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刘建斌:感谢易地搬迁,让我圆了一个安居的梦

2020-06-10 13:44:21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1345477271937427_75.jpg

中国基层网讯(通讯员 王修宇)现年44岁的刘建斌,是西河镇尖峰村檀山冲组村民。2013年通过精准识别,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6年申请易地搬迁,2017年11月正式入住新化县西河镇河西易地搬迁安置点,是西河镇一期第一批易地搬迁户。

1976年5月,刘建斌出生在尖峰村檀山冲组的一个贫困家庭中,父母共育有四个子女,刘建斌排行老三。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靠水,父母没有什么手艺,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一家人的主要开支就是靠几处水田,几处山土。辛辛苦苦一年到头,把所有的力气都用在上面,也只够解决他们的温饱。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砍柴,担水,做饭,洗衣,挖土,锄草,放牛,喂猪,才上初中的刘建斌已学会了“农家十八般武艺”。老话说“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认穷”。为了摆脱贫困,刘建斌发誓要走出大山。读书,努力读书,是那个年代改变一个人命运的重大机会。为了抓住这个机会,学习,努力学习,刘建斌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学习当中。

有汗水定有收获,1997年刘建斌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湖南大学计算机系,本来在农村出一个大学生就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可是对于刘建斌家里,却是一件天大的难事,父母为了送刘建斌读书,几乎说遍了好话,借遍了所有亲朋好友,才拼凑出了第一年的学费。1998年因为家中突遭变故,实在无力供刘建斌读书,就这样刘建斌失学了,离开了他日思夜想的学校。

为了改善家里的经济条件,刘建斌选择了南下广东,在东莞的印刷厂一干就是十年,从制板到裁纸再到印刷,整套流程都已熟练掌握。正当他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候,妻子黄丽庆在老家即将生产,父母年老多病又没有能力照料儿媳,刘建斌只能选择先回家照料妻子,再图发展。

从2008年回家一直到现在,为了照料父母妻儿的刘建斌再也未外出过,一直在本地务工,一年到头收入只能勉强维持生活。一家人居住在父母70年代修的二层砖木房子里面,老房子破旧简陋,一下大雨就会漏风漏水,是一座典型危房(现已拆旧复垦)。每当看到破旧的房屋,年老的父母,憔悴的妻子,幼小的女儿,刘建斌却无力改善这困境,有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每当想到这些,刘建斌就会在无人处悄悄落泪。

2013年通过精准识别,刘建斌一家人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西河镇党委政府根据刘建斌家中的实际情况,进行精准帮扶。从子女的教育助学,到全家人的健康扶贫,帮助解决后顾之忧。从自主产业奖补,激发内生动力。再到易地搬迁,挪离穷窝,住进新房,让刘建斌圆了一个安居之梦。

2017年11月16日,是刘建斌一生最难忘最开心的日子,那天他接到了新居钥匙,2栋4楼一套3室1厅的房子,共计100平方(当时他家户籍上共有4人,每人可享受25个平方),总计交纳住房金1万元。一万块换了一套100平方的房子,让他做梦都不敢这么想。除了这一套房子以外,刘建斌还分到了一个门面10年的免费使用权。这就是2017年娄底市人民政府市长杨懿文在西河镇考察易地搬迁项目时提出“1+3”建设模式,即采用1层门面加3层住宅的形式对搬迁户进行集中安置,门面产权归扶贫投资开发公司所有,搬迁户享有10年免费使用权。

2018年刘建斌的妻子在门面内开了一家“丽庆超市”,门面虽小,生意还不错,不仅能照顾老人小孩,也能维持自己的生活开支,同时也为丈夫减轻了经济负担。刘建斌也找到了一个稳定的工作,在新化县科舰能源有限公司上班,离家很近,待遇也可以。一家人的生活就像他们家超市的名字一样,越来越美丽,越来越喜庆。

近年来,西河镇把易地搬迁作为脱贫攻坚头号工程来抓。通过易地搬迁与产业扶贫、综合服务配套融合,坚持安居与乐业并重、搬迁与脱贫同步,围绕谁要搬、怎么搬科学谋划布局,整合政策资源,让移民搬迁户不但搬得出,稳得住、而且有事做、能致富。

[责任编辑:彭剑锋]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