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廉”在心中品自洁

2020-03-30 15:45:35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叫闵子骞的人,拜孔子为师,入学时,他脸色干枯,但过了段时间,脸色红润起来。

孔子看到了这一变化,觉得奇怪,便问闵子骞是怎么回事。闵子骞说:“我平时生活在偏僻的乡下,看到达官贵人坐在华丽的车上,前后龙旗飘飘,非常羡慕,以至寝食不安,脸色干枯。现在,我受先生的教化,精读做人治国之书,懂得的道理日多,能辨明是非,知美丑了,那些龙旗之类的东西,再也打不动我的心了,因而,心情平和,脸色也就红润起来了”。

闵子骞把自己脸色红润归功于读书明理,读书明理使他找到了自己心中的廉。

读了这则故事,结合当下发生形形色色的违法乱纪现象,无一不说明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心若无尘人自廉,廉语入心品自洁。

因为“廉”在心中,一个人才不会铤而走险,以身试法;因为心中无尘,心绪才能平静,才能辨明是非,自觉遵守党纪国法,把住小节,管住欲望,守住底线。

领导干部要保持自身的廉洁,首先要保持心灵上的廉洁。“自廉”依赖于“心廉”,“心廉”方能保持“自廉”,无求品自高,守廉行自洁,这是亘古不变的定理。

古往今来,心底无私天地宽,心中无邪正气扬。走在守廉拒贪的心路上,诸葛亮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包拯的“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岳飞的“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怕死”,白居易的“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都唱出了廉者的高洁情操……他们坚持廉在心中,成为历代仁人志士纷纷仿效的楷模。

当今,因为廉在心中,才有了“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陈超英,陈超英进入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工作35年来,始终忠诚于党的事业,以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刚直不阿,顶住压力查处多起违纪违法案件,维护了国有资产安全;情系职工、一心为民,与群众建立起深厚的感情,被职工誉为“大姐书记”;严于律己、淡泊名利,生活俭朴、清正廉洁,赢得了广大职工的信任。

因为廉在心中,才有了杨善洲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行使权力的最高位置,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行使权力的根本标准,一生谨慎用权、廉洁用权、秉公用权,把权力全部用到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上去,珍惜使命、不负重托,给人民留下的一片“绿荫”。

因为廉在心中,才有了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成为对党忠诚、为国奉献的“时代楷模”。

因为廉在心中,才有了永葆初心、献身科研,安于清贫、毕生致力于水稻遗传育种研究的“布衣院士”卢永根。2019年8月,卢永根因病逝世,他始终坚持共产党员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将积蓄880多万元捐赠出来设立教育基金,将遗体捐献给医学研究和医疗教育事业。卢永根信念坚定、忠诚如山,用行动书写了让稻香飘遍祖国大地,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终身、献出一切的家国情怀。

毋庸讳言,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社会利益格局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东风浩荡,春潮滚滚”之时,各种披着美的外衣和隐形外衣的消极东西,以各种形式迷惑并侵蚀着人们的心灵。部分党员干部面对诱惑,倾斜了价值的天平:我辛辛苦苦干到今,怎么就这么一点点钱,而不像那些老板有那么大把大把的钞票?我只有一个人老珠黄的老婆,而别人凭什么更换年轻貌美、如花似玉的美人呢?也就是闵子骞所说的“龙族飘飘,非常羡慕”,于是,在这种不正当的攀比中,部分党员干部比红了眼,比花了心,私利蒙蔽双眼,贪欲日渐膨胀,置国家与人民利益于不顾,迷失方向,任性用权,以身试法,最终逃不过纪律的严惩,法律的制裁。

翻阅近年来落马官员的忏悔录发现,其违纪违法的方式手段因人而异,但心已蒙尘,“背离初心”,“廉”不在心中,“理想信念动摇”,最终走向了犯罪的深渊,是他们堕落轨迹的共同起点。

古往今来,清正廉明都是百姓对为政者的期盼,也是每一位手握权力的官员应该时刻铭记于心的要求。共产党员把品行高洁作为推崇的最高境界,不论其流于口头,还是缘自内心,只有不断地“责己”,才能筑牢拒腐防变这条心路的根基,不至于在“水浸浪击”之下,坍塌下来。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在心灵深处消除无止境的贪欲,把洁白朴素的生活留给自己,秉公爱民之清正、志行高洁之清廉、勤政廉政之清苦、人际交往之清雅,这是共产党人为官从政的基本要求。让我们在正义战胜邪恶,廉洁击败贪腐的循环往复中,坚守为民务实清廉的底线,养成崇廉尚洁的美德,秉承为民服务的宗旨,让“廉”字常驻于心,我们就会“心情平和,脸色红润起来”。

中国建筑装饰集团纪委张云飞

[责任编辑:杨正洪]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备案号:京ICP备16016777号-3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