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我的玉米情结 /杨志强

2024-12-05 09:34:39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我喉结下面一公分处,有一道疤,听家里老人讲那是小时候给我做手术时留下的。在我八个月大的时候,一家人围着蒲篮剥玉米粒,开始长牙齿的我趁着大人们不注意,抓住一个玉米粒塞进嘴里,结果有半粒玉米卡进气管里,于是,我成了全家第一个、也是最小一个进入医院手术室的人,那半粒玉米取出来了,小命也保住了,但喉结下面那道如玉米粒形状的疤痕却成了永久的纪念品。从那时起,村里乡亲们都说我这辈子命中馋玉米,小时候百家饭吃得最多的玉米糁子和搅团。工作以后,但凡有人来城里,乡亲们总是给我捎些玉米糁子、玉米面,或者早熟的嫩玉米棒,而我对玉米做成的各种吃食也总是百吃不厌。

图像

我儿时的大部分记忆是在一茬小麦一茬玉米的交替中层层堆积起来的,对玉米的记忆是从麦茬地里开始的。小麦收割完后,一簇簇干黄的麦茬东倒西歪地散布在平整过的田地上,田地里是种玉米的繁忙景象,耕牛拉着犁在大人的驱使下开着沟,跟在耕牛后面有在沟里投放复合肥的,有投放玉米种子的,地头和有些小块地犁头不好掉头,大人们则直接举起镢头,一镢头一镢头地挖坑,然后再往坑内投放复合肥和玉米种子。儿时的我扮演的投放复合肥和种子的角色,每隔40公分投放一撮复合肥三四粒玉米种子,复合肥和玉米种子的距离很关键,远了,种子吸收不到营养,近了,肥料会烧死种子,这种若即若离的关系,像极了人生处世哲学,太近了,彼此伤害,太远了,彼此陌生。时间久了,我对投放工作已是轻车熟路,左脚落地的瞬间投放,右脚落地的瞬间从夹在腰间的盆里取种子,几乎不怎么弯腰,种子便能准确地落在复合肥旁边。精准、快速地投放并不是没有代价,一行投放下来,才发现自己的脚踝已被麦茬划出一道道血痕,抬头看看我家那老黄牛不停甩动的尾巴,再低头看看自己受伤的脚踝以及安静地躺在脚边的玉米种子,第一次体验到耕作不易的滋味。

大约一个礼拜,投放的种子化成禾苗一一钻出土壤,在深灰色的土地上点缀着一排排整齐的青绿色禾苗,像列阵等待检阅战士。这时候,要陆续间苗了,把那些扎堆禾苗中弱小分子拔掉,让最强壮的禾苗充分吸收营养,茁壮成长。等到玉米有20公分高了,就需要夹玉米了,所谓夹玉米,一是施肥,二是培土,这期间的主要劳动力依然是耕牛,它拉着犁将行间的土翻到两侧的玉米旁边,之后,我们再用镢头对埂子和沟渠进行修整,将提前投放的尿素化肥完全掩埋。我家的老黄牛已是耕地老手,它在拉犁的过程中不啃食青苗,不踩踏青苗,不像有些新训出来的耕牛,边拉犁边低头啃食青苗,四只大脚还时不时将青苗踩倒。儿时看着大人们轻松地驾驭耕牛很是羡慕,等到自己驾驭时,才发现一点也不轻松,不论我怎么吆喝,那老黄牛就是不前进,只管自顾自地站在原地悠闲地甩尾嚼牙,好像专门和我这个新手作对,被我用鞭子抽疼后,它忽然启动,在我猝不及防间拉倒犁头,倒地的犁向前磨的过程中挂倒了不少青苗,弄得我满头大汗,最终狼狈不堪败下阵来。

玉米拔节时,除了营养之外,水分也必须跟上,我们村用水很紧张,小时候要从大山里引水浇地,按时计费,所以每家浇地用水计划得很仔细,既要让整地的玉米都能被浇到,又不能浇过头,多花水费。记得有一次浇地时,我在地尾看水,渠水到地尾还有20米时,就向地头的三姐喊话,让她往另一条渠切水,由于地尾地势稍高一些,且梯田地不时有田鼠洞漏水,结果那次浇地水都没流到头,地尾那近百颗玉米因为没有得到水的滋润,与整块地玉米的茂盛葱郁相比,明显矮小发黄,每天看到它们萎靡衰颓的样子,我都是惭愧万分。

要说乐趣,还是在玉米地拔草时最值得回忆。我们几个孩子们拎着篮子穿梭于一块又一块玉米地,除了将地里的狗尾草、苋菜、灰灰菜、马齿苋等一众杂草收归篮子外,还能摘些野梢瓜、酸枣、野莓、羊奶果等野果食用,运气好时,还能遇到野甜瓜、野西瓜等,有时还会发现野兔,它蹲在某个地方一动不动,当你快要踩着它时,它突然窜出吓人一跳,这时我们会喊叫着追赶,我们弓着腰在玉米地腰疯狂地奔跑,玉米叶子在衣服和脸上划过,发出唰唰的声响,像是急促的雨声。我们两条腿终究是赶不上四条腿的兔子,常常是无功而终。

