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时33分地震发生。四川省应急管理厅指挥中心立即视频连线调度泸州市、泸县及周边市(州)区县。
2小时内,四川省启动二级响应,多支应急救援力量集结出发,奔赴灾区。
当天,四川省抗震救灾现场联合指挥部成立,指导开展抢险救援各项工作。
……
这是今年9月16日泸州泸县地震时的四川应急速度——有条不紊,调度有序,协同作战。
“如果说这次地震是一次‘实战演练’,那么四川应急系统的应急救援机制是完全经受住了考验。”9月16日前来支援的重庆市应急管理局一带队领导如此“评价”。
于四川而言,彼时的四川正面临着秋雨防汛和地震救援的“双重压力”,如何下好这盘“大棋局”?岁末之际,记者还原2021年的一些印记,从三个维度,探索其背后的故事。
维度一
打好“战役”,“防”字如何首当其中?
“今年,四川将进一步加强应急抢险救援能力建设,立足最不利情况,做最充分准备,为履行核心职能提供坚实保障。”年初之时的全省应急管理工作会,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党委如此安排部署。
灾种多,易频发,是自然灾害的“四川特色”。如何打好应急管理“战役”,“防”字首当其冲。
为此,四川做了哪些工作呢?四川省应急管理厅有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四川在自然灾害易发区选取典型重点城镇和隐患点,开展灾害风险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制定重特大自然灾害专项应急救援行动方案,做好“一城一案”“一点一案”试点工作,突出预案编制的实效性,以“清单化、流程化、实战化”为要求开展预案编制。
此外,据该负责人介绍,四川针对县一级作为救援指挥初期响应主体的要求,已经编制完善了县域层面初期响应预案,模拟建立数字模型、电子沙盘,提升县一级关键初期的救援指挥能力。
此外,今年,四川省应急管理厅主动与气象、水利、自然资源、林草、地震等部门合作,针对汛期、防火期等重要时段,成立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项办公室专班、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工作专班等,加强灾害综合风险分析研判,围绕重点地区和重大地质灾害隐患开展应急能力评估,开展重点城镇洪涝灾害风险分析及应急救援辅助决策示范工程建设,全面提高基层抵御重大灾害的能力。
维度二
闻“汛”而动,筑牢“生命之堤”
“根据雨情形势分析,马边县站点小时雨量较大,现在有没有险情?马边县实时降雨是什么情况?”
“一定要实行一岛一策!”
“要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工作必须做在前面。”
今年汛期,立足于“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四川全力做好防汛救灾工作,通过“密集型”会商研判、调度,狠抓河心洲岛这一防汛工作重点关注部位,各地广泛开展实战演练,救援力量直奔抗洪抢险“第一线”,筑起一道守护人民生命财产的“生命之堤”。
“乐山、乐山,丁字岛监测情况如何?”
“暴雨蓝色预警,请成都市要采取防汛措施!”
“成都收到!”
入汛以来,像这样暴雨预警后的防汛工作视频调度会,时常在四川省应急管理厅指挥大厅进行。
进入汛期后,四川省应急管理厅组建省防办工作专班,多渠道获取预警预报、重要设施、重点对象等信息数据,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会商研判和指挥决策能力。每日会商研判后,及时将研判成果推送相关市(州)防办和救援队伍,调度提示做好准备。截至10月8日,省防指和省防办共组织会商调度会议35次。
河心洲岛是防汛工作重点关注部位。今年汛期,全省各地按照省防指部署和要求,抓紧开展河心洲岛情况核实摸排、洪水风险分析评估、防汛预案编制完善、安全避险场所建设、物资力量配备等工作。全省175个河心洲岛落实“一岛一策”防范应对措施,101个有人居住洲岛均具备安全避险场所设施。
在迎战一轮又一轮暴雨期间,一群“追雨人”的背影熠熠生辉——他们是省防办从四川省应急管理厅等单位抽调人员,组成的多个工作组,他们追赶着暴雨的脚步,在全省各地奔波。雨来,他们来;雨不走,他们不走。“督促、督促再督促,落实、落实再落实”是他们跟暴雨和洪灾“决斗”的宣言。入汛以来,在省防指和省地灾指派出21个督查组基础上,省防办累计增派10轮36个工作组,带队厅级领导24人次。“追雨人”的足迹遍布全省21个市州,哪里有汛情,哪里就有他们。
8月7日,四川东北部遭遇连续暴雨,那群“追雨人”紧急赶赴达州,到渠县、大竹等雨情集中地区督促当地严格落实县包镇、镇包村、村包组、干部包户责任制。
“预警信息有没有发送到位?应急预案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救灾物资前置准备什么时候到位?”一到渠县,工作组就发出“三问”,帮助地方找问题、堵漏洞。
