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李采姣:把美术创作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

2023-10-21 15:24:06    来源:央广网    访问:    

李采姣,7岁习字,15岁习画,为海派大家陈佩秋入室弟子,2001年获天津美术学院文学硕士学位,2016年获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博士学位。现为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博导。系国家艺术基金评审专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文化部一级美术师。

她在2008-2011年艺术访学日、法、意等欧亚20国,系大阪大学访问学者、奥地利文化部“优秀艺术家”代表。作品曾入选十三届全国美展等重要展览,在中国美术馆、朵云轩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并有作品被收藏。

问:没骨画作为中国画的一种画法,在您的创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您能分享一下自己对于没骨画的理解和运用吗? 在没有实质性骨架的情况下,您是如何表现花鸟形象的动态和生命力的?

李采姣:“没骨画”,顾名思义就是不用墨线勾勒而直接敷以色彩。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徐熙作花卉“更不用笔墨,直以彩色图之,谓之没骨图”。虽少了线条,看似缺少骨架,但我认为仍然要注意笔墨的精神气表达,在点、染、皴等其他技法的表现中突出“骨法用笔”。我笔下的花鸟形象都是在平常观察、写生的积累下而来,尤其注重结构、动态等这类细节,因此许多造型于我已非常熟悉,并且时常在心中反复酝酿,使之成为不似而似的意象。中国画追求诗情画意,尤其讲究发自内心的“意气”,这个“意”既包括物的意象,也包括笔墨的意蕴,当内心有感而发时,不需要通过具体物的对照,而以“意”的表现来抒发内心的性情与情思,笔下的花鸟形象自然就生动起来了。总而言之概括起来就是:一多观察;二多构思;三以书入画。

15282149101844799_83.png

李采姣作品(央广网发 李采姣供图)

问:您特别喜欢将鸡冠花作为创作的主要题材之一,请问是什么让您如此着迷于这种花卉?在描绘鸡冠花时,您有什么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或创作思路吗?

李采姣:鸡冠花在中国绘画表达中,历来有“高冠红突兀,独立似晨鸡”的象征,其花朵光彩溢目、肉感厚实,如同“闻鸡起舞”般激励着人们奋发向上,具有非常吉祥的美好寓意。我在一次下乡采风中看见成排的鸡冠花,火红一片,一下子就被它旺盛的生命力打动了。另外从造型表现上来说,鸡冠花不管近看或远观,都有高低疏密、错落相间的变化,尤其是花与叶的精放对比,于艺术创作来说有非常丰富的表现力与视觉张力。我在近些年创作鸡冠花的过程中,尝试了非常多的表现手法,比如写意、没骨、水墨点染、勾线等;对构图的设置有偏传统也有融合现代构成设计的思想;在材料上运用过纸本、绢本、皮纸等不同媒介。我始终在探寻表现鸡冠花外在造型与精神气质最契合的表达方法,力求用传统的笔墨语言构造出符合现代审美的艺术效果。

15284236029597017_83.png

李采姣作品(央广网发 李采姣供图)

问:您提到了“诗境”、“情境”和“心境”这三人“境”对于您的花鸟画作品至关重要。请问在创作过程中,如何通过这三人方面的追求来丰富您的作品,使之更加具有艺术张力和内涵?

李采姣:诗境主要是针对中国画所表现出的诗意而言;情境则是落在“一切景语皆情语”上;心境则是指画的境界最终要回归本心,着重强调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悟。此三境为层层递进之关系,又相互包容,相互成就。我将“三境”这一理论研究融于自己的创作之中,尤其在笔墨的枯湿浓淡与浑厚华滋、色彩的运用与配比、构图的空间与把握上有了自身见解,对朴素、宁静、简约、雅致之美有了更加明晰的理念。但同时我也认为气魄、格局与境界在艺术表现中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国花鸟画创作所追求的意境,实际就是“小花鸟”“大境界”的追求,是艺术家将自我情感、品格与审美对象融通交汇,最终实现物我相融的境地。因此我的花鸟画大体呈现两种风格:一种精微,一种豪放,就是想达到刚柔相济、雄秀并重的艺术境地。

15290106539941998_83.png

李采姣作品(央广网发 李采姣供图)

问: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要求中国文艺事业的崛起、美术事业的全面进步,作为这一伟大事业中的实践者,您觉得美术、美育在这个过程中有着什么样的作用?

