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娄底地方历史文化整理阐释的重要性浅议

2019-11-11 14:22:31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摘要:娄底地方历史文化丰富而繁多,有着深厚文化渊源。对娄底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当代意义的阐释和提炼,既有利于娄底地方文化影响力的提升、本土优势教育资源的积累和运用,也有利于民族文化的现代性转化。因此,应该对娄底地方历史文化作出相应的整理,根据其各自蕴含的特性从不同切入角度展开阐释,以使娄底各类地方历史文化在当代重新绽放出应有的价值光芒。

一、关于娄底地方历史文化的概念

对“文化概念”的定义,可谓见仁见智。因只要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就有“文化”。当然,在各种庞杂定义中,也有些具有较高“公度性”“共识性”的论见。这些论见构成了当代人们认识文化的基本常识和参照。其中,被誉为“人类人 之父”的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B.研lor)的定义比较著名,取得认可度也较高。早在1871年,泰勒就提出:“文化或文明,从人种论观念来看,是一个整体的复合物,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一员所得到一切其他能力和习惯。”对于这个定义,后来在1871年出版的《人类学》一书中,泰勒又加上“技术和物质文化的发展” 这一点。对此,中国学者也给出了一些自己的定义,如著名的思想家钱穆先生认为: “文化是指的时空凝合的某一大群的生物之各部门各方面的整一全体”。

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看从,所谓“文化”,主要涉及到人类活动的两大方面:物质和精神。主要是经过人类“加工”,烙上人类印记并得到某种程度的“固化”的物质和精神产物,都可以称之为文化。 从以上有关文化的大体定义中,我们可以窥见,所谓“地方历史文化”,主要是指:某个特定的区域,在历史上流传或传承下来的物质和精神产物的总和。其涉及到历史遗址、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精神、历史风俗习惯等等,各个方面。用今天的话来说,地方历史文化构成了一种“资源”, 能够供今人从不同的角度去重新“开发”“运用”,并在此基础上传承和创新。

正如有学者指 “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是指不同的地区在各自的历史长河中因独特的历史事件所生成的历史文化存在(包括物质存在和精神存在)。”显然,这里所说的“历史事件”是指“宏大”历史事件,其指涉的不是具体某一个“事件”,而是一种“历史背景或境遇”。因为不同历史时代,具有不同历史境遇,自然就会产生同的物质或精神存在。由文化和地方历史文化的定义出发,其概念自然就比较清晰了。所谓“娄底地方历史文化”,就是指在娄底地域范围内,历史上流传或传承下来的物质和精神产物的总和。当然,从大的方面来分,主要就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非物质文化)两种。从地域或民族来源来划分,最常见有梅山文化、稻作文化、耕读文化和血性文化四种;从表现形态来划分,则有革命文化、改革文化、名人文化、耕读文化、习俗文化、历史古迹文化等;从精神实质来划分,则有平等自由文化、创新创业文化、诚信包容文化等。

总之,我们所讲的娄底地方历史文化,其本身也是一个“综合性”的复杂概念,涉及到娄底市域范围内历史形成影响、具有一定稳定性,并在今天得到某种传承或流传的物质和精神产物。它是娄底人民历史上活动的某种“结果”,或是娄底人民历史上得以保存的某种“产物”,至今仍能够为世人所见、所闻或所“传”的历史风物与精神。

二、地方历史文化当代意义阐释提炼的重要性

从关于娄底地方历史文化概念的初步梳理来看,放眼湘中大地,我们可以很轻易地得出这样的结论:娄底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极其丰富,娄底绝非当今有人所错觉定位的“梅山蛮”,而应该是一块名副其实的“文化沃土”。为什么这样说呢?笔者认为,从中国的真实历史发展历程来看,就可以得出这样的明确结论,尤其是从中国的近现代史来看,娄底作为“文化沃土”地标就更加明确。因为从远古历史来看,这个地域就发生过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新化的出现)、重要历史人物(屈原旅居、苏甘、戴千胜、陈兼善)或文化人物(邓显鹤、谭人凤、陈天华、成仿吾以及毛泽东老师等);但从近现代历史来看,娄底则某种程度上说,闪耀了湖湘历史的走向。和娄底相关的近代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文化人物等,构成了湖湘近代转折的决定性“助推器”。对于娄底地方历史文化当代意义阐释和提炼的重要性,至少表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

第一,有利于提高娄底地方的历史文化影响力,助推娄底实现转型升级。如前所述,娄底历来在人们的印象中属于“梅山蛮”。而对娄底地方历史文化当代意义的阐释和提炼,特别是在这个过程中做出全面的总结和梳理,无疑能够提高娄底地方历史文化的影响力,以足够的事实来改变人们对娄底文化资源的看法。特别目前娄底经济社会发展进入重要转型期,“转型升级”成为娄底继续往前发展的必经之路。在这种大的背景下,传统单纯的经济竞争变成一种综合竞争,而这其中文化的重要性就必须体现出来。如果没有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经济大发展和大繁荣是不可能持久而稳定的,这点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中均有大量教训。故一直作为能源原材料基地的娄底,如果要在转型升级中占得先机,保持自身优势地位,就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以文化来作为助推器。而这其中,充分开发和利用自身本身已经具有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也就成了最为便捷也最为有效的途径。只要阐释和提炼得当,娄底地方历史文化当代意义的魅力和竞争力,必然能够为娄底的转型升级创设优越的文化“软环境”。

