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百里煤海、工业重地”,河南汝州曾是全省县域经济的排头兵。然而随着资源枯竭和环境约束加剧,汝州发展进入阵痛期。如何破解发展难题?汝州市从实际出发,提出了“以党建统领促全面发展”的工作战略,经过近几年探索和实践,初步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在纸坊镇中山寨村的党群服务中心对面,有一片树林,村里管这片树林叫“荣誉林”。只有获得荣誉称号的村民才有资格在林里种一棵树。作为纸坊镇党委书记,王国强感慨良多:“以前是人叫人动,人不动;现在是机制叫人,人人动。”
人人动,来源于汝州市镇乡村逐级压实的主体责任。每级党组织均有具体量化的考核指标,月考评、年排位,时时有压力,从镇党委到村支部,再到每位党员,大家都动了起来。
“村游园有杂草、公厕不维护各扣绩效10分,村子周围堆放秸秆一处扣10分……月底看榜单,谁偷懒,谁丢人。”中山寨村村支书禹民政掰着指头算。在纸坊镇村村评比中,半年排名前5位的村支书奖励现金500—1000元不等,最后5名则要公开发言反省。
在正向激励中,对干部吸引力最大的还是“考评结果与干部晋升相挂钩”。
原先,村支书想“进步”,却遇“天花板”。为了把村干部心拴住、劲给足,汝州为村干部铺好向上台阶,干得好就有“出口”:市委每半年对村支部书记集中考评,对年度考核连续多年达到标兵或优秀等次的,优先招聘为乡镇事业编制人员,工作成绩特别突出的,优先选拔为乡镇领导干部。
3年来,汝州市打破论资排辈、先来后到的干部晋升规则,对工作实绩突出的干部,优先提拔使用,形成干部自动生成机制。
2017年夏季秸秆禁烧时,纸坊镇赵南村预备党员李发营和镇里20多名预备党员分成两组,一组一个巡逻车,在分包村里24小时不间断开展巡查。
让预备党员体验“督查组”工作,是汝州市的创新举措,目的在于培养新党员敢于担当的工作态度,夯实监督问责的基础。
对待不正之风,汝州市严格问责,制定了党员干部“十不准”,严厉查处党员干部违规经商、参与工程项目建设、吃拿卡要、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等不正之风。组织开展党费收缴专项检查,补缴党费206万元。排查失联党员403名,对18名受到刑事责任和行政处罚的党员给予党纪处理。
以党建促发展,汝州党员干部动起来、活起来、严起来,不仅带动了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还实现了群众诉求有人管、有人问、有人解决,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难事不出市、矛盾不上交。
《 人民日报 》( 2018年01月05日 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