吃嫩玉米是儿时最大的口福。看着玉米棒一天天地变大变粗,我们会时不时跑到地里,剥开青色的玉米壳,用指甲掐玉米粒,在乳白色的浆汁迸出的那一刻,我们知道有口福了。那段时间,我们会隔三差五掰几个棒子煮着吃,玉米棒在开水锅中翻滚,咕嘟作响,散发出诱人的香甜气息。煮熟的玉米入口的瞬间,香甜刺激着身体上的每一根神经,让人回味无穷。有时不过瘾,啃完棒子上的玉米粒后,还要把玉米芯嗦上半天,甚至有时还要喝点泛黄的煮玉米水。也有烤着吃的时候,把带着薄壳的玉米棒埋入灶膛未熄的柴火里,十多分钟后,浓郁的香气从灶膛内飘散出来,让人垂涎欲滴,迫不及待地从灶灰里拨出玉米棒,不等凉透,便边敲边吹边哈气,一层层剥掉烤焦的外壳,露出的玉米粒散发着热气和浓郁香味,勾引着我们肚里的馋虫,啃上一口,清脆甘甜的味道在口腔中扩散开来,让人陶醉其中,无法自拔。再成熟一些,我们就剥下玉米粒炒着吃,看着锅中的一粒粒玉米在锅铲推动下翩翩起舞,并逐渐变黄变干,弥漫的香味已经让锅边的我们垂涎三尺,急不可耐,玉米粒入口的那一刻感觉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收玉米是体力活,有先将玉米杆挖倒再掰棒子的,也有先掰掉棒子再挖秸秆的,掰棒子也有一定的技术,要用一只手将棒子根部和玉米杆一同握住,另一只手按住玉米棒头部快速下压,玉米棒便能迅速脱离玉米杆,不带长长的把子,也能把棒子最外层的壳留在了玉米杆上,几分地的棒子掰下来,握玉米杆的那只手的大拇指已被棒子挤压的通红通红,疼痛钻心。为了方便种麦时犁地,玉米杆要连根挖起,这对手劲也是不小的考验,挖玉米杆用短把的小镢头,上初中时的我挖两三下才能挖倒一根玉米杆,看着被自己干倒的玉米杆整齐地躺在地里,我扔掉小镢头,甩甩酸痛的手腕,一屁股坐在玉米杆上,随手折断一根细嫩的外皮发青的玉米杆,放进嘴里一边扯皮,一边咀嚼起来,香甜的汁液慢慢流入喉咙,劳累疲惫便渐渐散去。

玉米棒收回家,要第一时间通风晾晒,扯壳挂晾便成了种麦间隙的又一项任务。晚饭后,家里的妇孺孩童便围在玉米堆前,一颗一颗地扯壳,在撕掉一绺绺玉米缨之后,手巧的母亲把玉米棒拢在一起,每四颗、六颗或者八颗为一串,它们的壳像辫子一样被挽在一起,家里男劳力的主要任务是挂这一串串的玉米棒,房檐的椽子上、树干及粗树枝上都挂满了玉米棒,远远看去像是一排排整齐的灯笼,闪耀着金黄色的光芒。被扯掉辫子的精玉米棒,则被装散在临时搭建的玉米仓里,玉米仓的建材取自玉米秸秆,玉米秸秆一横一竖在四根立柱之间层层叠加,形成一个无须绳线捆绑的镂空仓,玉米棒散乱地躺在仓内,和煦的阳光和自由的风通过秸秆之间的缝隙窜入仓内,带走了玉米棒身上的水分。一家家院内外竖起的玉米仓像一个个袒胸露腹的巨人,它用鼓鼓的大肚子述说着丰收的好年景。

剥玉米是农闲时的活,我气管里的半粒玉米就是在这个时候吃进去的。早几年是用锥子和穿子,父亲固定好穿子,一手握着穿子头,另一手握着玉米棒的屁股从穿子的凹槽推下,玉米粒碰到凹槽中凸起的铁钉后,噼里啪啦地脱落,玉米棒每推一下便旋转一下,不一会儿,玉米棒上紧密排列的玉米粒,便被均匀地擦掉了好几行,露出一行行暗红色的玉米芯,玉米棒上剩余的玉米粒保持间距,整齐排列,像走分列式的队伍。母亲用锥子在玉米棒上一道道地刻着凹槽,效率明显没有穿子快。家里的其他成员都围在大蒲篮周围,人手一个玉米芯,对父亲和母亲加工过的玉米棒进行最后的清理,玉米粒在和玉米芯的摩擦中纷纷脱落,浑圆壮实的玉米芯在经历一次次的摩擦后,逐渐榻软松散下来,像霜打的茄子没有了精气神,脱落的暗红色细屑像雪花一样满屋子飘扬。偶尔也徒手剥玉米,只是时间不久,手掌根部便发烫疼痛,无法再坚持下去。后来有了绞盘,基本就不用锥子和穿子了,把玉米棒往绞盘的洞里一塞,绞动绞盘的把手,只需一两秒的时间,便完成了锥子和穿子几分钟的工作,也无需多大力气,只是最后的清理还需在玉米芯的协助下手工完成。

童年是最美好的,记忆是最长情的。如今玉米从下种到收获各环节都已实现机械化,已不同于往昔,但我脑海中挥之不去的却仍是儿时与玉米打交道的点点滴滴,那不仅是我的记忆,也是对庄稼人辛勤劳作的记忆。

图像

【作者简介】杨志强,笔名:昆仑散客。有散文诗歌发表于《人民军队报》《三秦都市报》《西安日报》《西安晚报》《散文之声》《炎黄文学》等报刊杂志及网络平台。

图像

童年是最美好的,记忆是最长情的。儿时与玉米打交道的点点滴滴,那不仅是我的记忆,也是对庄稼人辛勤劳作的记忆。

[责任编辑:房家明]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