第二,有利于凝练娄底本土文化教育资源,提高娄底“以文化人”质量。大家知道,最好的教育资源就是受教育者身边的、熟识的资源(事件、人物、传统、古迹等)。因为如此教育素材对于受教育者来说具有天然亲缘性,容易引起受教育者的情感共鸣。并采用这种教育方式来开展教育活动,还能起到一种“去教育化”的奇特功能,受教育者在一种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中,自觉地就接受了教育者抛出的系列教育期待。无疑,这可以说是教育一种最高境界:“无教自育”。 对于娄底来说,丰富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无疑为开展这种教育提供了天然基础。尤其对于娄底市的人文教育来说,这是不可多得的优势资源。对这些地方历史文化进行集中的现代阐释和提炼,运用到各级各类学校的人文教育之中,“以文化人”的质量自然就会提高。这也为当前各类学校尤其是高校解决文科教学实效性问题,提供本土化的、 易于为学生接受和认可的教育素材。

第三,有利于市域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为建设文化强市提供借鉴和启发。对娄底地方历史文化当代意义进行阐释和提炼,本质上讲就是一种对市域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性转化,将固有地方历史文化之现代意义“激活”,使之在现代社会重新焕发活力。某种程度上讲,这种对当代意义的阐释和提炼,就是地方历史文化自觉的一种 重要路径和体现。具体地说,就是明确认识到地方历史文化的来历和形成过程,并对之具有自觉的比较甄别立场,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使之服务于当代,并在具有明确“身份意识”背景下自主地服务于当代。对此,费孝通先生曾做过经典论述——“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特色和发展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复 归’的意思。不是要‘复归’,同时也不主张‘全 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是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显然,对地方历史文化的这种自觉,尤其是对其当代意义的阐释和提炼,明显有利于市域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使传统的东西重新“复活”,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创造性转化活动,为当前及今后很长时期内娄底建设文化强市提供重要资源支撑。同时娄底的成功做法还可以向全国推广,为中国建设文化强国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启发。 从以上简单论述中,人们可以看到,对娄底地方历史文化当代意义的阐释和提炼,不单对于娄底来说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同时也能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辐射和启发其他地区,甚至对整个湖南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都具重要借鉴作用。

三、娄底地方历史文化当代意义阐释提炼的切入角度

既然对娄底地方历史文化当代意义的阐释和提炼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那么如何对其进行阐释和提炼呢?这是必须回答也是最为关键的问题。娄底地方历史文化如何在当代得到“激活”,发挥其对于当代社会应有的意义,也全赖于当代人对此做出回答。接下来,本文拟从地方历史文化的大类出发,具体谈一下娄底地方历史文化当代意义阐释提炼的几个切人角度,以供参考。

第一,物质性历史文化方面,重在将其内在的可能意义“激活”起来。客观地说,娄底市域的物质性历史文化,可谓十分繁多。具体地说,如风景名胜方面,有分布于娄底各地四大名山:大熊山、大乘山、大龙山、紫鹊界。革命遗址方面,有红二军团司令部旧址、桃林阻击战遗址、红六军团锡矿山筹款,以及朱镕基就读的楚怡学校遗址等;名人故里方面,有邓显鹤、陈天华、谭人凤、成仿吾、李聚奎、贺国中以及湘军故里等;历史名胜方面,有洪范寺、熊山寺、向日寺以及茶马古道等;工业遗址方面,则有锡矿山、杨家山等,不一而足。对于这些物质性历史文化,其内在意义,往往为大众所不知晓或者直接忽略。那么这些物质性历史文化的内在意义如何激活呢?笔者认为,要根据不同的历史文化分类“激活”,有所侧重。如对于风景名胜,应重在梳理和提炼包含的历史价值、审美意义等;对于革命遗址,应重在提炼和宣传其包含爱国主义精神、历史风云及动力因素等;对于名人故居,应重在挖掘和普及其包含的国学情怀、道德榜样、奋斗励志轨迹等;对于历史名胜,应重在提炼和普及相关历史知识、习俗传统等。总之,对于不同种类的物质性历史文化,应该“区别”对待,在阐释提炼时有所侧重。同时有关部门在开发、利用时,更应该以历史、文化为基本支撑点,切忌物质文化旅游的全盘“娱乐化”。此外,个地方相关文化及宣传部门,也应该投入相应人力和物力去专门整理和保护物质性历史文化,并联合科研院所及高校,进行地方物质性历史文化知识普及和传承等等。只有这样,物质性历史文化才不至于成为长期“固化”的风物。

