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话剧“民族化”的跨文化呈现

2019-11-29 16:26:38    来源:中国文化报    访问:    

原标题:话剧“民族化”的跨文化呈现

这里有刀光剑影的战场,有声嘶力竭的呐喊,有生命最后的救赎……11月15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青年观众剧院,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演出的新创话剧《兰陵王》正在上演。俄罗斯观众被跌宕起伏的剧情所吸引,更为剧中人物的坎坷命运所担忧。他们纷纷称赞:“这部话剧情节曲折起伏,画面绚丽多彩,表演细腻感人。”这是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受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委托,组派中国国家话剧院参加第八届圣彼得堡国际文化论坛艺术节的演出活动。

据了解,这是国家话剧院第一次到圣彼得堡演出,因此此次演出备受重视,国家话剧院项目运营中心主任王燕表示:“为做好此次演出,临行前国家话剧院召开了两次工作协调会,演出时间非常紧张,演职人员一到圣彼得堡,立马就投入到紧张的准备工作中。”她介绍,道具服装是空运到圣彼得堡的,为保证演出质量和效果,还特别制作了新的背景和道具。“一般情况下,从装置舞台到演出再到拆卸舞台至少需要两天,这次我们只有24小时来完成所有的工作,因为有很多青年演员帮助舞美老师进行背景布置。”王燕说。

话剧《兰陵王》以北齐名将兰陵王的英勇传奇为蓝本,并加入全新的故事情节。在该剧中,兰陵王被设置成一个因目睹父王被齐主谋害而用女儿态掩藏真性情的柔弱王子,生母齐后交予他先王遗物——神兽大面,唤回兰陵王的男儿血性,戴上面具的兰陵王英勇无敌,报仇雪恨后,却变得冷酷无情、暴虐可怖。最终,齐后和其恋人郑儿用母性的牺牲帮助兰陵王告别迷途,摘下面具,回归本心自我。该剧副导演佘南南表示,通过讲述一个“灵魂与面具”的现代寓言故事,在对悲剧命运的观照中引发观众对于人性的思考,回归到向善的本心。

尽管演出在语言上存在很大的障碍,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对演出的理解。俄罗斯学生嗒萨坦言:“虽然这是一部讲述中国故事的话剧,但这部剧的动作、舞美设计和演员高超的演技,让人很容易理解剧情。比如,兰陵王在情感、性格上前后反差巨大,通过服饰扮相和肢体语言就能让观众感受到戏剧性和情感张力,让我很快融入剧情,心情也随之跌宕起伏。”

剧中不仅兰陵王的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女性角色的塑造也很成功。夏力薪所扮演的齐后,看似高贵雍容,实则忍辱负重,在兰陵王迷失自我之际,她以鲜血打破魔咒,通过声情并茂的大段台词,发出了内心深处的呐喊。担任销售经理的俄罗斯观众玛利亚表示,看完该剧后,她感受最深的是思想的共鸣和情感的共通。

俄罗斯观众格列普表示,这部话剧对他产生了很大的触动,他说:“这虽然是个中国故事,但表达的精神是相通的,它适合任何时代、任何国家。它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成为诚实的自己,努力寻找真实的自己。俄罗斯也有很多故事传达同样的道理,通过这样的文化交流活动,会让两国人民的感情更加深厚。”

“戏剧是属于全人类的艺术语言,全世界都是相通的。话剧应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所观照,对当今社会有所关注。”中国国家话剧院副院长白雪峰说。在他看来,话剧的“民族化”探索绝不是用简单的戏曲形式以及色彩和装饰来讲中国故事,而是运用具有现代舞台艺术品格的跨文化呈现,传递出深层次的民族情感和道德哲思。

《兰陵王》中大量运用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包括演员精致的服饰、生活的细节等,尤其是融合了戏曲、傩戏等传统文化元素,让俄罗斯观众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兰陵王》演出海报中美丽的服饰深深地吸引了我,”玛利亚说,“这部剧让我看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对中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于圣彼得堡国立大学老师噶佳来说,让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剧中的肢体表现形式。她说:“在讲述兰陵王父王被谋害的真相时虽然没有一句台词,但生动形象的肢体动作传神地传递了信息。我非常希望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解中国人民。”

文化交流能产生深沉持久的影响力,加强文化交流让两国人民心连心,国际化的文化交流意义深远。俄罗斯戏剧在世界享有盛誉,白雪峰表示,国家话剧院排练过很多俄罗斯的作品,其现实主义的创作传统等对国内话剧影响较深,对剧院的创作有很多借鉴意义。扮演兰陵王的演员张皓越表示:“这次演出为我们与俄罗斯的同行之间进行交流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机会,这次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展现给世界观众,是对中国文化一次很好的推广。”第一次到圣彼得堡演出的夏力薪表示:“我们学习的是俄罗斯的表演体系,与俄罗斯有着深层次的联系,这样的交流演出能够促使我们更加深入地学习和进步。”

据悉,《兰陵王》已在埃及、日本等国家演出过。“我们要遵循话剧创作规律和对外传播规律,创作易于让国外受众接受的优秀作品,推进中国文化走出去,不断增强中国话剧的世界影响力。”白雪峰说。(禾 泽)

[责任编辑:李莹]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