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第五届全球科技创新大会非遗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江南秘境松阳举办

2022-06-17 13:55:50    来源:基层网    访问: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全球创新网络项目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主任、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全球创新网络专家委员会主任 王根祥 致辞

近日,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全球创新网络项目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全球创新网络项目专家委员会的指导下,由上海市突出贡献专家协会、浙江省松阳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共松阳县委人才科技领导小组人才工作办公室、松阳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全球创新网络项目专家委员会非遗产业促进中心承办的第五届全球科技创新大会——数智科技赋能非遗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联合国工业发展全球创新网络项目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副主任、全球创新网络项目专家委员会秘书长韦学明主持。

中共松阳县委副书记、县长 莫靓 致辞

本次论坛旨在落实在青海考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期间所发表的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善于抓最具特色的产业、最具活力的企业,以特色产业培育优质企业,以企业发展带动产业提升的重要讲话精神。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全球创新网络项目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副主任、全球创新网络项目专家委员会秘书长 韦学明 主持

本次论坛,属于2021“才聚松阳”人才科技周系列重要活动的环节之一。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全球创新网络项目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主任、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全球创新网络专家委员会主任王根祥,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全球创新网络项目专家委员会副主席、上海市突出贡献专家协会副会长朱世根,中共松阳县委副书记、县长莫靓等代表主办方出席并致辞。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全球创新网络项目专家委员会副主席、上海市突出贡献专家协会副会长朱世根 颁奖

本次论坛,以“绿色与数智,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汇聚四海精英,畅游科技创新蓝海,共商共振发展。论坛展示了全球非遗在数智经济时代和疫情常态化影响下,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探讨如何融合数字智慧与科技创新等跨界力量赋能非遗产业,打造数字新消费与新文创产业赛道,赋予非遗幻彩新生,实现非遗产业的创造性转化及创新性发展,让非遗之花惊艳全球。

本次论坛,依托国际化视野与全球高层次人才平台,链接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创新人才和智慧,推动非遗的数智科技与非遗新文创融合,积极探索非遗生态的“新文化事业”与“新科创产业”的价值平衡,致力于构建面向未来的国际非遗生态系统与服务平台,共同赋能全球广大的非遗创客和青年英才,为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注入动力,为守护并赋新非遗这一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与文明瑰宝做出新的贡献。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常务理事、原湖南省文化厅巡视员 孟庆善 主旨演讲

本次论坛,以推送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多年来带领全县人民,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指示精神,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践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转换机制,坚持高质量发展的典型经验和做法。松阳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彭敏代表县人民政府做了《非遗赋能,让松阳更美好》精彩发言。

会议认为,近年来,重要领导多次对非遗进行考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深厚情结,让我们更加坚定文化自信。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中华传统文明精华缩影,对文化自信、文旅融合和乡村产业的发展及乡村振兴都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把我国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体现时代价值,创新非遗产业,传承民族文化,为共同富裕拓宽门路,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是领导高度重视的一件大事。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失严重,不能等到失去才懂得珍惜。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让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在新时代展现其魅力和风采,带动产业提升,助推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在主旨演讲和圆桌论坛过程中,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教授,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全球副主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创意与可持续性发展中心(ICCSD)专家委员会委员陈平;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秘书长邓清;2017国际奥委会世界体育官员培训中国唯一代表、“书法太极”世界首创者丁朝霞;世博发展研究国际联盟副总干事、上海后世博研究中心副秘书长朱富康;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全球创新网络项目专家委员会非遗产业促进中心常务副秘书长蔡励才;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全球创新网络项目专家委员会非遗产业促进中心副秘书长黄莺;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特邀副会长、世界华人设计学术协会副会长、华东理工大学教授程建新;上海天文馆、大运河博物馆、上海博物馆设计师徐飞;中投中财基金管理公司(文化传媒产业)董事总经理高群;上海璟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熊景兰;文旅部中国文化管理协会文化创意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民族时尚周发起人白玫以及国家文旅部乡村振兴扶贫培训导师、鸣珂里·石仓民宿创始人陈翠等专家学者做了交流发言。

