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中央政法委召开第二次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交流会,淮安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赵洪权代表淮安作了题为《创新社会协同机制 市域社会治理共治力更广》的大会交流发言。此次交流会上5个地市大会发言、8个地市书面交流,淮安是两次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交流会召开以来全省唯一参加会议交流的地市。
公众安全感指数跃居全省第二,法治建设满意度迈入全省前三,网格规范达标率、政法队伍满意度等核心指标位居全省前列……这份鲜亮的成绩单背后是淮安主动顺应时代发展新趋势、人民群众对平安法治新需求所创新探索实践的一系列“硬核举措”。
自全国部署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建设以来,淮安充分发挥市域社会治理体制优势,牢固树立“社会治理共同体”理念,深入实施社会化推进、市场化运作、全民化参与“三化协同”工程,构筑起具有时代特征、善治规律、淮安特色的“共治同心圆”。
“三社联动”社会化推进 共治基础更坚实
“物业与业主关系紧张,社区干部充当‘和事佬’,两头跑两头劝,但问题还是没解决”,说起过去物业服务水平,淮阴区北桥社区城中花园居民牢骚满腹。去年以来,北桥社区创新推行“党建+网格”管理模式,组建以“党组织负责人、网格长、网格员、志愿者”为主体的工作专班,构建覆盖治理全域、网格要素齐全的“十”字结信息收集体系,全员参与处理小区的急难事。“现在问题上报后,通过民主协商确定是否实施,全程有党组织、网格员跟踪监督,办事效率和质量越来越高。”谈起现在的社区,刘老汉赞不绝口。
淮安深刻把握“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联动互促的内在关系,推动社会力量成为市域社会治理的重要支撑。抓牢社区治理“固基本”。深入践行中央“社会治理重点在社区”的指示,全面推进社区“三好建设”,把“能干的好人”选上来,把“实用的好阵地”建起来,让“管用的好机制”转起来,全市和谐社区建设合格率达92%。做实社会组织“优结构”。完善社会组织孵化培育体系,万人社会组织数达到13.2个。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创投等渠道引导全市3402家社会组织承接783项社会治理项目,困难人群心理关爱等项目惠及群众达17.4万余人。建优社工队伍“增动能”。在全省率先出台加强社工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意见,万人社工比例位居苏北第一。以问题青少年帮扶、司法矫正和文明创建“5+1”治理服务行动为重点,有效化解矛盾纠纷8327件。
“三线聚合” 市场化运作 共治动能更强大
走进淮安区张巨坤调解室,专职调解员老张正在通过“四频一网”视频终端与社区调解员共同调解一起纠纷,商讨解决方案。从“面对面”到“屏对屏”,群众自主选择调解员的同时,大幅度提高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化解效率。这是淮安以市场化运作打造的“四频一网”平台化解矛盾的一个实例。近年来,淮安市委政法委以“企业投资建设、政府购买服务”模式,在全省率先推动“四频一网”建设,有效集聚各相关部门力量资源,形成整体联动工作格局,最终建成了一个集市县乡村四级视频会议、视频监控、视频接访、视频调解实时互联互通信息一体化共用共享平台。
淮安注重发挥市场主体的技术优势、资本优势和机制优势,充分调动企业资源打好“合作治理”的组合拳。强化企业负责,守牢安全底线。全面推动全市物流园企业更新危爆品检测设备、监控云平台,确保收寄验视、实名收寄、过机安检“三个100%”,精准推动全市物管企业在重点小区建设远程测温高清探头及识别系统,筑牢阻断疫情的“关键防线”。深化资本运营,抓实智治标线。用好资本建设的杠杆撬动效应,采用“企业建设、购买服务”方式,实现“小投入”也有“大产出”。由市保安公司建设居民小区视频监控联网系统,在“零前期投入”下实现全市578个小区“建管运维”一体化。优化市场反哺,勇攀惠民高线。在全省率先实施社会治安综合保险,建立人民调解与保险赔付衔接机制,有效化解医患纠纷,调解满意率、履行率均达100%。
“三度齐升”全民化参与 共治格局更优化
在座的大爷大妈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套路贷’吗?”“路边电线杆上贴着低利率借款小广告的纸条仔细看过没有?上过当吗?” “守护花开”淮安市巾帼律师公益联盟创始人潘虹抛出的一连串问题,引得清江浦区京北社区的老百姓兴味盎然,侧耳倾听。“守护花开”巾帼律师公益联盟是由淮安市173名女律师共同发起的社会组织和公益团体。截至目前,巾帼律师们已开展公益普法讲座500余场,受益群众6万余人。
淮安秉持“始于需求、终于满意”的原则,真正让市域社会治理成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共同事业。群团助推提升联动度。建立全市群团助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协调机制,常态化实行五联并进,打造了“守护花开”巾帼律师公益联盟、“红石榴家园”少数民族群众服务平台等17个共治平台阵地。广聚合力提升参与度。组建以“雪亮淮安”为平台的平安志愿者,以五老红袖标等为代表的治安热心人,以“三官一律”为主体的网格指导员,以见义勇为者为支撑的“淮上义士”和以网络大V为核心的社会网评员等5支队伍,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率位居全省前列。民意为尺提升满意度。通过新媒体设立全领域群众意见反馈“绿色通道”,常态化征集社会治理“金点子”,创新实施“小区议事厅”等民事民议做法。全省首家出台在重大决策中强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意见,明确群众评议“一票否决”的作用,已否决或暂缓实施重大项目决策147个。
通讯员:王瑶、马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