8月8日零点,三板镇开始降雨,暴雨如注,平均降雨量达到381.5毫米。由于场镇地势较低,穿镇而过的河道狭窄,很快场镇就出现了积水,其中积水最低处超过1.5米,最高处达到5米左右。
危急时刻,在省防办工作组会同当地有关部门的指导下,三板镇镇政府按照预案下达转移指令,镇村干部各类责任人和网格员通过手摇报警器、铜锣等进行预警,组织群众按预定路线有序转移。夜里一点三十分钟,1208名群众全部安全转移,无人员伤亡。
截至10月8日,四川洪涝和地质灾害共造成649.7万人受灾,紧急避险转移73.7万人,紧急转移安置49.6万人。四川各地各部门闻“汛”而动、全力奋战,切实筑牢了维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大堤”。
维度三
生命保卫战
诠释何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雨城区应急指挥中心吗?我是雨城区灾情速报员王文辉,我所在的位置是大兴街道前进村,周边发现有大量房屋倒塌和人员被埋,现在电力、网络已经中断,通往村外的道路损毁,情况紧急……”
5月14日5时25分,一场7.5级地震模拟演练在雅安市雨城区大兴街道拉开序幕。
这场由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抗震救灾演习,规格空前。在力量开进方面,针对断路、断电、断网极端环境条件,利用直升机、民航客机向震中成建制模块化紧急空投空降兵力装备,军队和社会应急力量紧急实施道路抢修保通、架设水面浮桥,打通救援通道;在应急通信方面,现场构建通信卫星、翼龙无人机空中中继、散射通信、地面卫星便携站“空天地一体”应急通信系统,实现震区救援救灾全地域全时段应急通信畅通;在灾情侦查方面,应用卫星遥感技术、大中型无人机空中勘察技术等,实时获取受灾重点区域、山体崩塌、堰塞湖等灾情,为指挥部动员和部署抗震救灾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所有应急救援体系的建立和演练的举行,都是为了能够在与灾难对抗中与时间赛跑,从而打赢这场生命的保卫战。在今年“9·16”泸县地震中,四川应急交出了一份令群众满意的应急救援答卷。
“慢一点,慢一点,注意脚下安全。”9月16日下午,袁钱林一边抬着担架,一边提醒身边队员留心脚下的村道。他们正将一位76岁、身体瘫痪的村民,从家中往四川省泸县福集镇万宝村党群中心临时安置点转移。
袁钱林是泸州市综合应急救援支队直属中队长。地震发生时,他正在支队值班。接到救援指令后,他带领11名队员,组成救援小队赶往震中,成为地震发生50分钟内,较早抵达震中现场福集镇的救援力量。
当时的福集镇下着大雨,沿街店面砖块塌落,部分电线杆倾倒,电缆、杂物遍地……
救援小队立即投入救援,利用搜救犬和救援设备,在房屋损毁严重的区域分楼栋、村社展开拉网式搜救排查,搜救遇险人员。
救援队员在大桥村五社发现一位受伤的独居老人,立即对其进行简单包扎,将老人背出垮塌房间,送至急救医疗点。
“立即赶往团仓村,那里有房屋垮塌,人员被困。”接到新的指令,袁钱林带队奔往团仓村,以背抱扶等方式救出4名被困遇险老人。
在救援途中,救援队员遇到一位老人求助。原来老人独自在家,家里房屋受损严重,他多年卖鸡蛋结余的现金遗留在房屋吊脚楼里,拿不出来。救援队员立即前往老人家中,为他找出了那沓钱。老人握着队员的手,一再道谢。
在福集镇万宝村救援安置点,刚入队不久的新队员何瀚文帮助受灾群众将生活用品搬到帐篷里,还递上一杯热水,知寒问暖寒暄开来。
一对头发花白的村民夫妇激动地握着救援队员的手说道:“太感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帮忙,今晚上我们还不晓得在那里睡。”
“不用谢,有什么需要,随时和我们联系。”何瀚文回应到。
结束一天的救援工作,疲劳的救援队员们把帐篷让给灾区群众,就地靠墙休息。
“同志们,吃饭了。”两位志愿者提着盒饭来到队员休息区,见救援队员疲惫地躺在地上,两位志愿者轻轻将食物和水放在地上,不忍心打扰队员休息。
“他们太辛苦了,从早上6点到现在,连续搜救14个小时,向他们致敬!”泸县福集镇龙桥社区一志愿者说。
据四川省应急管理厅指挥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在9月16日泸州泸县6.0级地震当中,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启动地震灾害二级应急响应,迅速调集武警、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省级救援队伍、安全生产专业救援队伍、民兵等专业救援力量7400余人全力抗震救灾。按照“逐户核实、不漏一户、人人见面”要求,全覆盖开展搜救排查,成功营救被困群众26人,紧急转移76548人、紧急转移安置14400人,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人在比什么都强,团圆就是最大的幸福。”在福集镇团仓村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39岁的福集镇人黄先艳说。(来源:四川应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