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城步苗族自治县委党校 王祥辉
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相对于有形遗产而言可以传承物质遗产,非遗的类型主要包括民间传统、民间知识、语言、口头文学、风俗习惯、音乐、舞蹈、礼仪、手工艺技术以及传统医学、建筑和相关的文化艺术。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工业化、机械化、信息化成为了当代发展的主流,然而在此发展环境下对传统文化也产生了严重冲击。20 世纪 8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充分意识到世界非遗在不断被破坏与消失,因此为了有效的传承人类发展的文明,提出了非遗的保护理念。中国历史悠久,作为文明古国之一具有众多的非遗资源,结合人类精神文化的进步,与现阶段中国经济的发展步伐将非遗保护与旅游进行有效融合,既可以有效保护非遗资源,也可以充分借助该资源提升经济收入,其一举多得的价值非常显著。
一、庆鼓堂概况
城步苗族自治县卡田村的“庆鼓堂”苗语叫“打鼓堕”,又称“祭鼓社”、“社祭”、“苗年大节”、“苗族丰收节”、“红光大会”等。是起源于元末明初,发端于城步拦牛峒卡田、水推(现太平村)、下小言(现胜利村)、下坪(现歌舞村)等苗寨的借助于宗教的名义和特殊的祭祀形式来达到苗家人祈盼年年岁岁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富贵平安的目的最具民族特色,文化内涵最丰富的民间的一种酬神还愿式祭祀和丰收庆典活动,“庆鼓堂”以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闻名遐迩。
“庆鼓堂”收集整理的歌词有一百二十四首,共六百句左右,系统的反映人类生产、生活、四季劳作、生息繁衍的全部过程。1986年城步苗族自治县30周年庆典将庆鼓堂表演方式进行了编排,由掌坛师请神、乐器闹台、开坛、庆鼓堂表演唱、踩田歌舞、齐兵斗灾、祭社公、杀火场(收坛)等10个环节,以古老的苗族民歌为基调,用当地苗语念唱,加入大鼓、大锣、长号、唢呐、芦笙等器乐伴奏,歌颂先祖功德,歌颂人类生生不息,祈求仙神保佑等,整个活动融音乐、舞蹈、祭祀为一体,气势相当雄壮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别具一格的山寨情趣。他是一部研究和传承苗族历史文化生活习俗的百科全书,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极高的民族学、民俗学、文艺学研究价值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价值,因此,2014年“庆鼓堂”被列入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23年12月被湖南省苗学会定为省级苗学研学基地。
二、庆鼓堂融合旅游发展的基本条件
城步苗族“庆鼓堂”这一习俗,兴起于元末,盛行于明、民国时期。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1952年土地改革之后,由于种种原因,“庆鼓堂”这一庆典活动就被尘封了。1984年中央民委和省市相关领导到白毛坪镇卡田村调研后,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1986年卡田村庆鼓堂作为城步苗族自治县“三十大庆”重要节目进行演出,整个大庆的入场券都命名为“庆鼓堂”,庆鼓堂的演艺画面在当年的中央民族画报社进行了刊登。此后,卡田村于1999年农历十月初十日举行过一次“庆鼓堂”活动。2011年城步“六月六山歌节”上,罗世毅、罗世奇、罗德付三人演唱“庆鼓堂”被评为最佳组合,省委宣传部领导非常欣赏,庆鼓堂由此登上了湖南卫视大雅之堂,当年十月初十卡田村苗年活动在村部隆重演出。庆鼓堂因其独特的艺术特色,极高的民族学、民俗学、文艺学研究价值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价值,2014年被列入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当时,村民就着房屋空坪和山坡地进行表演,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演员和观众均受到很大局限。