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齐鲁理工学院大学生志愿者走进济东戒毒所与戒毒人员联谊

2018-11-20 14:48:01    来源:中国网科创    访问:    

“丘吉尔曾提到,成功的秘诀有三个:一是决不放弃,二是决不、决不放弃,三是决不、决不、决不放弃。欲重获新生,就要树立决不放弃的信念。同样,正在考研的我也在一路坚持着,不放弃,让我们共同努力!”这是大学生志愿者王涛一年前写给戒毒人员李某的书信选段,信中的肺腑之言激励李某至今。

大学生与戒毒人员联谊座谈

11月14日,初冬的济东所,阳光和煦,暖风拂面。来自齐鲁理工学院的十余名大学生志愿者,在副院长沈荣带领下走进省济东所戒治区,与戒毒人员进行了一场“相约已久”的联谊座谈会。这些志愿者有一个共同的身份——省济东所弘善禁毒戒毒志愿服务分队成员,这是他们跟戒毒人员建立“一对一”帮扶对子以来第2次见面,但却像遇到久违的朋友一样,彼此毫无陌生感,现场气氛热烈融洽。

“这些戒毒人员与大学生年龄相仿,共同语言比较多,更容易敞开心扉,诉说心中的苦恼、悔恨。去年4月,我校组织优秀大学生代表与戒毒人员结对,开展‘一对一’书信帮戒,通过这种传统温情的方式,让戒毒人员重拾戒毒信心。迄今已有十一个回合,累计两百多封信。对学生而言,这是一种难得的人生经历和警示教育。”齐鲁理工学院副院长沈荣向笔者介绍道。

“你和我有相似的成长经历”

他们在书信里究竟交流了些什么呢?

有忏悔。“见字如面。曾经,我跟你一样,是一名在校大学生,有着美好的前程,可以每天安心地坐在教室里学习,骑着车子在校园内自由地穿梭。然而,一失足成千古恨,这一切已成幻影,希望你能以我为鉴,珍惜青春,远离毒品,不要重蹈我的覆辙。”有鼓励。“我和你有着相似的成长经历,都在单亲家庭中长大,母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病逝了,我的童年并不幸福,但庆幸的是我没有气馁,没有怨天尤人,而是牢牢地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我要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的未来,希望你能坚定信心,重新开始!远方的朋友。”

有希望。“作为一名戒毒人员,真诚的希望同学您,还有社会各界人士对戒毒事业和戒毒人员多一份关注、关心、支持。”

交朋友要谨慎酒肉朋友不交

有叮嘱。“亲爱的同学,吸毒带来的是短暂和扭曲的快乐,带来的是对家人和朋友的冷漠,带来的是对事业的麻木,带来的是对人生的心灰意冷。”“交朋友需要谨慎,不要轻信社会上的人,不要盲目地认识一些酒肉朋友,不要因为一时的好奇与刺激向毒品伸手。”

有祝愿。“祝愿年轻的你们,踏实走好每一步人生路,衷心的祝愿你能够考研成功,未来工作顺利、事业有成。”“祝福你在戒毒所这所特殊的‘大学’里,能够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当走出戒毒所大门的时候,是一个自信全新的你。”

有喜悦。“感谢你一年多来对我的关心、鼓励,我现在已经回到社会,回归家庭,每天为了事业打拼,虽然很辛苦,但过得很充实,跟家人在一起的日子才叫幸福。”“看到你的变化,发自内心的为你高兴,同时,也感谢你对我的警醒和鞭策,让我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如愿以偿考上了理想大学的研究生,希望未来我们共同进步!”

戒毒人员渴望心灵慰藉

“戒毒人员是社会中比较特殊、易遭受歧视的一个群体,他们渴望得到心灵的慰藉、知识的滋养和社会的关爱,‘一对一’书信帮戒有效满足了戒毒人员的精神诉求,让他们能从象牙塔的青年学子身上汲取到满满的正能量,这对他们端正戒治态度、明确戒治目标、坚定戒毒信念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非常感谢齐鲁理工学院一直以来对戒毒工作的无私支持,我相信在双方不懈努力下,‘结对子’精准帮扶工作会越来越扎实,效果会越来越显著,影响会越来越深远。”省济东所政委张凯表示。

书信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承载和精神的寄托,是信息传递和情感沟通的重要途径。省济东所携手社会高校,组织优秀青年学子与戒毒人员精准结对,以诚为本,以信为媒,以爱为介,赋予了传统书信崭新的时代价值和鲜活的文化内涵,既是对书信文化的一种大力传承和弘扬,也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戒毒探索和实践,在“唤醒”戒毒人员良知、点燃戒毒斗志、激发戒治潜能方面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

[责任编辑:陈梦洋]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备案号:京ICP备16016777号-3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