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的70年,是内蒙古经济发展实现翻天覆地变化的70年,马背上的民族开上了小汽车、奔上了小康路,农牧民群众从土窑洞、白毡包搬进了砖瓦房,有的还住上了小楼。”日前,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省(区、市)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李纪恒这样说。
70年攻坚克难,70年高歌猛进。一条金色的增收曲线,镌刻在内蒙古农牧业版图之上。70年来,内蒙古农牧业在做大总量的同时,质量效益稳步提高。目前,牛奶、羊绒、羊肉产量均居全国首位,一批绿色品牌得到消费者认可,构筑起带动地区经济发展、辐射全国各地市场、促进居民增收致富的“粮仓牧场”。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各级农牧系统团结带领广大农牧民,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全区农牧业经济、农村牧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造祖国北部边疆亮丽风景线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五连丰”奏响现代农业最强音
1947年,刚刚成立的内蒙古自治区百业待兴,是全国最落后的地区之一,当年的内蒙古产粮仅18.5亿公斤,许多农民破产。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后提出:“千条万条,发展畜牧是第一条。”牧民有草场,耕者有其田,激发了农牧民的生产热情。1978年,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中滩公社的李广应只有14岁。他还记得当年吃“返销粮”的情景:“自留地里打冲锋,集体田里养精神,年终分红时,挣的工分越多反而赔得越多。”
1979年,在公社党委书记马从发的带领下,中滩公社69个生产队实行了土地承包经营,当年摘掉了全县倒数第一的帽子,上缴8万公斤爱国粮。
改革开放初期,内蒙古粮食生产的发展依然滞后于粮食需求的增长。为此,1987年内蒙古党委、政府决定把“实现粮食基本自给”作为三项奋斗目标之一,制定了一系列促进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到1990年,内蒙古粮食实现自给;1992年,内蒙古粮食产量突破1000万吨,开创了内蒙古粮食生产发展的新纪元;到2008年,内蒙古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首次突破2000万吨关口,进入全国前10位,每年可调出粮食1000万吨,成为全国6个粮食净调出省区之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强农惠农力度不断加大,内蒙古粮食生产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我们实施了‘节水增粮行动’,大规模推广应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高标准农田达到3582万亩,为粮食持续稳产增产提供了有力支持。2018年自治区粮食产量3553万吨,居全国第八位。”内蒙古农牧厅厅长孙振云说。
内蒙古的农业从未像今天这样生机勃勃。当前,内蒙古已经具备了500亿斤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初步形成了体现不同地域特点和优势的粮食生产基地。全区玉米、大豆、马铃薯、高粱及红小豆的播种面积与产量均居全国第3位,荞麦种植面积居全国第2位,产量居全国第1位,谷子、绿豆的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2位。内蒙古农业生产总值和农牧民收入呈几何级增长。种植业总产值达1015.07亿元,比1947年增长277倍;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803元,是1978年的105倍。
为了挖掘增产潜力,内蒙古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和质量效益。积极推进高产创建示范项目和粮食增产模式攻关。全区共落实12个粮油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整建制推进县,累计建成核心示范区149个,面积62.44万亩,辐射带动面积1339.9万亩,其中核心区粮食作物平均单产838.8公斤,较对照田亩增产167.2公斤,核心区总增产粮食2.1亿斤,主要粮油作物绿色增产增效技术推广面积保持在3660万亩以上,为内蒙古粮食连年稳定增产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草多畜旺 畜牧业发展蒸蒸日上
八月的内蒙古,一川草色满目青。
