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部委密集调研 下半年政策脉络渐明
2019年已近过半,宏观经济形势研判进入年中窗口期。《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近日,国家发改委等部委以及多个省份密集启动调研,分析当前形势、把脉年中经济,为下半年的政策举措做准备。专家指出,下半年政策脉络渐明,逆周期调节将再发力,财政货币“组合拳”更多举措落地可期。
6月14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在辽宁大连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经济形势座谈会,围绕上半年经济形势的特点与走势、面临的主要矛盾问题和下一步有关政策建议,与天津市、辽宁省、上海市、江苏省、安徽省、江西省、山东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陕西省等十个省(区、市)发改委相关负责同志进行了深入交流。
国家发改委相关业务司局也开始启动上半年经济形势调研。6月12日至15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组组长、国家发改委开放司负责人带队赴青海省、四川省开展专题调研。期间召开座谈会听取地方有关部门、企业和专家对今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地方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情况介绍和相关意见建议。
多个省份也在近期启动调研或召开座谈会,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督促上半年重要目标完成,同时为下半年经济工作划出重点。广西相关部门日前就经济稳增长等方面开展检查指导,听取企业意见建议。陕西发改委召开专题会,研究安排稳增长工作部署,要求深入研判全省经济运行态势,聚焦突出问题提出有效应对举措。湖北省相关部门还对上半年的重大投资项目、营商环境改善、减税降费举措落地等进行督查,倒排工期、快马加鞭,确保半年度目标达成。
专家指出,今年以来,宏观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一季度GDP为6.4%,明显好于市场预期。目前二季度经济数据尚未出炉,但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前5月主要经济指标看,宏观经济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特别是制造业投资逐渐回暖、社会消费品零售明显反弹、出口保持较快增长等成绩亮眼,我国内外需仍在持续扩大。“从下阶段来看,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向好,有非常好的支撑。”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说,不过,当前,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有所增加,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还需巩固。
5月29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八次会议提出,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突出统筹兼顾、综合平衡,注重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短期和长期、国内和国际的关系,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健全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会议还审议通过了《关于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的指导意见》。
多位专家表示,下半年宏观经济政策逆周期调节将再发力,也会更协调,财政货币“组合拳”或有更多举措落地。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表示,今年一季度经济实现了“开门红”,但受内外部环境影响,二季度包括工业企业利润等在内的一些经济指标出现放缓趋势,经济仍面临回落压力。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政策已经开始调整,比如加大对中小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出台专项债新规等。
“预计下半年仍将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进一步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的同时,通过积极财政政策拉动经济增长,在预算约束范围内提高专项债使用效率。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不变,确保流动性合理充裕,在总量保持稳定的同时,加大结构调节力度。”徐洪才说,下半年还将充分发挥投资在稳增长中的关键作用,通过改革创新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调动民间投资和外商投资积极性。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志刚认为,今年宏观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积极的财政政策发挥了作用,无论是大规模减税降费、加大支出力度、还是日前出台的专项债新政,都是财政发挥逆周期作用,有效对冲经济下行的压力。展望下半年,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将更好地结合,积极财政继续加力提效,稳健货币则注重结构性微调,适当增加市场流动性、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在王志刚看来,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转向创新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需要持之以恒地推动,因此打造良好营商环境、加大对科研和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打造强劲增长动力,也将成为下一步的重点。
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林致远表示,随着去年年底以来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和一季度GDP增速的阶段性企稳,市场对下半年经济的温和复苏有一定的期待。“近期加大了财政支持力度,如允许将专项债券作为部分重大项目资本金,并且鼓励金融机构以市场化融资方式进行配套等举措。未来可能通过扩容专项债、加大政策性贷款等方式支持经济,受此影响,预计下半年基建投资将持续反弹,对经济增长构成重要支撑。”(记者 孙韶华 班娟娟 实习生 马晓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