第二,非物质性历史文化方面,重在将其内涵的精神价值“凸显”出来。相对于物质性历史文化“可见”“可触”的“有形性”而言,非物质性历史文化则更多是“看不见”“摸不着” 的“无形性”资源。后者多属于一些文化习俗、传统习惯、礼仪文化、人伦精神、历史典故等,但这些东西却凝固了地方民族精神血脉和文化基因。 需要指出的是,这类历史文化资源虽大部分是历史上传承下来的,但也有一些是近现代甚至是新近才慢慢形成的,但都成为一个地方普通大众的一种重要习俗或习惯。对于娄底而言,这类非物质性历史文化资源也十分丰富。如梅山的喝茶文 化、饮食文化等,这些传统习俗都包含着传统丰富的人伦次序(座位摆设、饮食先后、茶品差异等)关系,在道德明显走下坡路的当今时代,重新彰显和挖掘其内在精神价值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如娄底各地一些特色语言歌赋(傩戏 山歌等),其中包含及其丰富的地方文化精神,这对于重树地方特色文化、增强地方文化自信和归属感,具有十分迫切的现实价值。如娄底各地不同的节日文化 (龙狮文化、正月十五闹元宵或“游神”“年例”, 重阳文化、端午文化等),其都包含着丰富传统文化习俗、传统典故和伦常关系等内涵,对这些节日文化的阐释和提炼,对于增加地方文化氛围、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等,均具重要现实意义。总之,在非物质性历史文化方面,其阐释提炼当代意义时,主要侧重于将其内部可能的积极文化与精神价值挖掘和整理出来,分类重点“突破”, 也只有这样,娄底地方的非物质性文化才可能得以传承、复活,并为当代所用。

第三,地方历史文化的核心内容重在将其从不同角度进行深度阐释。除以上所述两点(即对物质性和非物质性地方历史文化进行各有侧重的当代意义、价值和文化精神阐释)外,还应对娄底地方历史文化某些核心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并尽可能地从不同角度进行深度阐释和开显。当然,这里提到的核心内容,主要也是非物质性、精神性的某些文化传统。因为历史文化资源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人性化的资源,是人性“本质力量的公开化”,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应懂得按照任何一种尺度来进行生产,并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我们这里讲的核心内容,就是马克思所讲的一种核心“尺度”。那么对于娄底地方历史文化来说,其中具有核心“尺度”有那些呢?至少包含以下几种:爱国主义、梅山文化和耕读文化等。爱国主义方面。娄底主要表现在近代以来改变湖湘历史进程方面。伟大人物身上:陈正湘、龚谷成、罗盛教等均是娄底爱国主义的杰出代表;耕读文化方面,娄底虽表面上是“梅蛮之地”,但实质在耕读文化方面十分发达,尤其是近代以来,娄底的双峰、涟源和新化出现了学术大家的“群星璀璨”的现象, 这是娄底传统耕读文化在当代传承和发展的重要体现。

对于以上所列娄底地方历史文化系列核心内容。笔者认为,它们都包含丰富的现代意义,值得从不同角度进行深度阐释。如爱国主义文化中包含心怀天下的理想情怀、民族主义视野、忘我献身精神、自我价值实现追求等;耕读文化中包含吃苦耐劳品质、勤奋钻研甘于寂寞的精神、自强不息追求真理的气度等。显然,这些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历史文化精神、价值的阐释,这对于娄底当代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文明城市、娄底建设文化强市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和启发。这些地方性文化,既属于地方,又属于全中国,更属于全人类;既是人类文化的“地方性瑰宝”,又是地方文化的“普适性资源”。

综上所述,娄底地方历史文化丰富而繁多,它们具有深厚的文化渊源和价值,对于历史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当代意义的阐释和提炼,故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既是一种文化自信、文化传承,更是一种文化自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同时要求做到 “不仅要了解自己民族文化的长处,还应了解自己文化的短处,特别是那些不符合时代要求的、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落后观念”的关键之点。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应该对娄底地方历史文化作出相应的整理和分类,根据其各自蕴含的特性从不同的切人角度展开阐释和提炼,以使各类地方历史文化在当代重新绽放出应有的光芒、意义和价值,以建成能为人类文化作贡献、有作为的真正宝库。当然,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业。要完成如此大业,我们需要何翰屏、冯长根、谢凤龄、赵协卿、刘波、陆家康、伍美华等老领导领衔指引,以安敏、张青松(湖南大学高级培训中心博士、副主任)等志同道合的市域文化名人举鼎参与,组建成立“娄底市地方历史文化研究会(暂定)”,以此为平台,深入挖掘,刻苦研究,精心写作,忘我工作,且以各种相适应的体裁分别撰写出《邓显鹤》《苏甘》《梅山武功》《屈原旅居》《梦里水乡》《孙思邈》等作品,让娄底地方历史文化走出湖南,走向全国,在世界文化中占有当之无愧的一席。

(作者:杨建长)

[责任编辑:彭剑锋]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备案号:京ICP备16016777号-3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