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也是群众翘首以盼的公共服务创新平台,通过夯实党建引领的社会治理基础体系,促进基层社会治理以群众感知为主体,向更加现代化的社会治理目标奋进。
强化党建作用,夯实组织体系。党建引领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方向,意味着通过加强党的建设来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优化和提升。加强党的领导是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的核心,同时能够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整合各方面资源,形成合力,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全面发展。鼓励基层探索创新,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社会治理模式,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多样化和特色化。党建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实践。我们要以开放的视野和创新的思维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工作不断向前发展。通过总结经验、分析问题、研究对策,不断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我们还要注重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党建与业务融合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让党建工作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做好城市治理,保障民意渠道顺畅。城市治理需要“善治”,即运用法治化技术手段,为城市更新提供法治化保障,数字化城管管理平台是城市治理有力抓手,一是对交办的问题能行之有效、快速高效完成反馈工作,有利于在全域全面开展问题线索排查整治。二是能拓展多场景应用,立足现实需求,有利于有序整合城市规划多方面数据信息,为丛台全域绿色低碳转型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现代法治科学技术的运用,提高了城市运转效率,增加了文明城市智慧成色;城市治理需要“大美”,要抓住治理末梢,下好功夫。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通过老旧小区改造、背街小巷环境整治、低端市场整治改造、打通断头路,说明城市治理需要从细处着手,打通城市堵点,要做细、做精、做巧,让群众切实感到幸福感、归属感、安全感。城市治理需要“乐居”,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需要人民。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做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及时有效的获取群众对于基层治理的意见及建议是对基础工作的最低要求,注重共商共建共享,拓宽参与渠道,使众多百姓积极参与进来,真正做到城市的发展需要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站稳基层,做好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基层是党和政府联系、基层干部服务的对象是群众,在推进基层党建、人居环境、社区治理等工作中,要时时处处贯彻党的宗旨,宣传党的政策,让党的旗帜在群众心中高高飘扬,让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够在基层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要增强穿针引线本领,用足政策、整合资源,使基层党组织闻令而动、党员干部身先士卒、人民群众一呼百应。基层工作千头万绪,繁杂琐碎,要想抓好基层治理,提升群众满意度,基层干部必须带头全身心投入到老小区改造、公共服务、人居环境整理等基础工作中去,通过服务群众,不断提高自身处理基层问题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稳扎稳打、真正与人民群众团结一心,才能最大限度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汇聚起新时代昂扬奋进的洪流。基层治理是东家长西家短的鸡毛蒜皮,要始终如一保持用力用心的服务,激发群众参与到各项事务的积极性,提高治理效率和质量。注重细节,确保治理工作的全面覆盖和精准实施。同时,我们还需要注重数据分析和预测,通过数字化技术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数字化技术能够提高治理的效率和质量。在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和数字化系统的前提下实现数据共享和信息交流,提高治理的协同性和精准性。还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实现对社区的实时监控和智能化管理,提高治理的效率和质量。(赵家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