因此,卡田村罗世毅等村民自2010年开始通过信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反映,急切盼望政府投资修建“庆鼓堂”鼓楼,以便“庆鼓堂”这一传统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时任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的何报翔同志领办了该信访事项,对该信访事项非常重视。2015年10月28日,何报翔副省长率省民政厅、省文化厅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带着该信访事项深入城步苗族自治县调研。通过当面接谈信访人,听取相关部门汇报,充分论证可行性后,他亲自签批50万元至省文物局,作为“城步苗族自治县庆鼓堂文化传习中心”的专项资金。2019年5月,城步苗族自治县委党校驻卡田扶贫工作组带领村支两委开始筹建庆鼓堂文化传习中心,项目由城步苗族自治县建筑设计院承担设计,2019年9月正式开工建设,2020年8月通过上级主管部门的竣工验收,终于实现了村民庆鼓堂文化传习有场所的夙愿。近年来,卡田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以文化振兴为契机,积极弘扬庆鼓堂这一特色民俗文化,取得了不凡业绩。一是建成美化和完善传习中心基础设施。2021年,卡田村邀请省内诗词、楹联名家张正清、邹宗德等为卡田庆鼓堂拟写楹联,将楹联用橡木雕刻悬挂于庆鼓堂文化中心牌楼及戏台内外;2022年多次与卡田庆鼓堂传文化承人及县内苗学专家交流,构思了苗王蚩尤和五谷大王作为庆鼓堂图腾,邀请邵阳市墙绘壁画名家设计了庆鼓堂大型画像,绘制于庆鼓堂戏台中央和卡田要道的显要位置;庆鼓堂戏台的出口的墙脚画有左青龙,右白虎,戏台周围的墙头画像以12生肖作为图腾,改变了庆鼓堂“戴帽穿衣没穿鞋”的印象,增强了庆鼓堂的神秘色彩。二是提升庆鼓堂的传承氛围:多次邀请县非遗办、县苗学会领导指导庆鼓堂传承工作,举办苗歌演唱培训和傩戏演唱培训;争取资金更换了演员服装,维修了鬼板、灯牌、法器等部分道具,在庆鼔堂传习中心安装了电子显示屏,用于演唱歌词大意的配套演示,便于观众领会庆鼓堂演唱内容。三是通过电视、微信、网络媒体、自媒体等大力宣传庆鼓堂非物质文化遗产;2022年4月,创作脚本制作了《美丽神奇的卡田》专题宣传视频,在商务部定点帮扶联合乡村振兴整村推进示范创建项目评审会上受到了广泛好评。庆鼓堂近年在隆回的花瑶节、城步的首届桃花节、六月六山歌节等节庆活动都备受社会各界的欢迎和广泛好评。
三、庆鼓堂融合旅游发展的基本路径
庆鼓堂文化作为苗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紧贴时代,锐意改革,让庆鼓堂文化融入商贸活动,促进乡村振兴大潮;积极浓缩其原始农耕文化的精华,利用苗族民间文艺的优势,对其节目内容和篇幅进行精简,利用短小精悍的表演形式和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风格,积极开展送戏下乡和巡回演出,让群众充分领略古色古香的农耕文化,惊心动魄的苗族武术,美轮美奂的民间音乐,美如仙境的田园风光,充分展现苗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魅力。文化搭台,经贸唱戏,还要将庆鼓堂融入大型商贸活动,通过文旅活动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真实有效促进乡村振兴。
路径一:将庆鼓堂融入县域东南部旅游线路。白毛坪镇地处我县东南部,这里自然风光秀丽,有千姿百态、奇山异水的白云湖,有野趣横生的茫茫原始次生森林,有瑰丽多姿的山地风光,有风光如画的十万古田,有独具风格、古朴浓郁的苗乡民族风情——被称为人类喜剧“活化石”的庆鼓堂,有历史悠久的金紫山古寺。白毛坪业已成为人们涉猎自然奥秘,消闲旅游的好去处。2023年“七一”活动,白毛坪镇设计了一个“支部联建+乡村振兴+非遗传承”活动方案并进行了尝试。参与活动人员上午8:30在县城儒林广场乘车沿白云湖出发,沿途欣赏白云湖风光;9:50到达白毛坪镇和平村集合、清点人数;上午10:00—11:00在和平村服务中心进行重温入党誓词、集中观看视频、讲党课、过“政治生日”、交流发言等活动;上午11:00—12:00参观大阳村罗汉果产业种植基地、和平村辣椒产业种植基地;中午12:00—13:30乘车至卡田村午餐;下午13:30—17:00 在卡田村进行团建活动;下午17:00—18:00 在卡田庆鼓堂传习中心晚餐(长龙宴);晚上18:40—20:00观看庆鼓堂表演,然后举行篝火晚会,22点整个活动全部结束返程。