内蒙古草原总面积13.2亿亩,居全国五大草原之首,是祖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国家重要的绿色畜产品生产基地。从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之初,保护草原生态就被写入《自治政府施政纲领》。通过全面勘察调剂牧场,进行牧区水利开发,扩大牧场面积,有条件的地区灌溉草牧场,为全区畜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84年,内蒙古在全国率先实行了“草场承包经营、牲畜作价归户”的草畜双承包责任制,解决了养畜的“大锅饭”问题,按下了牧区改革的启动键;1989年落实“双权一制”,解决了牲畜吃草的“大锅饭”问题,两次重大改革,初步形成了适应内蒙古畜牧业发展的经营体制,促进了牲畜头数的快速增长。
为解决靠天养畜的被动局面,1996年内蒙古党委提出“增草增畜,提高质量,提高效益”的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建设型畜牧业。2005年,内蒙古牲畜存栏量首次突破1亿头(只),2014年,牧区过冬畜折合羊单位暖棚面积达到每只1.1平方米,全区仔畜成活率达到98%以上,防灾减灾能力在全国五大牧区处于领先地位,畜牧业跨越到建设型发展阶段。
2015年,内蒙古出台了《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全区深入推进养殖业结构调整,优势畜产品逐步向优势产区集中,集中度达到80%以上,奶牛、肉牛、肉羊、绒山羊等具有全国比较优势的畜产品产业带已经形成。实施牲畜“种子工程”,畜禽良种化率达到90%以上,标准化生产配套技术覆盖率达到60%以上。牧区家庭牧场和农区标准化养殖已成为畜牧业生产的主要方式,畜牧业跨越到高质量发展阶段。
2018年,肉类总产量达到267.2万吨,是1978年的12.7倍;牛奶总产量达到565.6万吨,是1978年的78.5倍。牛奶、羊肉、绒毛产量、草业均居全国首位,牛肉产量全国第二,具备每年稳定向区外调出500万吨牛奶、150万吨肉类的能力,全国1/4的羊肉、1/5的牛奶来自内蒙古,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是国家名副其实的“奶罐肉库”。
转型升级 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出现
内蒙古区位独特,横跨“三北”,紧临国内主要市场,绿色农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输出优势明显。
2003年以来,内蒙古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牧业产业化,不断加大产业化指导、服务和政策扶持力度,连续几年由自治区政府召开全区农牧业产业化工作现场会。截至目前,全区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完成增加值931.6亿元,农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内蒙古继煤炭、冶金之后的第三大支柱产业。
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初步形成以乳产业、粮油产业为龙头,以肉类、羊绒产业为支柱,薯菜、饲草料、特色产业多元发展的产业格局。
产业层次稳步提升。牛奶、羊绒、肉羊等产业发展水平保持全国领先,全区农畜产品加工率达到63%,精深加工水平稳步提升。
经营业态丰富活跃。通过延伸农牧业产业链,拓展农牧业多种功能,推进农牧业与科技、教育、文化、旅游、互联网等深度融合,催生了智慧农牧业、休闲农牧业与乡村旅游、农畜产品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龙头企业提档升级。一大批农畜产品加工制造企业不断壮大,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重点龙头企业分别达到38家和583家,上市企业达到10家,新三板挂牌企业有20家,龙头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
品牌建设卓有成效。农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总数达到70件,蒙牛、蒙羊、蒙草、蒙稻等“蒙字号”品牌和锡林郭勒羊肉、科尔沁牛肉、河套小麦、河套瓜子、兴安盟大米等区域公共品牌越树越亮。“2018年农牧部门认证的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产量达1404.5万吨,内蒙古绿色农畜产品逐渐受到全国消费者的青睐。”孙振云说。
输出工程加快推进。为全力抓好自治区农畜产品输出工程,做好全国的区域布局,内蒙古不断完善北上广“电商销售+展示展销+零售体验”的管理和运营模式,连续多年举办内蒙古绿色农畜产品博览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拓展电商平台,拓宽农畜产品流通渠道,培育绿色产业流通体系,加快推进绿色农畜产品输出工程建设。目前已初步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式销售模式,内蒙古农畜产品的影响力和输出能力不断提升,形成覆盖全国的绿色农畜产品销售网络。
经历了70年的艰难探索,40年的改革开放,内蒙古农牧业由量变到质变,逐渐走上了一条提质增效、更具特色、绿色发展的现代化农牧业发展道路。回望过去,春华秋实,硕果累累;展望未来,信心百倍,在迈向全面小康的道路上,内蒙古的农牧业正在奏响现代化发展的强劲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