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大格局大发展大创新大服务 全力书写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新速度

——玉山县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工作的做法

2018-03-19 21:30:08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中国基层网玉山3月19日消息(通讯员 谢传禄)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近年来,玉山县坚持把改革创新贯穿于教育发展各个环节,用改革的精神、思路和办法破解内涵发展难题,以改革创新作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省教育强县建设的第一动能,大力推进乡村教育底部攻坚,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以大视野谋划大格局,构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坚实支撑

大视野决定大胸襟,大胸襟彰显大格局。近年来,玉山县打开最广阔的教育大视野,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最敏感的心弦,全力构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坚实支撑。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玉山县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第一组长,县长为组长的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严格实行领导研究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工作例会制度、县领导联系学校制度和各级政府负责人教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度,建立健全教育督导工作、考评激励和责任追究三个机制,全方位开展督学、督政工作,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责任落实情况纳入各乡镇部门年度工作考核,形成了政府主导、教育为主、部门参与,全面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良好工作局面。

二是强化政策保障。玉山县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督导检查问题整改方案》以及《县四套班子领导挂钩联系学校制度》等系列政策文件,出台了在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时优先规划教育、在财政预算时优先保障教育经费、在城镇规划时优先保障学校用地、在人才招聘时优先保障教师等“四个优先”举措,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三是强化经费保障。强化教育经费统筹力度,将教育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确保义务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确保地方教育费附加及城市维护税、土地出让金计提部分收入全部用于教育发展,并向薄弱学校倾斜。2017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4.77亿元,比上年增加0.05亿元,增长1%。2017年全县公共预算教育支出是7.91亿元,比上年增加0.24亿元,增长3.13%。

二、以大工程推动大发展,夯实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牢固根基

一个重大工程,可以影响一个区域的发展格局,一个重大教育项目,可以改变一个区域的教育内涵。近年来,玉山县通过布局提标、项目提质、信息提速、师资提量、师训提档、师能提升六大工程,夯实了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牢固根基。

一是城乡学校网点布局提标不含糊。出台《玉山县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实施方案》《玉山县消除大班额、解决“三个面积”不达标问题专项规划(2017-2020年)》等规划文件,提高网点布局标准,把学校建设和教育用地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优先保障教育建设增容用地。2017年在完成4个项目的基础上,预留中小学建设用地360亩,用于分批实施玉山五中、瑾山小学、逸夫小学等改扩建项目,城北初中、逸夫小学城西分校、瑾山小学分校、城南小学、城南初中等新建工程。预留乡村学校建设用地约90亩,用于实施横街六村小学、临湖上坂小学、樟村中心小学、樟村南源小学整体搬迁,以及文成中心小学扩建等项目。将闲置校园校舍资产作为教育储备项目,统筹用于地方教育事业发展需要。

二是标准化建设项目提质不懈怠。出台《玉山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实施意见》等文件,全面实施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工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中西部农村初中工程、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加大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大力改善城乡学校办学条件。2017年以来,玉山县共完成总投资1.09亿元的新建、续建校建项目51个;总投资3300多万元的华村三都小学、横街六村小学整体搬迁和文成、下塘、樟村3个中心小学,临湖初中、四股桥初中等一批扩建项目正在抓紧施工中。同时积极拓展商业贷款、捐资办学等校建资金筹措渠道,聚力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是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速不松劲。加快“三通两平台”“智慧校园”和教育云平台建设。2017年投入资金1350万元,新建智慧班级1732个,77所学校宽带网络实现100M光纤到桌面,48所学校开通腾讯微信企业号,部分学校教育信息化设备得到更新、补充。专设县级教育信息中心,专门负责教育教学网络平台建设、管理、维护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等,统筹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让城乡孩子在家门口就能共享优质教育教资源。目前全县中小学“校校通”“班班通”覆盖率达95%,“人人通”开通率达72%,有效提升了全县教育信息化水平。2017年玉山县顺利通过了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省、市级复查。