按照这个思路我们可以将庆鼓堂融合南山国家公园旅游开发,将庆鼓堂作为专题演出节目,打造城步东南部“白云湖——金紫山——十里平坦——白毛坪镇庆鼓堂”为主线的“白云湖风光+金紫山古寺+苗族风情+非遗表演+乡村振兴研学”的旅游品牌,推动乡村振兴,达到“游客开心,群众富裕,文旅兴盛”的三赢目标。
路径二:将庆鼓堂纳入旅游融合发展的长期规划。县文旅局和当地党委政府要通过各种渠道提高公众对庆鼓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引导公众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在发展旅游的同时,要充分考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需求,避免过度开发,保持其本真性和完整性。政府应将庆鼓堂非遗传承与文旅融合发展纳入全县经济文化长期规划,传承发展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协同发展的政策支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确保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庆鼓堂”的音乐以古老的苗语民歌为主要基础,曲调几十种,唱词有一百多首,歌词大多数歌颂祖先的功德、祈求神灵保佑、生产劳动等等,演唱过程中以大鼓、锣、唢呐、芦笙等乐器为伴奏。“庆鼓堂”表演的舞蹈动作形象生动、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艺术感染力。表演“庙师”的演员主要以驱鬼、镇邪、叩首求神等之类即兴动作,其他扮演者的舞蹈动作有的模仿生产劳动,例如:耕地、播种、拔草、收割和模仿飞禽走兽的形态,例如: 大鹏展翅、黄狗绊藤等。“庆鼓堂”参与表演者本应是一群身强体壮、能歌善舞的苗族年轻小伙子,由四五十人共同组成的表演团队,然而,卡田庆鼓堂目前的演艺团队的年龄结构已经严重老化。据调查,目前卡田庆鼓堂演员46人,年龄最少的36岁,最大的80岁。36-40岁5人;41-50岁13人;51-60岁17人;61-70岁6人;71-80岁5人。因此卡田庆鼓堂演员队伍急需传承衔接,由于大多数年轻人外出务工,仅仅卡田村民已经无法承接,所以当地政府要动员卡田村周边有共同风俗的水堆村、歌舞村、胜利村在异地务工、求学乃至外嫁的村民,尽量抽出时间奔赴家乡参加活动。在白毛坪培训一支由卡田村、水堆村、歌舞村、胜利村等寨村组成的专业化、年轻化的庆鼓堂表演队伍。
政府将庆鼓堂纳入文旅融合长期发展规划,把庆鼓堂非遗文化传承的列支全部纳入财政预算。通过实施政府财政支持为主渠道,引进社会资本参与的措施,实现资本与民俗文旅资源的深度融合,利用大数据平台分析社会各阶层需对非遗文化多方面、多层次多元性的了解,精心设置庆鼓堂易于传播的内容和形式,善于从宏大叙事中,提炼打造大众易于理解、乐于接受的新表述,提高民俗文化和非遗传承内容的普遍融合性。县苗学会也可以协调上级文化主管部门牵头把卡田村现有的老同志组织起来,从白毛坪镇乃至全县民俗文化爱好者中挑选10名传承人组成创作班子,积极抢救、挖掘庆鼓堂传统文化遗产。城步苗族庆鼓堂文化,就是苗族人民维系民族团结发展的纽带,历经千年而不衰,值得传承和发展。要去其糟粕,对其因时代限制、科学不发达而迷信鬼神的内容予以剔除。要取其精华,对其尊宗孝祖、热爱农事、维护民族团结的主题予以弘扬。争取在今明两年内把庆鼓堂节目精挑细选进行科学组合,把演艺队伍打造成为城步民俗文化的传承标兵,向县庆70周年献礼。
