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层网讯(中科探 何岗)二0二0年四月十七日中科探陨石专委会同央视微电影、中文频道,赏石频道走进武夷山科考古茶树和天地奇石。
一座武夷山,半部茶叶史。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经历了千年的历史兴衰,人们越来越加深对武夷山独特生态的认识和对武夷茶奇佳品质的认可,在二十一世纪,武夷茶再一次焕发新枝,璀璨茶界。
武夷山发现第一棵茶树的地方,被称为茶洞。相传,这个云蒸霞蔚的洞天福地,是彭祖曾经居住的地方。而彭祖之所以长生不老,正是因为喝了武夷山的茶。这个传说,不仅让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留下了“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的诗句,也让武夷山人对茶的理解多了另一层含义。同时也是我们科探古茶树的真实意义。
茶马古道,是不可多得的,可以延展入上世纪精神世界的通道
穿行闽赣古道,崇安民间谓之“走西路”。西路自古是出省的繁华商道,也是守土绥靖的军事要隘。西路长不过百里,却承担着晋京官马大道的使命。西路之所以走向萧条,是因为太平军入闽的突破口是分水关。这可从武夷山民间《陈氏宗谱》、《萧氏族谱》中的两篇史料《西寇长发记》和《遇乱记》中,得到历史真相的解读。其二还因为在解放前,盗匪抢占着闽赣边界,像望仙坊、大安、小浆、杨庄、四渡、葛仙这些算得上物阜民安的村落,受战火所扰,百姓只好背井离乡。
伞街是西路上的第一个街。如今看这个小村落,怎么也想象不出它当年是西路的第一街。伞街的原住民大都姓陈。陈氏祖先很早在这里落脚,起初靠摆渡赚点养家钱,后来闽赣两省官府修筑了一条互通的官马大道,从佛岭下向西北往分水关一路延伸,全长有七八十里路,这就是闽赣古道。
再说西路的最后一条街,那就是离崇安县城最远、靠分水关最近的黄连坑(望仙坊)街了。黄连坑地形狭长,中间是一条明清时期就修筑的官马大道,全由鹅卵石和大石板铺就,宽敞坚实,成为村庄的中轴线。两侧的吊脚楼板壁房,就是商铺和客栈。
沿黄连坑街走了一遍发现了黄连坑最大的寺庙遗址,四只巨大的立柱石础还完好地遗留在原位,主殿的石台虽然塌了,但石条还在,过去这里香火很旺,凡经过黄连坑的茶商们,都要到这寺里烧香祈求平安。可是这座庙却毁于战火。问村里人,都叫不清庙的确切名字。庙址西北面有支涧水,一块碑石横架于涧水之上当作桥面,我们细心拭净碑石上的泥土,发现碑上刻着“朝仙桥/大清道光八年(1828)夏月日立/望仙坊鼎新建造/阖乡众姓会首乐助”。原来这是重新建造朝仙桥的碑记。朝仙桥就是黄连坑最精美的石拱桥,由文字推测出,庙址之名可能就是朝仙庵,这与仙女投竹担骨的传说有关。而黄连坑真正的地名,应当是“望仙坊”。
清朝时,黄连坑(望仙坊)有两、三千人口,是个热闹的关隘小镇。有客栈、饭馆以及日用品供应,是黄连坑古街经营的特色。闽赣古道上的商旅想要翻越分水关,就得到此歇夜,吃饱睡好,蓄足体力,才能翻越眼前的雄关漫道!望仙坊秋寒来得早,主要是分水关隘口的强劲寒流,朝着望仙坊方向吹来。从分水关南麓流下来的涧水,十分清冽,沿着望仙坊街流向朝仙桥,汇入大安溪,成为西溪的源头。
黄连坑(望仙坊)街是古代闽赣古道上最繁忙的运输之路,商人们运送茶叶的独轮车必经此地,车轮发出的咕噜声,昼夜都在此轧轧作响,一直绵延到数里之外。在黄连坑歇脚小住的商客,来自东南西北,有的还带着保镖随从。
黄连坑,一个带着苦味的地名,实际上包含着行旅艰难的暗喻,可是,这条狭长山谷里的黄连坑街,三百多年来运送了无数的武夷茶,还有闽南各地特产。留下了驿卒、使臣、举子们北上晋京的脚步。黄连坑街虽然不复当年繁荣,但与它相伴的横南铁路、宁上高速公路、京福高速铁路就像三条平行的动脉,穿过分水关隧道,谱写出闽赣交通与商贸新的史诗!
黄连坑茶马古道古茶树,位于山顶处,星来茶园海拔1千多米,有股湿润润的灵气,茶树,清凌凌地在崇山峻岭间,在茂林修竹中,越阡度陌,养精蓄锐,铸造品质。山顶,茶馆,对那些讲究饮茶氛围的人,颇具吸引力,因其面对的是可以寻幽、听雨、赏花、观云、看雾的美景,品茗的氛围,已然饱满到位,足够助兴,更何况还有红袖添香。
岭顶,你可以品尝武夷星来古茶树茶;在此你可以买到山里正宗的保健养生药材;在此你可以了解红茶的制作工艺和功效;在此你可以观赏茶艺表演,观光茶园;在此你可以参与民俗活动,体验茶农生活。
科探古茶树,茶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就是一种体验,不到境地,觅不到共鸣。在陌生的地方,遇见一种久违的感动,正是茶马古道此行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