李采姣:美术是通过人们在欣赏的过程中产生美感,它和其他的艺术门类一样在潜移默化中就起到了美育的作用。总的来说,美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美术是视觉艺术,因此对培养人们视觉审美与感受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二、美术可以激起情感上的沟通,优秀的传统艺术可以让大众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激发民族自信;三、优秀美术作品寄托了创作者的品格与情怀,对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陶冶人们情操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由美术申发出的美育作用早在唐代《历代名画记》中便有记载“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文化功能,特别是在道德教育方面,张彦远认为绘画不仅仅有怡情养性、表达情感的作用,更能引导人的行为和规范。在如今民族伟大复兴的大背景下,文化复兴作为重要分支,通过人们对美术的多元理解与使用,美育对培养整个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化自信,培养青年人的艺术审美与高尚品德有重要作用。

15292640275124852_83.png

李采姣作品(央广网发 李采姣供图)

问:以人民为中心,立中国精神之魂、兴文化自信之风、扎时代生活之根,应该成为社会主义美术事业的根与魂,您是如何理解? 您又是如何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体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

李采姣:对社会而言,美术创作是立足时代的生动实践,一方面记载人民群众创造未来美好生活的题材和主题,另一方面也讴歌时代变革洪流中的历史性事件和重大赛事。艺术创作者在表达人生价值观念的同时,也在以社会大众的视角宣扬着真善美的真谛,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为社会传递着价值导向,我认为这是美术创作的意义与立足根本。即从生活中来,到生活去。因此我在创作过程中,经常外出采风,扎根扎点地去观察外面的人和事,切实在定点深入生活中向“小人物”、“小场景”要“大作品”。唯有如此,经过深入地生活,才能增进人与人间的感情,了解人民的审美需求与情感需求,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也会由此变得深厚,以创作出符合人民需要与时代需要的文艺作品。

15294439376483589_83.png

李采姣作品(央广网发 李采姣供图)

问:当前,艺术家处在文化全球化、艺术多元化的创作环境中,您现在如何看待当代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李采姣:在全球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下,中国的当代艺术家开始接触更多的艺术形式和语言,希望通过新颖的内容和创作方法来完成艺术的转型,与世界接轨。但任何艺术创作都不是无源之水,鲁迅先生曾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因此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实际为当代艺术的创作提供了取之不竭的灵感与素材。目前,我在当代艺术的实践主要集中于艺术创意与时尚设计,近三年围绕着我的“鸡冠花”作品已开发出系列衍生品,包括“吉·冠”旗袍系列、“吉多多”珠宝系列、“福多多”茶具系列等,获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我个人认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依托当代艺术的多元性、新颖性与创意性,可逐步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对尽快推动我国文化输出、传播中国的艺术话语体系有重要现实意义。

问:您认为您当下的美术创作在主题、语言、观念等层面想要整体呈现出怎样的面貌或者变化?

李采姣:我始终强调“意”在美术创作中的精神文化作用,其在主题层面上的表现就是通过物象的象征意义来实现的,而主题的象征意义则是创作主体赋予客体,我当下的美术创作就是要通过对主题对象的描绘,尽可能把我的所思所想传达给大众,赋予其一定的精神高度。具体落实到美术创作的基本语言,我们常说的元素就是点、线、面、色,在中国绘画中就是笔墨、书写、章法、皴法等,这些都蕴含着传统人文、法则、意气等内涵,我认为当下的美术创作不可丢失传统,而在传承的基础上继续开拓创新,实现创作材料、手法和形态上的多元,这也许会让我们的美术创作产生更多意想不到的效果。当前我国的美术事业正繁荣向前发展,承担着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的重任,因此如何发挥好自己的才能,更好地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是我们文艺工作者毕生追求的使命。

问:您近期有着什么样的创作计划? 对未来的创作,您有什么样的期盼?

李采姣:在美术领域的创作上,我将继续以传统没骨、写意、勾线、点染等创作手法展开对鸡冠花、上海城市建筑、各类花鸟题材的系列刻画与塑造,并在构图、技法、色彩、材料上寻求新的表现方式,创作出为人民喜闻乐见、扎根生活与时代的文艺作品。而在艺术创意衍生品领域,我将在我现有的基础上提取更多的传统艺术元素,对其进行解构与转化、分解与重组,运用釉上彩、青花、刺绣、印染等多重传统技艺手法进行艺术衍生品的开发,以期将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新形式的艺术载体中,为获得各界对我国传统艺术的认同而做出应有的努力与贡献。在未来,我也会继续保持初心,将创作出的艺术成果继续为人民、为社会所用,以表达一名文艺工作者的赤子情怀。

[责任编辑:李莹]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