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父亲节前的思念

2019-06-15 16:23:06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16241015772517613_75.jpg

(作者近照)

父亲己离开这个世界己有十多年了,但感觉他并没有离开过我,他常常走进我的梦中,像生前一样慈样地注视着我。我有时独自呆在家中的书柜前,轻轻抚摸着父亲留下的文房四宝,依稀看见父亲执笔潇洒挥毫的身影;有时站在自家屋前的草坪上,品读父亲拳术洒脱所深含的浑厚底蕴;有时站在自家的阳台上,品味父亲咏颂古典诗词抒发的情怀;此时此景,父亲如些的雅兴,令我激情荡漾。从这恬淡的濛濛的意境中,唤醒我对父亲的无限遐思。

父亲从小读过很久私塾,读四书五经,读诗词歌赋;也读过当时的高等小学;后来从军考上了西南军政大学因身体欠佳,掇学回家。几经周转,才执笔从教。父亲博览群书,稗史小说之类无不浏览。所以他成了当地颇有名气的"通家“了。大凡十里乡邻有什么红白喜联要写,文章要作,状子要写,或是大户人家死了老人要请儒教行祭,大多请到父亲。父亲总是有求必应,而且决不收取任何报酬,甚甚还要赔上一些笔墨纸张,也毫不计较。

父亲性格耿直,从不阿谀奉承。他似乎就没有什么"学而优则仕"的想法,虽然后来从事了教育工作,但他的性格影响了他的前途,上世纪六十年代被被他的上司以抵触党和国家政策为名,下放回家务农。

为了挣钱持家,到了暑际冬际期间,他跑到全国各地教习武术;到了春秋时候,就背着画夹跑南创北为他人绘画肖像。回到家里,为我们传授"国学",诸如《诗经》.《左语》《论语》《孟子》和《古文观止》《幼学琼林》等。吃饭时用掌故和古代格言教育我们。什么"民为邦本,本固邦守"、"人而无耻,不知其可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等这些古代格言,都是父亲在饭桌上教育我们时记下的,而且至今还记忆犹新。

父亲有时要为自己家里或乡亲们写些应酬的诗词联句或文字,这时他就全身心投入。他把自己关在房子里,避开干扰。我们站在门口,从门缝里着,只见他在房子里反复吟哦,反复走动,有时他又停下来如飞走笔,反复修改。如此半日或一日,方大功告成。那时我还不懂深奥的文言,对父亲的大作并不全懂,所以记得极少。但对他吟哦诗文的腔调,耳濡目染,竟也学到一些。

父亲自己写作诗文或是教我们写作,都强调要抒发豪情壮志,要气魄大。他说,李白写过一首《夜宿山寺》的诗,首联是"危楼高百尺,手可搞星辰。"气魄可调大矣,这种气魄预示着他必将攀登诗歌创作的高峰。在他的熏陶下,我也喜欢写作,虽然没有他老人家的那种气势,但自我感觉还是勉勉强强。

后来,父亲平反了,安排到一所高中学校教美术。我也参加了工作。不管工作多忙,但他从没放弃过对我们的教育。他说:人在低谷时,不要打扰任何人。做一个沉默不语的哑巴,踏实一点,熬过了这段时间,你想要的都会纷至沓来。

人生就是这样,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优秀的人都会经历一段沉默的时光。那些日后说起时,连自己都能感动的日子该是多么静谧、安详。

再后来,父亲退休了。几年后,母亲离开了父亲,去了另一个地方。在母亲的墓地旁边,父亲为自己堆砌了一个坟墓,叮嘱我们:他过逝之后要和母亲葬在一起。五年之后,我按他的遗嘱,完成了他的夙愿。

看到父亲的遗像,非常思念。思念不是希冀往日再来、旧梦重圆,也不是抱怨远去者的绝决、无情,但我还是无尽无休的思念。

近年来,自己也有了一种老之将至的感觉。越是有了这种感觉,思念的结也便结得越深。也许,思念是一种永远解不开的结,除非有一天,生命的火黯然熄灭,思念才会离去。但我相信:这种思念己铭刻在心,无法抹去。…

作者简介:刘雄,笔名:拂晓、刘家湾。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国诗词家协会、中国武术协会、中国教育电视协会、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现民进新化工委委员、新化县政协常委、新化教育电视台副台长、中国教育电视协会理事、中国教育电视节目评审专家。发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少年陈天华》《腊梅花》、散文集《风飘的岁月》、《拂晓》、诗歌集《梅山雁语》、理论文集《过来人语》《写作文不求人》400余万字。

[责任编辑:彭剑锋]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备案号:京ICP备16016777号-3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