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泉州鲤城区天后路许雪清:她的端午节就是包粽子

2018-06-14 14:21:16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14231168374271598_28.jpg

日前,在福建泉州鲤城区南门天后路的一条小巷里,记者见到了许雪清阿婆,她专门做“鲍鱼粽”,在泉州小有名气。

14242437986740941_28.jpg

许雪清今年64岁,在这里生活了30多年,近年来每到端午节前都特别忙,因为她做的粽子好吃,邻里和许多朋友纷纷慕名而来,有的更是早早地下了订单。太忙了没办法,许雪清儿子的岳母以及儿媳全上阵,单这一两天,每天就要包一两百斤的糯米。按每斤米包5粒粽子计算,一天要包1000粒左右。

记者在现场看到,几个人围坐在翻炒过的金黄色糯米堆旁边,8种配料分别装在不同的盘碟里,一双双巧手上下腾挪,不一会儿,一粒粽子就绑扎好了。

因天气炎热,她们就直接在楼下一间宽敞的店面里工作,门囗边有几口大铁锅和高压锅,伴着“咝咝”的响声正散发出白色的热气。串串粽子在开水中煮个一二十分钟,等粽子熟透后捞出即可。粽香诱人,无须添加什么佐料,解开粽子上的扎线,再掀开粽叶便能食用。

14251117991693902_28.jpg

许雪清包鲍鱼粽纯属偶然。她说:“大约10年前,我选了些配料,其中有鲍鱼(十头重一斤)一只,也称十头鲍。经过精加工后,将粽子做好后想留着端午节给家人食用;没想到刚做好就被邻居纷纷给“让”走了。大家都说她做的粽子好吃,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前来家中“让”粽子。”

儿子吴福春认为,粽子这东西,现在人不爱做也不会做,一般是到了端午节前后买几个意思一下。生活水平提高了,平时吃的人不是太多,我们一般也只集中在端午前后赶一批,不当主业来做。

“福记鲍鱼粽之所以受到欢迎,首先是食材好,其次的味道口感也要好。食品能受众,消费者的口舌要求是越来越高的,特别是粽子这东西,附加料是什么骗不了人的。”记者在南门市场与做生意的李先生交谈时,他作了上述答复,所以他每年端午都预订一些,除了自己食用外,就是赠送给亲朋好友。

(海西晨报记者万代辉    文/图)

“粽”说纷纭话端午

14253057078201226_28.jpg

粽子的文字最早出现在1600年前的西晋,《风士记》中有:“仲夏端午,烹鹜角黍。” 粽子同时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

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也成为交往的礼品。

宋代,吃粽子已成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附加料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粽子的传统形式大都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

现在,泉州南门福记的粽子主配料是名贵鲍鱼,加上山珍调配,成为闽南一带独树一帜的“鲍鱼粽”,颇受食客欢迎。

摒弃众多传说,如今,一到端午节吃粽子,大都只知道是为纪念屈原。这位爱国先贤忧愤投江,演化为民间粽子情怀的寄托与敬仰。

众所周知,以前每年五月初五前,闽南一带家家都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现在由于生活节奏快,加上传统制作手艺的丢失,许多家庭会选择现成、新鲜、品质的粽子,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

千百年来,吃粽子的风俗,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鲍鱼粽,源自泉州南门福记店,其在秉承着最传统制作手法的同时,大胆在附加料选材上创新。经过10多年的精心研制,取得了色香味俱佳的粽质效果。

“福记鲍鱼粽”取深海中鲜活鲍鱼,配以精选排骨、虾仁、五花肉、莲子、蚝干、鹌鹑蛋等上等原料,揉合炒透的优质糯米,使以传统手法的棕叶包捆,油而不腻,碱淡相宜、香甜可口。一经入市顿时声名鹊起,每逢端午期间,市民纷纷预订购买,成为节日期间访亲探友的礼赠佳品。

温馨提示:

粽子不宜多食、空腹不宜、刚从冰箱里拿出来要蒸透、吃粽子时不宜喝冷饮、睡前两小时最好别吃。

四类人群慎食:

老人和儿童、胃肠病患、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患者。

(万代辉整理)

[责任编辑:黄建材]

相关内容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