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耕耘在修志一线的老人们

2018-07-10 09:47:16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刚从外地赶回来参加修志啊!你呢?”

“我也在修志,咱们又成一条战壕的战友啦!”

众多机关上班族中,骤增了一批老人在上班,他们不是新招的公务员,他们是来帮助修志的退休干部,他们也有一个漂亮的头衔,名曰“主笔”。

自从3月28日全市第二轮修志工作推进会召开以来,在娄底的街头巷尾,不时听到邂逅老人们关于修编地方志的对话,不时看到老人们在办公室活动的身影。全市70名老人参与修志,给办公室平添了几分生机,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娄底市志承编单位192个,时限为1990年到2017年,2020年12月出版成书。

任务下达,要求同步提出:必须树立精品意识,确保志书质量,争创名志佳志。

按照设计,这部340万字的鸿篇巨著,要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编纂出版,作为主管单位的市地方志办公室头头们肩上顿时压上了千斤重担。人们至今记忆犹新,首轮修编《娄底地区志》花了整整12年,而今只有3年时间,要对娄底28年的整体地情进行一次系统、全面、深入的大调查,记录成就,梳理轨迹,总结经验,分析得失,留存史料,而且还要争创名志佳志。任务明摆着是艰巨,压力明摆着是沉重,而难中之难是修志人才的奇缺。作为这项工作大本营的娄底市地方志办公室,仅有3名工作人员,任务与力量反差巨大。各承编单位同样存在着情况不熟、人员紧缺的问题。

修志需要人才,修志召唤人才。市政府作出决策:面向社会购买服务,重点招揽有工作经验且熟悉地情的退休老干部。

号令既出,四方响应,承编单位戴起眼镜找人,老干部们闻风而动,或主动请缨,或召之即来,70多名老干部呼啦啦从四面八方聚集到第二轮修志工作的旗下,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修志之歌。

市教育局原局长何信芝已经81岁高龄,退休至今,大部分时间都在忙乎教育部门修志编史工作,先后主持编写了《娄底教育改革志》,完成了8本《娄底教育大事记》,还负责每年向湖南省教育年鉴供稿,是市直机关有名的“志人”。原来他有个设想,满了80岁就完全退出工作。第二轮修志工作启动后,教育局领导考虑到教育志编写任务的艰巨性,挽留他继续挂帅出征。何老二话没说一口应允,并向局领导建议,从相对年轻的退休干部中物色1至2人担任主笔,自己只出任顾问,利用这次修志的机会培养接班人。

名为顾问,实为导师。何信芝带领刘树新等3名同志做规划、搜资料、搞编目,并针对全市教育系统的特点,分别拟定了各单位资料征集清单。在他的建议下,先是召开了有县市区教育局长、办公室主任、各大中小学、幼儿园领导参加的修志工作推进会,接着又召开了25人参加的局机关科室负责人会议,把修志任务层层分解到各基层单位,一个以搜集资料为中心的工作在全市教育系统紧锣密鼓开展起来。

市社会主义学院原院长李朝录得知市政府正在修志的消息,几次找到市地方志办公室,要求参与修志工作。正巧娄底军分区正在找军事志的编纂人员,李朝录也曾经在军队服役,完全符合条件,双方一拍即合。

类似何信芝、李朝录的情况并不多见,多数老同志离开工作岗位以后,都以不同形式转向家庭,他们或在家赡养年迈的父母,或照顾体弱多病的亲人,或奔赴儿女工作地培育孙辈,或离开喧嚣的城市回老家安享晚年。十个就有十种生活方式,如今叫他们重返岗位上班,不能不说是一个挑战。这中间,除了需要本人的觉悟和境界,还需要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更需要重新适应和坚持。

经信委是市直机关归口管理单位最多、机构变数最大的部门之一,委领导多方联系也没有找到愿意承担任务的人选,便揣着试试看的心情拨通了长期在北京带孙子的周怡书的电话。周怡书是原经委副主任,情况熟悉,文字功底深,但去北京后就很少回娄底了。他接到电话后权衡再三,深感修志事大,且很有意义,经反复做通妻子和儿子儿媳的工作,毅然只身回到娄底,投入了紧张的修志工作,两个多月来,已搜集资料300多万字,完成了编目的第五修改稿。原煤炭局退休干部曾民佐举家住在长沙,受领修志任务后,秉着对历史、对社会、对事业负责的态度,也是一个人回到娄底,过起了“单身”生活。

老干部与年轻人最大的不同是身体肌件的差异,几十年的磨损,多多少少都有这样那样的毛病。参加修志的老人们克服年大体弱、行动不便等困难,身体力行,努力跟上年轻人的工作节奏。    76岁的唐友勇住在娄底城北的加州阳光小区,每天要转二次公交,乘车1个多小时到市政府上班,中午就在办公室里打个盹,从不叫苦叫累,一天到晚乐呵呵的。72岁的肖菊芳是市质监局的退休干部,常年服用降压药,老伴患有心脏病,所有家务由他承担。接受修志任务后,他重新调整好家务,每天按时到达办公室,多次到档案局、方志办等地查询资料,几个月下来,查阅资料上1000份,摘录文稿近10万字。市总工会退休干部葛焕民以前身体壮实得像头牛,5月初以来突患腰椎盘突出,坐也痛,站也痛,行也痛。他忍着剧痛参加了5月8日的主笔人员培训班。培训班结束后,顾不上休养,捆着护腰带坚持工作,硬是在全市第一个完成了志书的初稿,接着,又主动搜集整理出全市获省级以上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名录。

巾帼不让须眉。在此轮修志队伍中,特别活跃着几位女同志,她们是原机关事务管理局的陈菊英、交通运输局的李朝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赵自然。赵自然去年患癌症做了手术,就在接受修志任务的当天,本已收拾行装准备外出旅游,她毫不犹豫退掉了飞机票,参加局里修志工作会议。她说:“修志工作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我一定竭尽全力完成任务”。即使是父亲去世,她也仅请了2天假回老家奔丧,处理完后事就匆匆赶回娄底上班。该局历经多次机构改革,资料搜集难度较大,她与同仁伍余庆一起不辞辛劳,顶着炎炎烈日到十多个单位查阅资料。为了得到一个准确的数据,有时在闷热的资料室里一呆就是半天,甚至要翻阅几十本档案,从不叫苦,从不嫌烦。

在这支队伍中,人们不得不承认,真正的行家里手还是比较少的,学习修志业务成为老干部们的必修课。自从修志工作启动以来,昔日冷清的市地方志办公室热闹起来了,询知识、查资料、看范本的人络绎不绝。在这熙熙攘攘的人流中,一位身体魁梧、笑容可掬的老者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市民政局原副调研员谢养民。他接受撰写民政志的任务后,处处甘当小学生,从如何搜集资料、如何设计编目、如何谋篇布局,直到一个事物如何把握,都来地方志办探讨请教,方志办的工作人员都为他这种虚心好学的精神所感动,总是热情与他探讨问题,解答难题。磨刀不误砍柴工。由于他勤于学习,避免了编写过程走弯路,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他承担的《区域建置》和《民政》等章节已完成了大部分资料征集,并试着写出了部分章节。他照样把初稿拿到方志办来征询意见,获得了专家们的肯定。(作者:彭再发)

[责任编辑:彭剑锋]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