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科学动物园》为何能闯出一片新天地
一直以来,以说教为特征的科普类电视节目似乎很难获得观众的青睐,收视率总是不如人意。为了提高观众的收视兴趣,一些电视科普类节目极尽哗众取宠之能,结果却办得或浮躁粗浅、华而不实,或毫无章法、故弄玄虚,反而让观众更加反感。
2019年10月,《科学动物园》节目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科教频道开播,激起观众浓郁的科学兴趣,引发如潮好评,有不少观众评论,“在节目中学到了很多动物知识,感觉突然被打开了一扇思维之门”“主题紧扣新知,达人演讲很精彩,期待下一期”“激发了沉睡已久的想象力,让大自然来到我们身边,真是00后心中的‘白月光’”……在当前电视科普节目不太受关注的情况下,《科学动物园》为何能闯出一片新天地?它的热播给电视科普节目的创新带来哪些启示?
科学是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和有趣的实验
“目前国内动物类节目以《自然传奇》《动物世界》《人与自然》等纪录片为主,且大部分由国外引进,我特别希望能够做一档原创的传播科学知识的动物类科普节目。”谈到创办《科学动物园》的初衷,制片人杜娟娟表示。
区别于以往以说教为特征的电视科普节目,《科学动物园》注重挖掘科学的趣味性和可视性,因此从内容和形态上都呈现出强烈的创新气质。
比如高铁子弹头的设计灵感来源于翠鸟;模仿白蚁巢穴,建筑师造出了不需要空调设备的大楼……该节目以主题化叙事方式和大型演播室形态,每期邀请三位神奇动物推介人,聚焦生机盎然的动物世界,讲述动物独特的进化故事和生存本领,并将动物世界与人类社会生活、科技进步相关联,从而倡导保护动物、维护地球生物多样性和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
国广市场调查公司首席研究员靳智伟认为,“以动物推介人的方式讲述动物与人类仿生学的故事,强化了科学的实证性与细节体验感、代入感,使得科学不再是冰冷的数据和枯燥的定律,而是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和有趣的实验,瞬间拉近了动物与人类、科学与生活之间的距离”。如在讲到“吸血蝙蝠是动物界的大胃王”这个知识点时,动物推介人并没有用抽象的数字去解释吸血蝙蝠的进食量,而是通过“我的体重是120斤,如果换算成吸血蝙蝠的进食量,一晚上得吃60斤的饭”,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吸血蝙蝠巨大的进食量,从而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节目的设计思路和切入点很好。科学本身是晦涩难弄的,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很难理解,但动物科普属于博物学范畴,公众渴望了解动物,也渴望了解自身,这种天然的属性使得节目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国家动物博物馆科普策划总监、《科学动物园》常驻嘉宾张劲硕博士表示。
科学传播贵在帮助受众重构崭新的思维
“看《科学动物园》,您能掌握闻所未闻的动物新知,了解动物颠覆常识的神奇技能,看到酷炫至极的科学实验,听到感人至深的情感故事。”这是栏目组为《科学动物园》设计的宣传口号。
在业内专家看来,通过权威动物学专家和神奇动物推介人的现场介绍与相互证实、证伪,用科学新发现颠覆社会的传统经验,破解观众的科学误解,构成了该节目的一大亮点,有效发挥出科普节目的重要传播价值。
“对于受众存在的科学知识灰色地带,节目作出了肯定而鲜明的回复或纠正,而揭晓科学认知的过程,则是以饶有趣味的叙事结构来完成。例如,‘蝙蝠是哺乳动物不是鸟类’‘雷达并非根据蝙蝠的生理特性而发明’等认知,就具有析疑匡谬、以正视听的意义。”靳智伟认为,这种“知识反转”彻底颠覆了旧有错误认知,帮助受众重新建构起崭新的科学思维,真正做到了用创新的方式传播、普及科学知识。
值得一提的是,《科学动物园》还引入竞争手法,如果推介人分享的动物新知获得足够高的分值,达到观众和权威专家的“新知度”评判标准,还将被收录在节目的衍生产品——科普书籍《动物新知图鉴》中。“这一创意设计,有效吸引了观众的眼球,让节目既有锐度又有温度——更重要的是,在科普知识载入图鉴这一庄严时刻,让受众感受到科学的荣耀,获得精神的升华。”张劲硕分析道。
除了知识和创造,科学更是精神和情怀
在《科学动物园》之《动物求偶秘笈》这期节目中,野生动物摄影师李明学带来的动物新知是同时拥有男神颜值、绅士气质和炫酷舞技的阿法六线风鸟;天津自然博物馆馆员李浩林带来的是利用洋流建造豪华婚房的建筑大师白斑河豚;鸟类生态学博士胡运彪带来的则是求偶时既看重颜值也看重高学历的虎皮鹦鹉……这些动物推介人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热爱动物,善于观察与思考。
“科学需要大胆的批判精神和严谨的求证过程,然而孩子们往往会被灌输很多书本知识,很少有时间、有机会去思考这些知识究竟是怎么得来的,它们到底是对还是错。不少科普节目也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对受众进行单向传输,没有逻辑思维与实验探究的过程。”谈到当前科学教育和普及存在的弊端,张劲硕指出。
云南大理的蝴蝶泉曾因电影《五朵金花》的热播而闻名于世,但不知从何时开始,人们很难在那里看到蝴蝶翩跹的美景。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的一位专家用16年时间钻研蝴蝶,最终让蝴蝶听话地回到蝴蝶泉。这件事至今令杜娟娟难忘:“他为什么能够掌握控制蝴蝶行为的诀窍呢?我想,他一定很爱蝴蝶,一定足够了解蝴蝶,并为它们营造了一个适宜生存的环境,而这个环境也是我们人类家园的一部分。”
“如果让我解释‘科学动物园’,我想,‘科学’不仅仅是科学知识、发明创造,更是研究者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动物’不仅仅是人类的朋友,还是地球生物圈的重要一环,一旦它们离去,人类也将走向灭亡;而这个‘园’字,不是人造的动物园或划定的某个自然保护区,而是我们共同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谈到心目中的《科学动物园》,杜娟娟如是说。(记者 张蕾 牛梦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