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老旧厂房改文创背后的治理课题

2019-12-06 17:13:07    来源:北京日报    访问:    

原标题:老旧厂房改文创背后的治理课题

晁星

日前,本市发布《保护利用老旧厂房拓展文化空间项目管理办法(试行)》,设计了项目申请、立项、规划、施工、验收及登记注册等一整套操作指南,助力老旧厂房加速新生。

“二产变三产,黑色变彩色。”近些年,在北京产业转型的过程中,大量老旧厂房在腾笼换鸟中华丽转身。首钢工业园变身冬奥比赛场馆,北京胶印厂升级为“戏剧界横店”,国营751厂转型时尚设计广场……“工业遗存+文创园”的模式,既盘活了存量资源,又拓展了文化发展新空间,成为北京的文化新景观。但从实操层面看,老旧厂房升级改造是好事更是难事,涉及用地性质、发展规划、技术手段等现实问题。这其中,改造“审批难”是运营方反映最多、最强烈的痛点。比如,不少仓库和车间挑高过高、空间跨度过大,改为文创空间就必须对建筑内部空间进行加层之类的改造调整,可拿到一张规划施工许可并不容易。面对诸如此类的共性问题,不能总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必须在制度层面予以解决。

建设文化中心,本市出台了不少政策,在宏观层面定好了方向,但实践中还是常常遇到“不易落地”的问题。说起来都很支持鼓励;可一到具体实施时,却往往“行路难”。原因何在?

置身巨变的时代,立足发展的北京,城市治理面临着相当多元的目标,不同目标之间难免有互相碰撞甚至抵触的情况。比如,城市要“减量”也要“发展”,要“瘦身”更要“健体”,这些乍看不无矛盾的目标该如何同时实现,达致效果最大化,着实考验着治理者的智慧。这样的现实其实也体现了今日改革的阶段性特征:治理目标愈发复杂多元,各领域各环节的关联互动更加突显,对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求更高。对此,“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已经不行,关键是要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在顶层设计上做文章。对于当前的治理者而言,改革创新、建章立制、构建体系的任务更重。

当前的北京城市治理好比耍杂技,需要同时转十几只盘子。这就要求我们在干事创业时,敢于担当、积极思考,善于以系统思维汇聚改革合力,统筹起各领域、各层次、各个阶段的改革,努力做到全局与局部相配套、当前与未来相协调、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统一。这个过程中肯定会面临许多新局面、新情况,没有现成的经验模式可以全盘照搬,需要大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政策创新找寻执政施策的平衡点。此番“老旧厂房升级改造指南”的出台是一个积极信号,而未来推进的效果,我们大可拭目以待。

晏子曾以煮羹设喻论述“和”,和如羹,各色食材“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羹便美味可口。“和合”形态,同样是改革发展的目标追求。当前,北京正阔步行进在一段前所未有的新征程上,未来我们还会遇见更多新的治理课题,期盼相关方面都能积极作为、破除壁垒,求得城市治理四则运算的最优解。

[责任编辑:李莹]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