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穷”村变身模范村 重庆三河村的“三变”记

2019-12-11 16:01:23    来源:人民网    访问:    

周末的清晨,赖家伟起了个早,利索地拾掇完自己,就开始忙里忙外。洒扫院子、做好每个房间的清洁、清点库房存货、查看厨房准备的菜……再抬头看看牌匾,觉得“随缘农庄”四个字有少许灰尘,赶紧拿着鸡毛掸子掸了掸。

“周末游客多,一切都要提前准备好,才不会抓不到缰(慌乱)。” 赖家伟笑呵呵的说。一切准备妥,他欣喜地打开大门,准备迎接来三河村游玩的客人。

三河村是重庆沙坪坝区2018年农村“三变”试点村。一年的时间,三河村坚持农业为基、绿色为底、文创发力、一三产业深度融合的发展理念,深度挖掘自然、人文、产业优势,真正实现了改革见实效、治理有成效、村民得实惠。

闲置的荒地变了资本,土地活了;资源化作资产,让村民的腰包鼓了;泥巴路变成了柏油路,乡村美了,在外务工的村民纷纷回家开起了农家乐,三河村由原来的“穷”村变成了乡村振兴的模范村。

业为基、绿色为底、文创发力 破解发展难题

三河村,因三岔河等三条溪河汇集于此而得名。全村共有农户141户,农业户籍人口381人。地形以低丘陵为主,可以说是“一半在山上,一半在山下”。

在“三变”改革之前,三河村村里的土地,多数都已闲置荒芜。早年间,因为地形和交通等诸多因素限制,三河村绝大多数劳动力都选择外出打工,村里90%以上的土地都被闲置,长满了一人多高的茅草,仅有几家人种植了少量的蔬菜自给自足。

“村民人数少,村集体经济发展乏力,全村无经营性实体经济项目,主要经营性收入来源为村集体零星土地流转租金收益,年收入不足1万元。”三河村第一书记李强说。“那时候的三河村是真的穷。”

如何让“穷”山村重新焕发生机?

2018年以来,沙坪坝区着力推动产业项目发展。最终,三河村以文创项目为发力点,发展都市现代农业、休闲观光体验业、文创产业等,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荒地变景点 旧窑变茶舍 村里有了新产业

蜿蜒的山路,有看不完的风景,而在半山腰,更有引人入胜的“远山·有窑”。这里曾经是一座拥有几十年历史的龙窑,以烧制日用陶瓷而闻名。因为技术条件的改变,龙窑一度濒临倒闭,几乎成为危房。

2015年,为让龙窑再现昔日风采,为三河村聚集人气,重庆大学教授田琦和龙窑主人刘思路联手将此地打造成为一个集手工制作与文化体验为一体的公共文化娱乐平台。

“远山·有窑”面向公众开放后,很快成为重庆大学城附近的人气地标,吸引了大批游客。刘思路介绍,目前“远山·有窑”每年能盈利五十多万。

除了“远山有窑”,三河村还有另一个游客打卡点——天籁萤火谷。这是由台湾农业技术团队与四川美院共同打造的以萤火虫和蝴蝶为引爆点的农业项目,2017年10月正式入驻三河村,成为村里的重点项目之一。

项目团队邀请环境设计、农业、生物等专家,恢复了萤火虫等昆虫的生长环境,在此基础上运用当地原生材料,进行了乡土再造。把曾经的一片荒地,打造成游客可以观看漫山萤火,戏水避暑的“打卡”地。

“截至目前,农场累计接待游客5000余人”, 该农场负责人黄红丽说,未来农场将持续打造“生态+智慧农业”的模式,形成共享农业,赋予农业更多文创价值。“当然,园区的运行良好,也促进周边农户增收。”

项目变红利 农户变老板 “三变”政策聚农心

“村里有了产业项目,如何让项目促进更多农户创收,我们在这上面花了大力气。”李强表示,通过引进新项目、转化老项目,三河村成功吸引4个项目参与改革试点,除萤火谷农场、远山·有窑外,渡兰居项目、楠之林雪项目也给当地带来了巨大变化。

自2018年农村“三变”试点村以来,三河村组建了重庆舜圆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为农村“三变”改革承接平台。通过打造“村两委+平台+项目+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以财政资金形成的资产参股“萤火谷”“远山.有窑”等项目,带动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以承包农地入股联营,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的“三变”。

通过入股联营,分别设置了资产类入股收益分配方案和资源类入股收益分配方案。通过协议约定每年分红的金额和比例,既保障了集体经济组织、承接平台和集体成员权益,更让农民股东成员通过股权收益、务工收益、村集体发展红利收益等多渠道增加家庭收入。

截至目前,舜圆公司已收到可供分配的收益19.18万元,集体成员除土地入股收益之外,每人平均分红将超过500元。

“改革首年即让集体成员享受到发展红利,极大激发了广大成员参与投身改革、维护改革成果的积极性。”李强说。

近年来,三河村新修建了乡村公路754.1米,拓宽改造公路9000米,人行便道1500米,新修建停车场5000平方米,全村乡村旅游游客日承载量超过3000人。移动、联通、电信4G网络已全覆盖。

新房屋、新街道、新产业……“三变”政策让三河村呈现着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外漂泊太辛苦,还是回到自家安稳。”赖家伟说。今年56岁的他,在外开了20多年货车,4年前回到家中,在政府的补贴下,将自己的房子进行了翻新、装修后,经营起了农家乐。他家离天籁萤火谷很近,这让农家乐生意更红火。

“旺季期间,营业额一个月有三四万左右。”提到收入,赖家伟笑得合不拢嘴,欢快的笑声回荡在天籁萤火谷。

[责任编辑:李莹]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