四是师资补充交流提量不缩水。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和《玉山县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6-2020年)实施细则》《玉山县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实施办法》“1+2”系列文件和优惠政策,继续实施“千名特岗教师”招聘计划,加大教师招聘、交流轮岗和“本土化”培养力度,2017年通过多渠道新进教师245人;未来3-5年将以每年招聘教师不低于300人、培养五年一贯制定向师范生不少于80人的力度补充教师。加大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力度,通过定期交流轮岗、下乡支教、跟岗学习、片区交流、中心小学教师走教等方式交流校长、教师345人次。2017年晋升正高级教师3人,新增全省中小学学科带头人3人、骨干教师8人,全县教师获省级以上荣誉、奖项87人次。

五是教师成长培训提档不断层。专门设立师训股,联合教师进修学校、县教研室、人事股等部门,统筹规划全县教师培训,垫高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档次。大力开展“三名”工程、国培计划、青蓝工程等,采取请送结合、比学结合、挂派结合、远近结合以及国、省、市、县、校五级结合等方式强化师资培训。2017年组织班主任、学科教师、新入职教师以及兼职音体美、信息技术、科学教师等专场培训32场次,参训教师2724人次,组织了10名校(园)长分二期赴上海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跟岗学习,组织596名骨干教师和学校中层干部参加了“国培”学习,对全县4000千多名教师进行了继续教育培训和考试。积极推进与上海徐汇区教育领域交流合作,努力对接上海徐汇区等教改经验,开展系列合作活动,推进教研训一体化发展。截止2017年底,徐汇区组织专家组来玉调研指导教育工作3批次、输送专题学术报告5场,互派人员交流学习150余人次。

六是教师待遇提升不犹豫。进一步健全教师工资保障机制,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绩效工资水平,加大农村教育经费倾斜力度,建立健全农村教师岗位津贴制度。在落实农村边远地区教师特殊津贴、农村教师乡镇工作补贴以及特教教师津贴等的基础上,县财政每年毫不犹豫拿出200万元专项资金,对偏远山区教师每人每月增加特殊津贴100元。玉山县农村学校教师津贴最高可比城区学校教师每月多出1100元。制定《玉山县教师特别贡献奖励方案》,设立县级教师奖励基金,为玉山名师每人每月发放300元名师补贴,对在高考、中考、教学研究、学科竞赛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和突出贡献的学校及教师给予奖励。同时通过政府主导、企业赞助、个人捐助等形式设立了农村教师关爱基金会,每年可为农村教师增加待遇2000余元,调动了农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师下得去、留得住。

三、以大创新打造大品牌,彰显玉山县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博士县特色

创新是历史进步的动力,是时代发展的关键。玉山县立足传统、突破传统,依托现实、推动变革,以系列创新举措,不断擦亮博士县品牌。

一是创新质量提升均衡举措。以“名校引领、层次兼顾”为原则,由城区或乡镇优质中小学牵头,组建了9个区域质量提升共同体,突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建设两个重点,实行理念共享、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城乡捆绑、抱团发展,缩小校际管理水平差异,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进一步健全学段、学校质量目标管理制度,完善“多元评价、等级呈现”的教育教学评价激励机制,深入推进“高效课堂”改革,狠抓高考、中考备考管理和教学常规督查指导,实现教育质量大幅攀升。2017年高考全县一本上线745人,比上年增加149人;二本上线2042人,比上年增加215人;600分以上69人,占全省比率比往年增加;录取北京大学1人,香港中文大学1人,多项核心指标位居全市第一并创历史新高。

二是创新推进责任督学挂牌督导。成立玉山县教育督导委员会,建立挂牌督导责任区管理制度,对挂牌督导工作实施统筹管理,选拔责任区督学,把责任区建设覆盖到全县每所小学,让每一个教学点都进入管理视野,实现督学全覆盖。通过校园巡视、推门听课、查阅资料、问卷调查、座谈走访等方式,每月逐校督导,月底集中反馈,督促城乡学校增高补齐管理短板,提升特色办学水平,实现优质发展。2015年玉山县督学责任区挂牌督导工作获得全省第三名,被评为“江西省督学责任区挂牌督导创新县”,2017年玉山县成功获评第二批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

