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门户网

湖南省苗学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2023年学术研讨会在吉首召开

2024-01-07 07:53:26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中国基层网1月6日讯(通讯员 王安伯 王祥辉 杨昌鑫)1月5日,湖南省苗学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2023年学术研讨会在吉首市煜龙国际大酒店隆重召开。来自城步、麻阳、靖州、花垣、凤凰、绥宁、保靖等县苗学会和湘潭大学、中南大学、湘大机械工程院、湖南农大、湖南工业大学、吉首大学、怀化学院的专家、学者以及湘西州人民政府、怀化市人民政府、邵阳市人民政府、广州南方歌舞团的特邀嘉宾近200人参加了会议。

07551599394670578_92.png

图为湖南省苗学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会场一角。麻美垠 摄

1月5日上午,湖南省苗学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在高昂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了帷幕。会议听取并审议通过了《湖南省苗学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工作报告》、《湖南省苗学学会第五届理事会财务收支说明》和《关于<湖南省苗学学会章程>的修改说明》。会议选举产生了湖南省苗学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吉首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国家二级教授罗康隆继任会长,田定湘、麻美垠、龙春莲、张斌、黄小用、谭金辉、石云臻 、杨成胜、龙安成、王安伯当选为副会长,麻美垠当选为秘书长。

07555311102377434_92.png

图为湖南省第六届苗学学会会长罗康隆在会上作工作报告。吴扬勋 摄

湖南苗学会会长罗康隆在报告中指出:2016年12月学会第五届全体会员代表大会召开以来,迄今已是7年有余,这7年来,学会成员在各自岗位和领域里,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各县市(州)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认真履职。会员与各级党委、政府、群众风雨同舟,攻坚克难,共同谱写湖湘社会经济发展、历史文化传承、地区交流交往交融的华丽篇章。罗康隆指出;“成绩属于过去,创新奋进才更属于未来。我们将以满腔的热忱继续我们的苗学研究、传承、创作与发展。藉此我们呼吁,民族、文化、旅游、社科部门看到学会服务社会各层面的软实力,积极协调,帮助营造更好的学术科研环境,有望学会为湖南省各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07562539993959891_92.png

湖南省苗学学会2023年度苗学学术分组研讨会分会场。谢玉兰 摄

换届选举工作结束后,湖南省苗学学会第六届主席团宣读了《湖南省苗学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给老同志的致敬信》并给名誉会长、顾问、副秘书长颁发了聘请证书。罗康隆在给老同志的致敬信中表达对老同志最深切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他说:“各位老同志为湖南省苗学学会打下的坚实基础,在学会创立初期,是你们以高瞻远瞩的眼光和坚定的信念,确立了学会的宗旨和发展方向。你们凭借丰富的学识和经验,为学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支持。可以说,没有你们的奠基之功,就没有今天学会的兴旺景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乘持团结、奋进、创新、务实的工作理念,恪尽职守勤勉工作,努力推动湖南省人文社科事业繁荣发展,继续依靠各位老同志的智慧和力量,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投入到学会工作中去,为湖南省苗学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07570439919832424_92.png

城步苗族自治县老科协会长、苗学会副会长曹正城(左一)在会上作研讨发言吴进学 摄

当天下午,湖南省苗学学会按照会议安排在煜龙宾馆分组主持召开了2023年度苗学学术研讨会,研讨会以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促进湖湘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为湖南各民族团结进步作出学会的贡献为主题,以交流主题汇报和交流发言的形式进行,研讨内容分别为:“论湖南少数民族三交(交往、交流、交融)史、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新时代湖南少数民族社会发展和传统文化与湖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意义”等四个主题组以及2023年学会所取的研究和活动成果,讨论规划2024年学会的学术研究方向。研讨会上,各组会员发言踊跃,气氛热烈,来自城步的会员代表罗世毅、杨昌鑫等还在现场进行了庆鼓堂演唱和木叶吹歌表演,通过座谈交流,促进了各地苗学会的交往交流和健康发展。闭幕式上,各组分别汇报了学术研讨情况,省苗学学会领导就学会未来学术发展颁发了学会研学基地匾额。

07590183985672902_92.png

湖南省苗学学会领导为2023年度苗学研学基地获得者授牌。杨凯焱摄

湖南省第六届苗学会继任会长罗康隆在闭幕式上对2023年全省苗学工作进行总结并部署了今后的工作。他要求各县市苗学会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凝心聚力探索新路径。他指出:“湖南省苗学学会是一个汇聚了省内外社会学学者、苗学学者及苗学爱好者、传统文化、传统民俗、非遗传承人等为一体的学术团体,会员们来自不同的学术背景、学术文化、地域和民族,其交流与合作对于学会的发展至关重要”。未来,我们将凝心聚力为学会发展探索新路径。一是通过资源共享,拓展社会服务领域。二是通过“借船出海”,促进交流交往交融。三是通过身体力行,做好文化保护传承。四是通过沟通交流,提高学会之间协同能力。苗学会要按照学会工作需要,结合学会人员机构特点,加强学会自身建设,加强各县市学会间的沟通交流,提升会员参与度和凝聚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协同能力;建立健全学会财务管理与信息化建设,提高学会的运作效率和管理水平;要就“研产学实践基地”特色进行综合性文化研究,形成研究报告及论文论著等,作为学会年度学术研讨交流材料,并呈送品牌基地及当地党委政府及业务主管部门;为促进文化之间“交流交往交融”,以县市学会为单位,积极开展省市间的民族民间文化交流活动;为提升学会成员的学术研究能力,学会秘书处积极筹划不定期的学术交流和培训,从多个方面积极探索和发挥学会的作用,为学术繁荣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责任编辑:袁通杰]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