中共松阳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雷剑锋,中共松阳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江山,松阳县人大副主任刘金理,松阳县政协副主席廖卫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常务理事、原湖南省文化厅巡视员孟庆善,吉林省四平市政协原副主席刘俊玲,民盟中央妇女工作委员会委员、民盟四平市委主委徐群丽,民盟四平市委副主委、四平市平商联合会主席郝守义,民盟四平市委副主委秦红波,丽水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樊甫敏,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全球创新网络项目国际技术交易中心总裁王海生,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全球创新网络项目影视中心主任、文旅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奚容华,吉林省吉商联合会副主席王玉明,四平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研究馆馆员隽成军等出席了会议。

出席此次论坛的领导及嘉宾还有,来自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等全球多个权威国际组织和国际交流机构、国内各领域的领导专家学者、松阳籍高层次人才嘉宾、签约代表、相关县直单位、乡镇街道负责人和新闻媒体代表。

演讲嘉宾在主旨演讲环节,分别从不同的视角,解读了他们积极探索非遗产业创新赋能道路上的研究成果,展现了非遗生态发展融入当地文化与生活的美好前景。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教授,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全球副主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创意与可持续性发展中心(ICCSD)专家委员会委员陈平以视频方式做了题为《新发展格局下的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再生》的演讲;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常务理事、原湖南省文化厅巡视员孟庆善发表了《迈向中国非遗生态发展的新未来》主题演讲;上海天文馆、大运河博物馆、上海博物馆设计师徐飞,演讲题为《数字媒体聚焦传统文化的形与质》;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特邀副会长、世界华人设计学术协会副会长教授为大家分享了《培养产业驱动型的非遗创客人才》的主旨演讲。

圆桌论坛环节由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全球创新网络项目专家委员会非遗产业促进中心常务副秘书长蔡励才主持。朱富康,高群,黄莺,熊景兰,白玫,陈翠等专家学者围绕【非遗时尚中国行・遇见松阳】赋新计划之“松阳非遗*非常有戏”为主题,大家各抒己见,一起就松阳唯一非遗项目“高腔”的赋新计划展开了积极的互动交流,分别从非遗+消费升级、非遗+时尚表达、非遗+艺术再造、非遗+IP赋能、非遗+资本运作、非遗+产业政策等七个角度,现场为松阳高腔把脉诊断、献计献策,提出了多种切实可行的赋新方案,推动松阳非遗产业七个维度(文化高度、产业深度、科技浓度、投资强度、税收密度、人才梯度、辐射广度)同步高质量发展,共建美丽松阳。

本届论坛还先后进行了数智科技赋能非遗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基地的授牌仪式,以及荣誉会员的颁奖仪式,遇见馆藏、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未来设计研究院、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未来设计研究院、上海木马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等10家机构在科技文化艺术领域对非遗赋新有杰出贡献的企业获得了示范基地授牌,7家单位与10位个人获得了荣誉会员证书。获奖者均表示,未来将志愿参与“数智科技赋能非遗保护和发展示范基地及项目“建设,并遵守国际国内相关法律法规,共同为世界非遗保护和发展、人才创新、科技赋能贡献力量。

论坛同期,由受邀嘉宾、专业摄影师、摄影爱好者等组成的2021环球(松阳)非遗摄影研学团暨摄影艺术大赛启程,分别考察并拍摄了至今保留完好的松阳明清古街、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中国最美乡村”之一的四都乡西坑村和陈家铺村等松阳著名非遗景点,观看了松阳特色非遗高腔与木偶戏,体验了打年糕、扎染、木雕等松阳特色非遗手艺。经各地机构申报,9家单位和25位个人被大赛组委会授予俱乐部荣誉会员,15件优秀摄影作品经赛事审议组委会评选获奖并发放奖金。在中共松阳县委员会、松阳县人民政府支持下,由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全球创新网络项目专家委员会、上海市突出贡献专家协会、松阳县人才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松阳县文化旅游体育局共同举行的“当燃了,国潮”环球非遗摄影大赛的启动仪式。随后7位嘉宾启动在线激活手印,宣告大赛正式启动,期待未来用“国潮”的力量,点燃世界的非遗之美。

当晚,2021丽水市“多彩非遗乡村行”秋季松阳非遗夜市活动也鸣锣启动,各级政府、相关机构、专家学者与广大市民一起,共同见证了这一经典的文化盛宴。

本届论坛的成功举办,对全球的非遗产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松阳顺势而上,一定会利用好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的独到优势,继续挖掘和培养更多非遗传承人与创客,推动数智科技赋能非遗产业,助推乡村振兴,共享美好生活,让松阳故事走遍中国,走向世界。

[责任编辑:辛文]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