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漫谈周易鼎文化产业——韩书清

2019-06-17 14:02:26    来源:人民日报社市场报网络版    访问:    

市场报网络版中国零距离2019年6月17日河南安阳讯(记者 韩同瑞 李珍珠 邓树伟)5月18日,安阳文化大讲堂邀请市政协委员、安阳周易研究会常务理事、河南鼎都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河南省铸锻协会艺术品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韩书清作“漫谈周易鼎文化产业”知识讲座,受到与会听众的欢迎。

韩书清的讲座包括:周易和鼎、周易哲学思想丰富了鼎文化、在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用周易文化讲述司(后)母戊鼎和甲骨文、参加北京大运河非遗专题展、创意孔子学院国礼、周易鼎文化如何创意文化产业、《周易》为鼎文化产业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等七个专题。他从2005年就开始做文化创意产业,从事周易有关鼎文化的研究,特别在周易鼎文化产业方面做了大胆探索,做出了非凡的成就。讲座列举了周易鼎文化产品在国内外广受欢迎的许多经典案例,说明安阳作为世界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的故乡,无愧于鼎都的称号。同时,安阳还是五经之首《周易》的发祥地。因此,运用易学思想诠释鼎文化的思想内涵,创意多种多样有形和无形文化产品,既宣传提高安阳的文化品位与知名度,又开创了一条增加经济收入份额的文化产业链,国内外都不乏这方面的例子,我省洛阳就是通过牡丹花都的形象策划获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的。我市可圈可点的著名文化遗产有很多,但我们在利用这些文化遗产加大产业化开发方面还仅是限于个别经营、规模较小、影响不大的自然发展状态,很是需要重新提高认识,有效整合,为我市文化与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与会听众从韩书清的讲座中,切实感受了他对安阳文化的热爱之情,及在安阳文化创意产业化研究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并对他的安阳周易鼎文化产业开发的使命感由衷的敬佩。通过他的讲座,听众初步了解了文化转变为产业的基本原理,对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开始有了浓厚的兴趣和思考。

周易文化是安阳一张耀眼的名片。因此,安阳文化大讲堂每年都会安排周易系列文化讲座,传承弘扬周易哲学思想,韩书清的讲座是今年的第一讲。在今天讲座开始前,安阳周易研究会顾问、副监事长王万顺就本次周易系列文化讲座做了介绍。

在讲座中的互动时间,王万顺与韩书清一同就安阳周易研究发展概况、个人学习周易的推荐书籍与研修方法等问题与现场听众进行了交流,并对我市六千年古文化村渔洋第一书记王富印与该村考古土博士龙振山,最近在本村出土的古文化遗存中发现了《易经》卦符号,还有彩色太极图的周易文化首次惊喜发现,表示了极大的兴趣,期待请考古专家进一步挖掘和考证。

周易鼎文化产业之我见——韩书清

大家知道,安阳殷墟遗址出土的司(后)母戊鼎,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为安阳赢得了“世界鼎都”的美誉。 司母戊鼎周身布满饕餮纹饰,栩栩如生,凹凸分明,相互对应,再现了中国人对龙的崇拜,和我们的祖先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安阳是《周易》发祥地。《周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五经之首,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被誉为“大道之源”,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巜周易》第五十卦具体阐释了鼎卦的内涵,鼎是燃木煮食,化生为熟,寓意除旧布新。煮食,喻食物充足,不再有困难和困扰。在此基础上宜变革,发展事业。象征是火在上,风助火旺,火借风势,火必然越烧越旺,形成火天一色,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周易中蕴含着丰富的鼎文化,是周易文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当今国家政权稳定,政治清明,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之际,传播周易鼎文化更显示出其内在的魅力!

鼎为国之重宝大器,三足稳重之象,鼎盛、鼎新、鼎力、鼎立,都显现出坚强有力,不可阻挡之势。生活中若谈到鼎时皆寓意为吉祥如意,让人倍受鼓舞,信心百倍。所以说,应该把周易对鼎的寓意移植到鼎都文化中,以此确立安阳的城市文化主流形象。既然安阳是一座以鼎而闻名于世的城市,我有一个梦想:以鼎为媒,做大做强安阳鼎文化产业,让“安阳大鼎甲天下”,来到安阳的游客不仅仅看到了司母戊鼎,还带走了吉利和亨通。同时建议,安阳城市主体雕塑也应该融周易文化、鼎文化为一体,要有鼎文化广场,让安阳人民时时感受鼎都及周易鼎文化的吉祥氛围,助力社会文明健康发展。

目前,河南鼎都文化有限公司的产品创意和研发不断取得新成绩,制作技艺更加精良,系列产品在上海合作组织首脑峰会、外交部推介河南、意大利米兰世博会、孔子学院等重要场合亮相,在世界上开始产生影响。我们殷切希望安阳周易鼎文化产业得到各级领导重视,统筹规划、整合力量、大力扶持。如此,必将为安阳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文化生活注入新的活力。

[责任编辑:李慧芳]

相关内容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