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据统计,冠心病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男性多于女性,男性多在40-60岁之间,女性多在绝经后发病。我国不如欧美多见,但是近30年正逐年升高,1984-1988年城市冠心病死亡率增长13.5%,农村增长22.8%,1996年城市增长53.8%,农村增长40.4%,而且现在逐年增长。
病因和发病机制 1、由于冠脉内斑块破裂、糜烂并发血栓形成、血管收缩、微血管栓塞所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心肌顿抑、坏死。 2、胆固醇损伤血管内皮,血管腔内单核细胞黏附在内皮细胞表面并迁移到内膜。 3、进入内膜的单核细胞吞噬脂质形成泡沫细胞。 4、泡沫细胞聚集形成细胞外脂质池。 5、脂核表面有明显的结缔组织沉着形成斑块的纤维帽。 6、斑块破溃糜烂可使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富含血小板的血栓可释放血清素、缩血管物质等,使斑块部位及远端血管收缩,造成局部心肌组织缺血缺氧。 7、脂核表面有明显的结缔组织沉着形成斑块的纤维帽。 8、斑块破溃糜烂可使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富含血小板的血栓可释放血清素、缩血管物质等,使斑块部位及远端血管收缩,造成局部心肌组织缺血缺氧。 分 型 症状 体征 诊 断 据患者典型的发作性胸骨后闷痛、紧缩感、压迫感,放射部位,症状持续时间,含服硝酸酯类药物可以缓解,心脏杂音,心电图动态改变、心肌酶学、负荷试验、TnT/TnI、冠脉造影可明确诊断。 危险分层 预 防 一级预防措施 (1)健康教育:对整个人群进行健康知识教育,提高公民的自我保健意识,避免或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烟、注意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保持心理平衡等,从而减少冠心病的发生。 (2)控制高危因素:针对冠心病的高危人群,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吸烟以及有家族史等情况,给予积极处理。当然,在这些危险因素中有些是可以控制的,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吸烟、少活动的生活方式等;而有些是无法改变的,如冠心病家族史、年龄、性别等。处理方法包括选用适当药物持续控制血压、纠正血脂代谢异常、戒烟限酒、适当体力活动、控制体重、控制糖尿病等。 二级预防措施 供 稿丨姬小飞 编 辑丨卞 晨 审 核丨雷 赫■神经内分泌肿瘤(NET)——消化道另一颗雷,你排了吗?
■干货来袭——脑卒中患者良肢位摆放,你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