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就业形式的灵活多样,许多快递小哥、外卖小哥、务工人员等流动性大的群体中出现了很多党员,对于这些“隐形党员”,社区针对流动党员如何从有利于党的组织管理、有利于党员发挥作用出发,以“三个注重”破解流动党员管理难题,创新教育方式、落实管理责任,使流动党员都能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管理,始终保持先进性。
注重摸底登记,解决流动难题,力求流动党员“底数清”。掌握好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流动时间、联系方式、流动去向、从事行业等信息“一本账”。一方面,依托街道和社区建立“流动党员管理服务中心”或“流动党员之家”,深入辖区内的快递网点、小微企业等流动党员密集的地方进行广泛宣传和动员,引导流动党员进行报道登记,完成建档立卡等工作。另一方面,采取“平时收集、集中采集、按月汇总、季度更新”的信息采集模式,定期开展流动党员“拉网式”排查摸底工作,与每一名流动党员取得联系,及时更新完善党员信息,建立动态管理台账。
注重教育管理,解决教育难题,力争流动党员“不脱节”。依托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学习强国等网络平台,采取不定时推送学习资料、按时思想汇报、定时集中“补课”的方式,搭建起时时在线的“空中课堂”,确保流动党员教育“不掉线、不脱节”;建立结对帮扶制度,采取“一对一”“一对多”等形式,在职党员与流动党员结对互联,定期交流思想、分享经验、解决困难,积极为流动党员提供就业、培训和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服务,有效提升流动党员归属感、责任感;按工作、行业等相近要素成立党小组,通过在流动党员中挑选优秀人员担任组长的方式来充实基层治理队伍,根据自身特点开展党日活动、教育学习、党费缴纳等工作,确保组织管理有实效,党员活动有保障。
注重作用发挥,解决先进难题,力图流动党员“有温度”。针对流动党员从业面广、流动性强等显著特点,鼓励引导流动党员亮身份、作表率,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参与基层治理、推动基层发展的积极行动。组织流动党员主动参加创城创卫、旅游引导等志愿服务活动,让流动党员争当社会形象的“宣传员”、致富就业的“引领员”、联系群众的“服务员”,切实把流动党员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服务优势。同时,结合特殊节假日,如春节、劳动节等有利时节组织召开座谈会,充分听取流动党员对县域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开展“迎乡贤、兴产业”等活动,激发流动党员的乡愁观念,鼓励引导外出务工的党员致富能人和产业发展能人返乡创业,推动家乡经济社会发展。(定边县工人文化宫:杨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