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康熙年间,南墙边是张英的府邸,北墙边是地方望族吴氏的宅第,两家为宅基地发生争讼,后因张英在家书中的题诗而互让三尺:“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这便形成了我们今日所见到的——有一条东西走向,长100余米、宽2米的——“六尺巷”
现如今,“六尺巷”精神中所包含的“礼让”、“谦逊”等精神内核,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具体体现。它所包含的谦逊礼让、和谐包容、廉洁奉公等核心价值观,在当今时代,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万宗要案,起于鸡毛蒜皮;谦逊礼让,矛盾迎刃而解。时任礼部尚书的张英在写给子孙的家训《聪训斋语》中有一段话:“余曾署刑部事五十日,见天下大讼大狱多从极小事起”。原来,当年张英在案卷中发现了一个重要的规律:天下许多大案要案,起因不过是芝麻蒜皮的小事情。当今社会情况复杂多变,竞争激烈,诸多矛盾和冲突难以避免。将“六尺巷”精神众所提倡的谦逊礼让作为化解矛盾的有效方式,可以帮助人们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争议,化解矛盾,从而达成和解,巧妙运用“六尺巷”精神,化解社会各类矛盾,解决各种民生问题,让社会更加和谐。
传承文化,增强民族自信;以和为贵,傲立民族之林。“六尺巷”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在新时代的发展过程中,在不断弘扬“六尺巷”的精神之下,民族素养、自豪感、认同感和凝聚力都会有显著提升。于此同时,“六尺巷”的文化精神内核正是一个对外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也是我国在国际交往中坚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的体现。中国对外政策中的“和”与“让”理念,让中国在新时代的浪潮中,能够更好的展现开放包容的姿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国际争端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当今时代,“六尺巷”精神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当今世界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所倡导的价值观和智慧对于促进社会和谐、提升治理水平、增强文化自信等方面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构建现代社会更是具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文化价值。(于松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