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丘壑成于胸中,既寤发之于笔墨——访著名书画家邢秀起

2018-11-30 13:41:09    来源:健康世界杂志社    访问:    

文:本刊记者 刘晓旭

马是人类最早的朋友,也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重要工具。马有灵性,是大自然的造物,自然永远是美的。马内心宁静,外表潇洒,善于拼搏。在历史上,民族迁徙、文化商贸交流乃至生活、劳动、战争中,马一直是人类的忠实伴侣。可谓“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马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地位极高,具有一系列的象征和寓意。龙马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崇尚的奋斗不止、自强不息的进取向上的民族精神。先祖们认为,龙马就是仁马,它是黄河的精灵,是炎黄子孙的化身,代表了华夏民族的主体精神和最高道德。马的这种精神,感染了历代文人墨客;画马,成为不朽的主题。

13450579765067359_70.jpg

邢秀起画马是从中学时期开始的,说起自己画马的经历,邢秀起觉得自己与马晋老师的相遇是一次命中注定的机缘。邢秀起第一次见到马晋老师是在北京鼓楼举办的一次新年笔绘的现场,到场的各位书画老师都是全国著名书画大师,这其中就有著名书画家马晋先生。邢秀起回忆道,“当时参加活动的老师都是名师大家,能够现场看到他们作画对于我来说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情。马晋老师在活动当天所要绘画的主题是马,而当天马晋老师并没有携带起稿用的工具,正巧站的离马晋老师比较近的我身上带了一只铅笔,送给马晋先生使用,就这样我与马晋老师相识了。”新年笔绘活动过去不久,邢秀起的一位朋友向他介绍自己的书画老师,这位老师正是与邢秀起在新年笔绘活动中有过一面之缘的马晋老师。有了这样的机缘,邢秀起开始跟从马晋老师学习画马,马晋老师为人谦和,对邢秀起提出的问题都耐心解读,邢秀起也因难得遇到一位恩师而虚心求教,慢慢地邢秀起画马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13451818402666774_70.jpg

“我在作画时,总是先有构思,由于马是大型动物,骨骼、肌肉的动态变化异常复杂,再画草图,几经修改,最后画墨稿,反复多次。作品中的马的颜色上白色、粽色、适合大众审美,在作画时均以运线为主,在勾画时注意轻重、虚实、肌肉、浅层、深层,一条条、一束束,静态、动态,变化莫测。为了做到画文简洁清楚,我根据以往的经验,绘制了头部肌力求线条的每一运动和动向,都紧扣着刹那间马的运势,使马的体魄、雄姿尽呈笔底。”邢秀起说道,“画中还淡化马的身躯,使马溶入气流中,马的奔驰带动气流的流动,有风起云涌之威,以新的表现手法使马的运动气势增强。施以重彩,在造型上多有高低起伏变化,为此,经过十余次筛选终于确定了。即使在画正稿时,也时有败笔,只好重来。“

13453164686786823_70.jpg

邢秀起感慨道,“创作的过程总是苦恼与烦恼相伴,甚至影响到睡眠与饮食。勤思索,多动笔,无论成败与否,重在追求,重在表达与交流,让自己的心象变成图像、意象,意在抛砖引玉。尤其是画马,要想达到气势如虹,万马奔腾,又要结合当代雅俗共赏创作的过程,是一个思考、探索、体验与创造的艰苦历程,永远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个万马奔腾,蔚为壮观,气势恢弘的情景正在我们的生活中展现,各种颜色的骏马在各自不同的起跑点上,奋力飞奔。愿龙马精神、龙马神韵在中华大地上代代相传,永往直前。”

观邢秀起画马,简洁的几笔勾勒,强烈的浓淡对比,轻巧而有气势的骏马脱纸而出。可以说他画的马造型非常矫健、姿态开合有度、气势奔腾不息,让人感到他笔下的骏马精神矍铄、力量连绵。在用笔上,他兼工带写,收放自如;用工笔时,一笔到位,行笔准确;需写意处,浓淡相宜,变化无穷。他的群马图更是气势磅礴,奔放飘逸,冲击力十足。在布局上,他讲究疏密得当,黑白相间,虚实并存,极重变化。马蹄下几笔淡墨皴擦,便增强了整幅作品的动态感,使读者观后能隐约感到马踏大地的奋蹄声,也能联想到滚滚铁骥秋风扫落叶般的气势。邢秀起落款时也很讲究,选用的多是与传统中华文化相关的精髓点题,如“自强不息”“乘云而奔”“众志成城”等。这些为整幅作品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使作品的主题更加突出,寓意更加深刻,真正实现了龙马精神的再现。

邢秀起不仅马画的如此精神、飘逸,他的书法也十分精湛。询问下记者得知,邢秀起早在他刚进入社会工作时就开始自己临帖学习隶书。当时邢秀起在制图厂工作,因为工作的需要,经常要在绘图纸上用隶书进行标注,凭借着自己的兴趣和对工作严谨的态度,邢秀起开始坚持研习书法艺术,在工作单位的安排下,邢秀起有幸在书法研修班得到了专业老师的指导。书法研修班毕业后,邢秀起在工作之余仍然坚持练习书法,在不断临摹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邢秀起告诉记者,“书画和书法不仅是我的兴趣爱好,他们更成就了我的事业和生活,在毕业后能够顺利进入制图厂工作的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我有很好的绘画和书法功底,后来被分配到地质大学工作也是因为我相较于其他人有明显的特长优势,所以绘画和书法真正伴随了我的一生。”

大凡得享高寿的书画家,欣赏他们的作品总能够从中品味出一种舒缓清逸的祥和之气,行笔用墨不急不躁,自在从容,这便是在书画鉴赏时经常提到的“画贵有静气”。中国人注重养生,养生的第一要旨就是“养心”,而“养心”的第一要旨就是“习静”,书画艺术可以说是“习静”的最好选择。提笔在手,凝神静气;心无旁骛,所思所想只有画上的青山绿水,鸟语花香,没有世间的纷繁俗虑,名闻利养,此时此刻一颗心如同是被甘露涤荡,变得清凉空灵,纤尘不染。这样的心态应该说是养生的最佳境界。面对一张素纸,潜心静思,经营运筹着构图与笔墨,这就是古人常说的“意在笔先”,这时的思虑是活跃的,民谚有云:“想不老,常用脑”,心中的构思就是所谓的“意”,而“意”又通过“力”作用于笔,如果站姿得当并且从事书画艺术的时间长久,就感受到挥毫之时有一种力量来自脚下的大地。它通过双腿,再经过腰背然后直达双臂,再通过手指的运用到达笔锋,这样形成的一种合力在点染之间会产生出“力透纸背”的效果,然而如此高超的境界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够达到的。

创作之时,气息的运用非常关键,邢秀起认为,“‘苦铁画气不画形’是指在作品中要表现出所表述对象的内在的气质与精神。其实,创作者自身气息的调整也同样重要。以画马为例,在画马之前,轻柔舒缓地蓄足一口气,下笔的同时随着线条的延伸轻轻呼出,此时的“意”“气”“力”三者相合,这样一个深呼吸的过程与古代气功养生当中对呼吸的要求不谋而合,要作到似有意似无意,长此以往,定会从中得益。”绘画和书法就像徐悲鸿所说的那样,”拳不离手,曲不离口”长期坚持能对人替健康和身心有极大的益处.


[责任编辑:张飞]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