三是创新完善学校教育绿色评价。创新完善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机制,坚持“一校一标”“百把尺子量百校”,拓展学校自主发展空间,突出“质量”、“安全”两大重点,强化“评价”“诊断”“治疗”三项功能,聚焦“规范管理”、“特色发展”、“全面育人”、“差生转化”四个提升,激发不同类型、层次学校办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成长、教师进步、学校发展。在年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中,怀玉山初中、仙岩小学、南山小学等一批山区学校赶超县城中小学,跻身等级奖行列。同时,玉山县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工作也受到省内外其它县市的高度关注,中国教育报对此以《江西玉山探索“千分”考核,学校评价“一校一标”——百把尺子“量”百校》等标题作了专题报道。

四是创新破解“大班额”难题。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常委会和常务会,专题研究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先后出台了《关于切实化解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问题的实施意见》《2017年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办法》等文件,严格实行“分批招生、同批摇号”的入学办法,严把小学新生入学“适龄关”,严格规范和控制学生择校、转学、插班等行为,巩固和扩大城区破解“大班额”难题成果,积极回应广大群众的关切,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和好评。

五是创新推动校本课程建设。坚持“贴近学校实际,整合校本资源,突出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思路,成立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领导小组,出台了《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指导意见》《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评价方案》《中小学课程领导力行动计划(2017-2020)》等系列文件,对校本课程的组织领导、人员配备、设施添置、资金投入等方面提出了硬性要求,对课程开发的审核、评价、奖励等工作进行了全面规范,并把校本课程建设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进行考核。主动对接江、浙、沪等教育前沿,举办校(园)长“课程领导力”教育论坛,组织校长和骨干教师赴北京、上海等教育发达地区参加课程改革培训,组织专家团、教研员深入学校,研讨、论证和指导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有效提升了全县各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力和建设力。目前,全县共开发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80多门,编制校本教材180多套(本),实现了“人人有选择、人人都参与、人人有发展”的课程建设目标。为此,2017年5月全省校本课程研究成果展示交流会放在玉山召开,并让玉山作典型发言。

四、以大关爱构建大服务,拓展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成果惠及面

关爱是一种品德,也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态度。玉山县一直密切注视特殊群体,用大关爱构建大服务,积极拓展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成果惠及面。

一是求学路上不缺席。为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失学、辍学,玉山县严格落实全类别、全学段、全覆盖的学生资助政策,坚持一生一档案,一户一台账,开通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教育资助绿色通道,确保应补尽补。2017年为15283名学生发放各类资助金1252万余元,为民办学校4925名学生退费195.77万元,为204名学生提供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励耕、润雨、滋蕙”三计划资助金40.8万元。积极协调发动社会各界开展捐资助学活动,设立学校教育爱心协会、基金会等组织30多个,筹集助学金1180多万元。认真推进辍学学生再教育计划,全面开展教育扶贫“教师在行动”“党员夜话”等活动,动员劝返辍学学生46名。

二是留守心空有温暖。为给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撑起温暖晴空,玉山县建立完善留守儿童成长台账,组建以县青年志愿服务队、局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和“山里红”等为代表的学校教师志愿服务队“三级”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队伍14支,积极组织“春蕾计划”“爱心妈妈”“爱心课桌”等活动,常态开展文化教育、艺术培训、心理辅导等工作;设立学校留守儿童之家48个、希望书屋和亲子阅览室86个、心理咨询室56个,搭建了幸福网络、亲情电话等平台,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联动的留守儿童关爱体系。

三是成长舞台同精彩。为实现外来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同城待遇、同班学习、同步发展,玉山县全面落实随迁子女入学政策,把随迁子女就学纳入教育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体系,大力开展“手拉手”“一帮一”等结对帮扶活动,2017年,全县公办学校共接受外来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3210人,接受率100%。

四是残缺人生不寂寞。坚持把残疾儿童、少年纳入划片入学、随班就读对象,严禁学校歧视和拒收。认真开展“三残”儿童少年摸底登记,对现有的207名残疾学生专门编制了学习教材和计划,并通过进入特殊学校就学、随班就读和派专职教师送教上门等方式,保障了残障儿童、少年同等的受教育权利。

党的十九大为教育发展绘制了宏伟蓝图,玉山教育也将在十九大精神的引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凝聚心力,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激发教育发展活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办学水平不断上档次、上台阶,努力绘制精美的玉山教育画卷,为打造江西东部门户城市、对外开放合作“桥头堡”贡献教育力量。


[责任编辑:张小南]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备案号:京ICP备16016777号-3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