路径三:将庆鼓堂与丰收节合二为一,打造节庆品牌,实现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的双赢。弘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助推文旅产业蓬勃发展,文化搭台,经贸唱戏,为美丽乡村带来浓重的文脉人脉,促进地方旅游业、餐饮业和文化事业齐头并进。我们要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实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协同发展的模式,如文化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等实现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的双赢;同时积极参与县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其他非遗传承的成功经验,提高庆鼓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协同发展的水平。
如:城步苗族自治县汀坪乡上岩瑶寨农历九月二十七日,一年一度的瑶年大节“酒粑节”也叫“丰收节”,来自城步主要聚居区的汀坪桂花村寨子溪和白毛坪镇黄伞村的数百名瑶族同胞聚集于此共庆瑶年盛典。每逢这一天,外出打工的子女都会千里迢迢赶回来与家人团聚,已出嫁的女儿也会携夫带子回来过节。客人到了瑶家,先要喝四碗油茶,再吃上当地特色糍粑,然后才是鸡鸭鱼肉上桌。村民蒲保军介绍,刚拧好的糯米团要粘上一种特制的粉末,这种粉末由黄豆、芝麻、花生、玉米、南瓜籽碾细炒香制成,也象征着五谷丰登。这种特色糍粑,拌上葱花姜未红豆汤后,就是瑶族酒粑。在城步其他地区,糍粑仅是米饭以外的辅食,而瑶家糍粑却被赋予一种深沉意义,是瑶族待客的最高礼仪。“酒粑节也是瑶族的丰收节,解放前的城步瑶族是不过春节的”。热闹丰盛的酒粑节背后,凝聚着瑶族悲壮忧伤的历史。当地族老蒲文林介绍,“汉人居平地,瑶人居高山”,由于历史上统治者长期的民族歧视与民族压迫,全国各地瑶族都被迫迁住在高山峻岭中,过着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他说,城步瑶族也不例外,解放前由于缺衣少食,瑶人生活极为艰苦,一年中有多半时间以红薯包谷填饱肚子。汉人过春节杀猪宰羊,瑶人却没有过年习俗。条件稍好的瑶族家庭会杀一只鸡或放些肉在稀饭中熬煮,让全家人尝些肉味,其余瑶人只能熬些白米粥就算是过年了。时至今日,城步很多瑶人过年仍有先吃粥的习惯,以示不忘祖先历史。
自古以来,苗瑶同胞是一家。卡田庆鼓堂和桂花村丰收节如同一奶同母,如出一辙,这两个节日时间节点吻合,都是在秋收之后;内容大体一致,都是感恩祖国,庆祝丰收。因此,我们可以将“庆鼓堂”和“丰收节”合二为一,一并举办,进一步彰显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人民幸福的良好氛围。
我县还可以通过文化旅游资源整合,构建城步红色(长征红色文化)+绿色(南山国家公园)+橙色(民俗文化)旅游联动发展大格局。在突出自身特色的同时要争取打通地域限制,在交通串联、宣传推介、市场拓展等方面,紧抓南山国家公园建设这一重大机遇,围绕红军长征所经过的桂(广西全州、兴安、资源、龙胜等地) 湘(湖南通道、绥宁、武冈、新宁等地)黔(贵州黎平等地)三省区牵手,建立县际、市际乃至省际合作协调机制,抱团发展形成合力,做到“信息互通、游客互送广告互打、线路互推”,着力打造一条集山水文化、民俗文化、长征文化于一体的全国最美文化旅游千里长廊,建立一个展示美丽中国的示范样本区。同时积极融入大桂林、张家界、怀化和贵州黔东南、国际国内旅游循环圈,形成区域性民族旅游联合体,从而成为人文旅游的“珍珠”,让绿色城步、红色城步、民俗城步名满天下!
图为卡田苗寨庆鼓堂非遗传承表演场景。
卡田庆鼓堂在城步首届桃花节上表演。
卡田庆鼓堂传习中心“长廊宴”上的“高山流水”。
庆鼓堂主题表达:“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本文资料来源及参考文献:
1、曹正城《关于城步长征红色文化资源的调查与研究》[M ]情韵苗乡——城步苗族自治县历史文化研究成果选粹.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22:42-44。
2、尹建德《城步传统民族文化精粹》——《城步庆鼓堂调查》
3、网络媒体相关内容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