族生活中的作用。

随后,我们来到了许溪。这条小溪贯穿整个查济古镇,河水清澈见底,两岸的古建筑与自然景色相得益彰。作为一个化学专业的学生,我对环境保护有着特殊的关注。许溪的水质良好,这让我意识到当地在环境保护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在以后的学习与工作中,我也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更多乡村的生态保护工作。

查济艺术博物馆是我们在查济的最后一站,馆内收藏了大量与查济古镇历史相关的文物以及艺术品。通过对这些展品的欣赏,我对当地的艺术与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特别是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如何利用好这些文化资源,让它们为现代乡村服务,是我们此次实践活动中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第二天:宣纸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第二天,我们来到了泾县的宣纸文化园。泾县宣纸享誉中外,被誉为“国宝”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这里,我们参观了宣纸的制作过程,并且有幸与当地的手艺人进行了深入交流。

通过对宣纸制作工艺的学习,我深刻感受到了传统手工艺的精细与复杂。宣纸的制作需要经过十几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需要工匠们的细心与耐心。这让我联想到我们的化学实验,尽管两者的领域不同,但对细节的重视和对工艺的坚持却是相通的。

在与手艺人的交流中,我了解到,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宣纸的市场需求有所减少,很多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这一行业。然而,泾县政府一直在努力推动宣纸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工艺大赛,让更多人了解并且喜欢上这项传统工艺。这种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市场结合的做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乡村振兴与文化复兴的新角度。

心得与体会

此次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是我第一次深入乡村进行调研和实践。通过实地走访泾县的多个历史文化景点和与当地居民的交流,我对乡村振兴有了更加全面的理解,也深刻感受到了在乡村振兴中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振兴,更是涵盖了文化、教育、生态、基础设施等多个方面的全方位提升。这一点在泾县的实际案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通过走访文昌阁、翟氏大宗祠、南阳古镇等历史遗迹,我深刻意识到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是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这些古建筑和历史遗址不仅仅是过去的见证,它们也是吸引外来游客的重要资源。因此,乡村振兴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既要发展当地经济,提高居民收入,又要注重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确保这些独特的文化符号能够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光发热。同时,乡村教育和医疗服务等基础设施也亟待提升,只有多维度的发展,才能让乡村真正实现可持续振兴。

泾县作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具备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巨大潜力。特别是像查济古镇这样的地方,历史遗迹保存完好,旅游资源丰富。通过此次实践活动,我认识到,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抓手就是将文化与旅游相结合。

然而,文化旅游的开发必须做到可持续。当前很多地区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过度商业化使得原本的文化特色逐渐被淹没,这不仅对文化遗产本身造成了破坏,也削弱了游客的兴趣。因此,在乡村旅游开发的过程中,需要坚持文化与自然的和谐共存,采取生态友好的方式,同时注重社区参与,让当地居民从中受益,这样才能实现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在参观泾县的过程中,我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桃花潭、许溪等地的自然景观令人叹为观止,水质良好,空气清新,这让我对乡村的生态保护工作有了更多的思考。

宣纸文化园的参观是此次活动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部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泾县的宣纸制作技艺已有千年历史。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传统手工艺正面临着传承与创新的挑战。

在与宣纸手艺人的交流中,我了解到,目前泾县的宣纸行业虽然仍然保持着传统制作工艺,但面临着市场需求减少、年轻人不愿从事这一行业等问题。如何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同时进行创新,是泾县宣纸文化能否继续发扬光大的关键。

通过宣纸制作工艺的学习,我意识到传统手工艺不仅仅是一种技艺,它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因此,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除了经济和基础设施的改善之外,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创新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未来的乡村振兴,或许可以通过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让这些传统工艺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作为一名化学与化工专业的学生,我深知科技对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性。在此次活动中,虽然我们主要是进行文化和社会调研,但我始终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将现代科技应用于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中?例如,在宣纸制作工艺中,虽然传统工艺精美绝伦,但效率相对较低。如果能够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提高部分生产流程的效率,同时不损害宣纸的品质,将有可能进一步拓展市场需求,为当地居民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样,在乡村的环境保护和农业生产中,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也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通过科技手段优化农作物的种植与管理,合理利用水资源和土壤资源,可以大大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

因此,未来的乡村振兴,应该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模式。在保护传统文化、传承乡土记忆的同时,也要积极引入现代科技,推动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个人收获与贡献

这次三下乡实践活动,不仅让我学到了很多乡村振兴的知识,也让我在团队合作中收获了成长。在活动的策划、实施以及后续的总结过程中,我们每个队员都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并且互相配合,形成了一个高效合作的团队。

通过此次活动,我深刻认识到,团队合作的力量不可小觑。在面对实际问题时,每个人的能力和知识都是有限的,只有通过团队的力量,集思广益,才能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案。特别是在乡村振兴这样复杂的社会问题上,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需要各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相结合。因此,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更加注重团队合作,与他人共同成长与进步。

同时,这次实践也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职业方向。在与乡村居民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也意识到乡村振兴的道路任重道远。我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更加深入地学习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技术创新相关的知识,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对我专业知识的拓展,更是对我社会责任感的洗礼。作为一名大学生,我认识到自己不仅是一个学习者,还是一个社会的参与者。在此次调研过程中,我看到了乡村振兴的希望,也看到了困难与挑战。

通过与当地居民的深入交谈,我感受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情与对未来的期望。乡村振兴不仅仅是国家的战略目标,更是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关心的问题。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有责任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贡献力量。这不仅仅是学术上的追求,更是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我不仅在理论知识上得到了提升,更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了如何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在与当地居民的互动中,我深刻感受到,作为大学生,我们肩负着更多的社会责任。通过这次实践,我更加坚定了自己今后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信念。未来,我希望能够继续深入学习专业知识,将所学用于服务社会,特别是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结语

此次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让我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了乡村的现实与潜力,也让我更加理解了“乡村振兴”的深刻内涵。这不仅仅是一场文化之旅,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与工作中,我会继续将此次实践中学到的知识与经验运用于实践中,为乡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责任编辑:辛文]

相关内容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